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男籃全運會的16人大名單終于官宣,這支隊伍要在家門口沖擊冠軍,所以名單里的每一個變化都牽動球迷的神經,雖然最終能打比賽的只有12人,但眼下的16人其實已經基本定調,也為后面12人的取舍埋下了看點
先說最受關注的缺席,崔永熙,這個名字本來呼聲很高,結果壓根沒進入16人名單,這也等于告訴所有人他不會出現在全運會賽場,說實話,這個消息對很多球迷來說挺意外,畢竟他在年輕一代里面算是當打之年,攻守兩端都有存在感,不過從實際情況看,他要么是因狀態(tài)沒達到預期,要么就是和球隊現階段的方向不對口,不管怎么解釋,缺席就是事實
再往前看,三位正式離隊的老熟人更讓人唏噓,第一個是容子峰,2021年還在全運會舞臺上奔跑,如今卻因髕腱傷病掉隊,這種傷對于后衛(wèi)來說幾乎是職業(yè)生涯的大坎,狀態(tài)下滑其實早就能看到;第二個是趙錦洋,曾被球迷叫“小綿羊,如今不僅打不了全運會,甚至都淡出職業(yè)圈了,這個轉折速度有點快,讓人感慨職業(yè)運動員的不易;第三個是白昊天,和容子峰類似,也是被傷病硬生生攔住了腳步,這波人情冷暖,用“殘酷來形容都不為過
替補走的,是新鮮血液的加入,3個小將名字一亮,立馬讓名單有了新意,第一個黎伊揚,不少人知道他高中時期就出名,被封為“最強高中生,后來在福建有過挺亮眼的表現,休賽期參加廣東聯賽依舊打得很開,他本土標簽加上攻擊特點,讓他入選幾乎沒有懸念;第二個是王睿澤,他的特點是鋒線投射和整體移動能力,廣東本來就需要有人頂鋒線,加入之后陣容厚度馬上增加;第三個焦泊喬,年輕中鋒,前段時間受困于傷病,如今趕在全運會前復出,從山東轉會到廣東,這下有了大舞臺,還會跟杜鋒打配合,說不定真能練出點東西
這波進出,表面看只是三個走人三個補位,但內核其實是廣東陣容走向年輕化和功能性,離隊的球員大多因為傷病或退役,補進來的更多是潛力股,廣東三支CBA球隊本來就有不錯的人才儲備,再加上外援性質的援手,比如沈梓捷、劉傳興、賀希寧這些從不同俱樂部匯合過來的球員,你再看這份16人名單,分布已經很完整
關鍵位置上的對比也挺耐人尋味,后場方面徐杰、趙睿、胡明軒依然是絕對班底,再加黎伊揚和賀希寧,外線火力和支配球能力都不缺,有速度有穩(wěn)重,能打不同組合;鋒線則迎來補強,周鵬雖然年齡大了,但經驗不可替代,王睿澤、張皓嘉、杜潤旺可以提供空間和防守厚度,任駿飛依舊能扛住一些老對手;內線這邊就更豪華了,沈梓捷鎮(zhèn)守籃下,李炎哲和劉傳興保證高度,焦泊喬是那種有成長空間的輪換,這配置擺在全運會,說一句頂級不為過
問題來了,廣東在家門口是有壓力的,目標就是冠軍,若只看紙面實力,他們確實強,但全運會向來不是只拼紙面,你要想象到時遼寧、浙江這些隊伍,一樣是全明星級別的對手,大賽氛圍里經驗和臨場調整才是關鍵,杜鋒執(zhí)教雖然說沒問題,但他如何平衡老將和年輕人的出場時間,如何給像焦泊喬這種人機會,同時又不丟成績,這考驗是真實存在的
球迷們最關心的,還是最后12人怎么篩,四個被“裁掉的人是誰,這是后面比賽開始前最大懸念,按常理內線不會減太多,因為全運會拼身體的場景多,鋒線有時候也要輪番上,綜合來看,競爭最大的可能就是外線一兩個名額,倒不是說他們不行,而是資源太多
所以總結下來,這份廣東全運會16人名單既延續(xù)了老底子班底,也加入了新鮮血液,既有傷病和退役的無奈,也有年輕力量的崛起,整體戰(zhàn)力放眼全運會依然是第一梯隊,唯一的變數就是最后12人的選擇以及比賽時能不能形成真正的化學反應,如果一切順利,在廣東主場完成奪冠,既合理也合情
回頭看這幾年廣東籃球的起起落落,這一次的16人名單更像是一場縮影,有人離開有人上位,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才是硬本事,而全運會只是一個節(jié)點,不管最后結果如何,這一波名單其實已經透露出廣東未來幾年的走向,就是在保持競爭力的同時,逐漸把接力棒交給年輕人,這路子雖不新鮮,但走對了就是硬實力的延續(x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