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陜西。
黃河在陜西流經(jīng)了723.6公里,從北端的榆林府谷縣到南端的渭南潼關(guān)縣,一路蜿蜒曲折,孕育了眾多令人驚嘆的自然與人文景觀。
今天,想要大家介紹一處被嚴重低估的黃河奇景!它雄奇、壯美,是黃河流入陜西時劃下的第一道完美弧線,周邊又和很多自然、人文景觀相互呼應(yīng),卻一直默默無聞沒啥名氣。
你去過嗎?
這里就是——黃河龍灣。
黃河龍灣是“黃河入陜第一灣”,位于榆林市府谷縣城以北53公里的墻頭。
墻頭地處秦晉蒙三省區(qū)交界處,東鄰黃河,水草豐美,風光旖旎,素有“塞上小江南”之稱。這里是真正的陜北最北之地,沿著陜西“沿黃公路”一路向北,便可以在這里遇見黃河流入陜西的第一道巨灣。
“黃河入陜第一灣”觀景臺,是俯瞰龍灣的絕佳機位。
站在觀景臺前,可以看到雄奇壯闊的龍灣全景。黃河仿佛一條碧色的絲帶從蒙晉大地浩蕩著奔流而來,在廣袤的天地間優(yōu)美的畫下一道“Ω”型的河灣,與遠處連綿的黃土高原和陡峭的崖壁構(gòu)成一幅蒼茫而雄渾的畫卷。
最獨特的是,在龍灣的陜西一側(cè),有大片的色彩斑斕的蓮花辿丹霞地貌與之相伴。
灰綠、棕黃、絳紅的丹霞,與碧色的黃河水、藍色的天空形成了強烈而絢麗的色彩對比,這樣“碧水映丹霞”的景致,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極致的視覺震撼!
極目遠眺,對岸是山西,遠方是內(nèi)蒙古,天地開闊,氣勢恢宏,一種自然的壯美和歷史的蒼涼感油然而生。
龍灣不僅有自然鬼斧神工之美,也有人文底蘊加持。
這里被稱為“龍灣”,據(jù)說是因宋太祖趙匡胤祖籍是墻頭鄉(xiāng)趙家山村人,村上至今還有趙匡胤故里祠,河邊山頂上還矗立著趙匡胤的巨石雕像。
這里還是意義非凡的“山河交響”之地——黃河與明長城在陜西交匯的起點。
明長城從府谷縣墻頭村入陜,“墻頭”這名也即源于此。在這里,滔滔黃河與巍巍長城——這兩個承載著中華民族精神與文化記憶的宏大意象,跨越山河于此交匯。
它們?nèi)缰艺\的衛(wèi)士,共同守望這片蒼茫厚重的大地,也默默見證了數(shù)百年來邊地的滄桑歷程、民族交融與歲月變遷。
所以,當我直觀感受龍灣的雄渾、壯美和它背后的人文底蘊時,突然替它有些惋惜。
延安市延川縣的乾坤灣,已經(jīng)是5A級景區(qū)了;而府谷龍灣,知道的游人似乎并不多?
乾坤灣有“天下黃河第一灣”之美譽,彎度達到320度;龍灣在我看來彎度也很大,但沒有找到具體的數(shù)據(jù)(全景圖大家可以看文章圖2)。
乾坤灣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與伏羲畫八卦的傳說緊密相連。當然,作為5A景區(qū)的乾坤灣景區(qū)(黃河蛇曲地質(zhì)公園)并不是一個單一河灣,還包括了清水灣、會峰寨等景點。
但龍灣也不差啊,而且周邊也有蓮花辿、明城墻起點等景點,又有“三省交界”、“黃河入陜第一灣”的獨特的地理標簽,看點還是蠻豐富的。
目前,龍灣及周邊景點還處于相對原生態(tài)的狀態(tài),喜歡小眾景點的朋友,趁早來看看吧!
最后說一下旅游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黃河龍灣位于榆林市府谷縣墻頭鄉(xiāng),這里距離府谷縣城50多公里,自駕大約需要1小時車程。自駕游直接導航“黃河龍灣景區(qū)即可”。
墻頭是三省交界的地方,除了黃河龍灣外,這附近雞鳴三省紀念碑、沿黃公路0起點碑、蓮花辿等景點,全都沒有門票、沒有停車費!觀景臺是可以直接自駕開上山的,非常方便。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guān)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fā)現(xiàn)世界更多美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