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印度憲兵隊新補錄的800名女兵,在新聞里是“國防力量擴充”的數(shù)字,在現(xiàn)實里卻是800個姑娘攥著體檢報告,跟原生家庭、社會偏見博弈的“逃生證明”。
畢竟在這個把“生女兒”當詛咒的地方,軍營再苦,也比待在原地等著被命運“打包處理”強。
千萬別被印度電影里穿著紗麗跳熱舞的女主角騙了,現(xiàn)實里的印度女性,人生劇本更像沒開濾鏡的艱苦模式。
2011年印度官方統(tǒng)計的識字率都到74%了,可女性識字率連一半都沒到,不是姑娘們不愛讀書,是很多家庭覺得“女兒遲早要嫁人,讀書不如學(xué)做家務(wù)”。
在北方邦的一些農(nóng)村,女孩要是敢提“想上學(xué)”,長輩能直接甩過來一句:“你是想讓鄰居說我們家養(yǎng)不起,才讓姑娘拋頭露面?”
比不識字更可怕的是無處不在的危險,印度國家犯罪記錄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平均每3分鐘就有一起針對女性的暴力事件,每22分鐘就發(fā)生一起強奸案。
更諷刺的是,有些受害者去報警,警察不僅不立案,還會反過來勸:“家丑不可外揚,傳出去你還怎么嫁人?”
在他們眼里,女性的安全不是基本權(quán)利,反倒成了“自己沒看好自己”的過錯,而婚姻更是套在很多姑娘脖子上的枷鎖。
印度15歲前結(jié)婚的女性占比高達70%,有些女孩剛學(xué)會走路,父母就給她訂好了“娃娃親”,不是家長狠心,是傳統(tǒng)觀念里“女兒早點嫁出去,能少花點嫁妝錢”。
在這樣的處境下,參軍突然成了印度姑娘“唯一的出路”,部隊會組織掃盲班,不管你之前有沒有讀過書,都能跟著學(xué)認字、學(xué)算術(shù)。
不過可別以為參軍很容易,印度軍隊的“性別門檻”高得離譜,印度總兵力有130萬,女兵卻不到2萬,占比才2%左右,比很多國家的女性參軍比例低多了。
而且選拔標準對女性特別苛刻,不僅要體能達標,還要通過各種審查,甚至有些地區(qū)還會偷偷限制女性報名,不是部隊不需要人,是很多男兵覺得“女人不適合當兵”,從骨子里排斥女性加入。
就算過五關(guān)斬六將當上兵,印度姑娘們也發(fā)現(xiàn),軍營里的日子沒想象中那么好,先說晉升,印度女軍官總共才1000人左右。
能升到中將軍銜的,只有2個,還是醫(yī)療系統(tǒng)的軍官,作戰(zhàn)部隊里的女軍官想升上去,比登天還難。
待遇更是差得遠,同樣是士兵,男兵的津貼比女兵多20%,假期也比女兵多,男兵可以申請“探親假”回家照顧家人,女兵申請假期,卻會被問“你家里有男人,用得著你回去嗎”。
退役后的福利更是少得可憐,男兵退役后能拿到一筆補助金,還能優(yōu)先找工作,女兵退役后只能拿到很少的錢,找工作時還會因為“當過兵”被歧視,有些雇主覺得“女兵性格太強硬,不好管理”。
更讓人揪心的是人身安全問題,按說在部隊里應(yīng)該很安全,可有些女兵卻遭遇了“自己人的傷害”。
要是女兵真的遭遇了侵犯,不僅沒人替她做主,還會被當成“不干凈的人”,已婚的會被丈夫拋棄,未婚的沒人敢娶,最后只能孤零零地離開部隊。
印度女性的困境,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背后藏著一堆剪不斷理還亂的原因,可能有人會問:印度不是有過女總理、女總統(tǒng)嗎?比如英迪拉·甘地,還有現(xiàn)在的總統(tǒng)莫爾穆,這不說明印度女性地位不低嗎?
其實這就像“公司里有女CEO,不代表普通女員工就能升職加薪”,這些精英女性的成功,是特例,不是普遍現(xiàn)象。
莫爾穆雖然是印度第一位部落出身的女總統(tǒng),但她能走到這個位置,背后有很多復(fù)雜的因素,比如政黨的支持、部落的影響力,跟普通女性沒多大關(guān)系。
而且印度的總統(tǒng)更多是“象征性”的職位,實權(quán)在總理手里,莫爾穆就算想為女性爭取權(quán)益,也沒多少話語權(quán)。
再看看印度的女官員,雖然有幾個能當上部長,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女性相關(guān)”的部門,比如婦女兒童發(fā)展部,很少有人能進入國防、財政這些“實權(quán)部門”。
而且這些女官員大多出身名門,要么是高種姓,要么家里很有錢,跟普通女性的生活完全不一樣,她們不用擔心嫁妝,不用害怕被騷擾,不用為了生存去參軍,根本體會不到底層女性的痛苦。
精英女性和普通女性,就像生活在兩個世界里,前者的“光環(huán)”,照不到后者的身上。
雖然印度女性的處境還很艱難,但也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這些年,印度社會也在慢慢發(fā)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姑娘開始主動爭取自己的權(quán)利。
軍隊里的變化也在慢慢發(fā)生,自從尼瑪拉·西塔拉曼當上印度國防部長后,第一件事就是打破“女性不能進憲兵隊”的規(guī)定,一下子招了800名女性,雖然數(shù)量不多,但至少開了個頭。
西塔拉曼還推動了軍備更新計劃,斥資1.5億美元升級舊武器,同時也在改善女兵的待遇,比如提高女兵的津貼,增加假期,還設(shè)立了“女兵維權(quán)熱線”,讓受欺負的女兵能有地方說理。
雖然這些措施還沒完全落地,但至少讓姑娘們看到了希望,也許再過幾年,參軍就不用再是逃生,而是真的能“實現(xiàn)夢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