不知不覺已經(jīng)進入了農(nóng)歷七月中旬,而在整個的七月當中,最為隆重的日子就是七月半,這個月也被稱之為“鬼月”,是典型的祭祀的月份,而且民間習俗講究也非常的多,尤其是緊鄰七月半的這段時間。
既然是祭祀之月,那么毫無疑問,最重要的一個習俗就是祭祀祖先,那么中元節(jié)祭祖的話,選擇什么時間最好呢?需要上墳祭祀嗎?不能早也不能遲,老祖宗留下的規(guī)矩別不懂。
中元節(jié)作為傳統(tǒng)的四大祭祀節(jié)日之一,它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盡管沒有相關的假期,但是卻不影響人們對其的一個祭祀,以及對這個節(jié)日的一個敬畏,因為我國地區(qū)的不同,所以很多節(jié)日,也會有一些差異,哪怕是祭祀的時間上,也會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元節(jié)祭祖到底有哪些講究?
中元節(jié)祭祖什么時間好?
這個其實是根據(jù)地方的不同,從而選擇合適的一個時間,比如說,在南昌地區(qū),七月十一開始就有人開始祭祀了,一直到七月十四,也就是說十一到十四,就是中元節(jié)祭祖的一個時間,而在九江地區(qū),祭祀的時間卻沒有那么早,一般是在七月十四的時候,才會選擇祭祀。
在祭祀的方式上,各地也會有所不同,最為常見的會準備一些紙錢,還有供品,祭祀的時候還會選擇燒點香,然后是燃放鞭炮,接著是燒點紙錢給祖先,這也是對天地自然的一種敬畏,以及對祖先的一種緬懷。
在祭祀的時候,內(nèi)心要虔誠,而且在燒紙錢的時候,不能去亂動,這個是在給祖先“燒錢糧”,是典型的情感寄托,如果你去亂動,反而會導致祖先收不到“錢”,人們通過這樣的方式,以表達對祖先的關懷,以及來增強家族的一個凝聚力。
中元節(jié)需要上墳祭祀嗎?
既然是祭祀,那么需要上墳嗎?這個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事實上,在大部分地區(qū),它是不需要上墳祭祀的。傳統(tǒng)祭祀文化中,上墳并非唯一方式,它主要分為墳祭、家祭和遙祭三大類。
比如說清明節(jié),其核心在于墳祭,人們會前往墓地掃墓、添土,這往往伴隨著返鄉(xiāng)的假期。而中元節(jié),這一傳統(tǒng)主流則更傾向于遙祭,它是不需要上墳祭祀的。
中元節(jié)不去上墳祭祀,而選擇遙祭的方式,筆者認為有2個重要原因,第一個中元節(jié)它并非法定節(jié)假日,如果是上墳祭祀的話,對于大部分人來講,都不太現(xiàn)實,所以你也能看到,很多地方,有的人在十字路口,就開始祭祀了;還有一個原因,中元節(jié)的祭祀,它主要是“送錢糧”,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燒紙,如果上墳祭祀的話,這樣很容易引起火災之類的,選擇遙祭,或者是家祭,則會降低這種風險。
那么中元節(jié)什么時間祭祖是最好的呢?不能早,也不能晚!
清明節(jié)祭祀有前三后四的說法,而在中元節(jié)的祭祀,什么時間是最好的呢?這個需要看個人的一個時間,不能早于七月初十,也不能晚于七月十五,在這些日子當中,都可以說是比較的好祭祖時間。
而具體的時間,可以按照在上午5點到8點之前,下午的話,可以安排在5點到7點之前,這兩個時間是最好的,相對來講,陽氣微弱,陰氣比較重的一個階段。而最為重要的是,中元節(jié)的祭祀不要安排在中午。
像在我們當?shù)兀褪瞧咴率牡耐砩?,?點到7點這段時間是最為集中的,這個時候,剛好是屬于晚飯時間,通過祭祀,然后一家人再吃團圓飯,這樣就會完成祭祀儀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