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統(tǒng)計明確顯示:“女性駕駛者更危險” 這一陳舊偏見并非事實!根據英國交通部、歐盟、澳大利亞、愛爾蘭、美國等主要國家及地區(qū)的最新交通事故統(tǒng)計數據,在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男性占比始終高達 70% 至 75%。
英國 2024 年暫定數據顯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 76% 為男性,受傷人數中男性也占 61%。歐盟 2024 年的初步統(tǒng)計同樣顯示,約四分之三的交通事故死亡者為男性。澳大利亞截至 2025 年中期的一年內,男性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接近女性的三倍;愛爾蘭 2024 年統(tǒng)計也顯示,約 75% 的交通事故死亡者為男性。美國方面,以 2023 年數據為準,在總計 40,814 名交通事故死亡者中,男性有 29,584 人,占比 72.5%。
事故率差異源于性別 “行為”,而非性別 “能力”
這些數據并不能證明駕駛能力存在性別差異,反而表明超速、酒駕 / 毒駕、不系安全帶等危險行為在男性群體中更為集中。根據英國交通部官方認定的 “四大致命因素(Fatal 4)”,超速與酒駕 / 毒駕是致命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美國 2023 年的數據也顯示,超速導致的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 29%,酒駕導致的死亡占 30%,而這兩類事故中,男性均占絕對多數。
為何女性的受傷風險看似更高?
部分研究顯示,在相同類型的事故中,女性的受傷風險略高,但這并非源于駕駛能力,而是由車輛選擇、安全裝置設計及生理差異導致。長期以來,安全帶的設計以男性體型為基準,即便如今,所謂的 “女性碰撞測試假人” 也不過是男性假人的縮小版。據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xié)會(IIHS)研究,正因如此,碰撞事故中女性的受傷模式未能在安全設計中得到充分體現。不過,隨著先進車身結構、安全氣囊、自動緊急制動(AEB)、電子穩(wěn)定程序(ESC)等技術的普及,這種風險差距正逐漸縮小。
應摒棄偏見,改變行為
綜合美國、英國、歐盟、澳大利亞、愛爾蘭等主要地區(qū)的最新數據,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男性始終占比約 75%。這一事實證明,問題不在于女性駕駛者 “能力不足”,而在于男性駕駛者的危險行為?!芭择{駛者(更危險)” 的標簽并非事實,只是帶有性別歧視的固有觀念,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減少危險駕駛行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