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辟謠:涂膜紙杯非偽環(huán)保
溫度不超過110℃無害,可以當廢紙回收
最近,在新一輪“禁塑令”背景下,有消息稱常見又常用的涂膜紙杯,被重點限制甚至清退市場,違者或面臨最高10萬元的罰款。因為其在回收時紙膜難以分離,且覆膜材料不可降解,無法作為廢紙回收利用,只能被焚燒或填埋,本質上是偽環(huán)保產品。
使用涂膜紙杯安全嗎?記者向東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專家求證,他們認為其中存在認識誤區(qū)和過度解讀?!巴磕ぜ埍荒墚攺U紙進行回收”是謠言。
據報道,針對在餐飲、外賣、商超等場景中的一次性餐具、杯具等,“禁塑令”落地后計劃將所有難以回收、污染環(huán)境的偽環(huán)保用具徹底清出市場。其中,包括采用“紙+聚乙烯淋膜或聚乳酸涂層”等技術的一次性日用品,而使用聚乙烯淋膜最多的產品之一就是一次性紙杯。
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研究員李斌說,人們日常使用的紙杯內層往往需要涂覆一層聚乙烯等材質的塑料膜,其主要作用是防水,以免被咖啡、奶茶飲料等液體浸潤滲透,導致杯子變形。聚乙烯的熔點約在110℃,而生活中包括開水在內的飲品,最多只能達到100℃。因此,可以確保聚乙烯膜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
那在紙杯回收環(huán)節(jié),這類涂覆材料是偽環(huán)保嗎?李斌表示,紙杯以及紙質餐盒等,與快遞包裝硬紙板等大宗紙品,循環(huán)再生的工藝幾乎是一樣的,技術上不存在困難。紙杯不好回收是因為其單個體積小、重量輕,一般歸類于干垃圾,不易單獨分離出來進行回收再利用。當然,在回收基礎設施完備的地區(qū),紙杯也是可以和其他廢紙一樣回收再利用的。不過,覆膜紙杯再生過程中的出漿率不及其他紙品,但這僅僅是回收效率的問題。目前覆膜紙杯仍是產品主流,國際上也沒有統(tǒng)一強制替換的法律禁令,一些缺乏完善回收體系的國家可能因此限制使用。
類似紙杯的,還有一次性的塑料制品,比如一次性刀叉、吸管等,也是由于體積重量較小,很難單獨回收。鑒于此,部分國家已開始禁用塑料吸管甚至刀叉。盡管市面上有采用聚乳酸等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一次性杯具、餐具,但其降解需要新建大型堆肥設施,并滿足較高的溫度及濕度條件,才能逐步降解,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等。綜合看來,聚乳酸替代品的生產和回收成本成倍增長,加之目前無法單獨回收堆肥,應用也受到了很大限制。
由此,專家建議大家自帶水杯,減少一次性杯子使用。這也是不少連鎖咖啡或茶飲店,用優(yōu)惠條件鼓勵顧客自帶杯子,以此換取更低的售價的原因。
(來源:解放日報 記者 徐瑞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