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也造假?
一條關于“人造雞蛋”的視頻一度被傳的沸沸揚揚,很多人不相信,吃的雞蛋怎么可能是假雞蛋?
根據(jù)視頻中的制造過程,一顆雞蛋的誕生似乎不再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視頻中還指出“1小時產(chǎn)6萬個”“每天80萬?!钡燃哟中畔?,難道我們吃的雞蛋都是人工制造的科技與狠活?
一、雞蛋真能造假?
其實所謂的人造蛋,如果真的可以假亂真,價格還賣到白菜價,先不說天然蛋殼人工復制的技術還沒出現(xiàn),要知道蛋殼并不是一個密封的圓形結(jié)構,表面其實有很多氣孔,而且外部還有一層保護膜避免細菌入侵,要做一個仿真雞蛋殼費的勁并不小,即便技術真的做出來了,成本也不會低到哪里去。
此前就有媒體進行過相關實驗,人造蛋合成后內(nèi)部也是坑坑洼洼的,還有刺鼻的化學物質(zhì)氣味,即便是這么粗制濫造的假蛋制造成本也是真雞蛋的4倍,因此所謂的假雞蛋是很難正常流通的,大家不用過于擔心。
至于流傳的“人造雞蛋”視頻內(nèi)容,也被相關人士發(fā)現(xiàn)有移花接木、惡意造謠的情況。認為視頻不實,博主還故意掩蓋真相,斷章取義,引導公眾情緒。像視頻中“人造雞蛋”的場景,是某高??茖W展的學生操作過程,但只完成了蛋黃和蛋清的模擬,并沒有蛋殼制作。
二、這4種雞蛋,建議你還是要少吃
雞蛋雖好但不是所有蛋都適合吃,尤其是以下4種蛋,再愛也要少吃,否則可能會對健康不利。
1、炸雞蛋
炸雞蛋雖然好吃,但烹飪過程需要大量的食用油加工,人體攝入過多可能增加飽和脂肪攝入量,誘發(fā)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癥等風險,其次高油食物攝入還會刺激膽汁分泌,增加大腸中膽汁酸含量,進而導致影響厭氧菌增殖,產(chǎn)生更多的致癌物質(zhì),進一步增加癌癥風險。
而且高溫煎炸還會導致食物中的蛋白質(zhì)及脂肪變性,生成大量自由基和反式脂肪,甚至還可能生成苯并芘等強致癌物質(zhì)
2、生雞蛋
在不少人眼中,生雞蛋的營養(yǎng)價值更高,因為沒有加工,但實際上生雞蛋卻是引起細菌感染的一大誘因,因為鮮雞蛋本身就可能攜帶致病菌、霉菌或寄生蟲卵。
人體攝入后會增加腸胃不適和寄生蟲病,甚至引發(fā)食物中毒。因為蛋殼不是密閉的,有一種特殊的“0-157腸出血性大腸桿菌”會趁機鉆入蛋殼進入雞蛋里,人體哪怕少量攝入也會引起中毒反應。
有人可能會說生雞蛋要吃無菌蛋,但實際上所謂的無菌蛋只是經(jīng)過巴氏殺菌等處理,降低了其中的含菌量,并非完全無菌,此外生雞蛋還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素蛋白兩種有害物質(zhì)。
3、毛雞蛋
也就是沒完全成型的雞,如果扒開蛋殼還可以看到血管和即將成型的頭顱以及翅膀等部位,有人覺得這種雞蛋比起普通雞蛋更有營養(yǎng),但實際上恰恰相反,從胚胎到發(fā)育過程中,蛋中的營養(yǎng)幾乎被消耗殆盡,而且這種蛋還可能存在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等微生物感染,建議少吃。
4、散黃蛋
大家應該都遇到過打出來的蛋黃是散的情況,這些散黃蛋一般是受運輸震蕩引起的黃膜破裂導致,是可以吃的,但還有一種散黃蛋,單純是存放時間太長引起蛋白結(jié)構損害,還伴隨異味的情況最好別吃,容易引發(fā)其它健康風險。
三、雞蛋還是潛藏風險的健康殺手?
俗話說:“鮑參翅肚,不如雞蛋”,這真不是夸張。
每個雞蛋蛋白質(zhì)含量大約在6-7克,但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基本涵蓋,基本可以無負擔吸收,可以說是完美蛋白質(zhì)模式。而且雞蛋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吃一個雞蛋就可以補充人體每日所需,堪稱維生素的“全家桶”,雞蛋中的還含有豐富的膽堿,有利于促進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人體只能通過體外攝入,因此每天適當吃點雞蛋對腦力補充也有益處。
此前曾有傳言說吃雞蛋有健康風險,認為雞蛋膽固醇含量比較高,不適合長期吃,一查還真有根據(jù)。
醫(yī)學期刊《PLOS Medicine》發(fā)布的來自浙江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研究員對521120名美國志愿者進行長達16年的隨訪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每天額外多攝入300毫克的膽固醇就會增加19%的早死風險,還有16%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以及24%的癌癥死亡風險,而雞蛋的膽固醇含量平均就在186毫克左右。
但也有人指出該研究對象不是中國人,不同國家飲食文化不同,無法直接對標所有人,此外研究只是強調(diào)了膽固醇攝入超標問題,和吃不吃雞蛋以及吃多少,沒有明顯關聯(lián)。
而且正常健康人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人體中70%的膽固醇是自體合成,膳食來源只占一小部分,而且人體有針對膽固醇的調(diào)節(jié)機制,一旦膽固醇含量增加就會啟動平衡模式,減少自體產(chǎn)量,其實只要人體血脂代謝正常,就雞蛋這點膽固醇含量,根本對整體血脂水平造成不了太大影響。
今年1月《營養(yǎng)素》上發(fā)布的一篇研究還指出每周吃1-6個雞蛋更有利于長壽和降低心血管問題。相比于不吃雞蛋的人,每周吃1-6個雞蛋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和全因死亡風險可以分別降低29%和15%。
所以雞蛋還是可以正常吃的,據(jù)我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周蛋類食物需攝入280~350克,一個雞蛋平均在50~60克,也就是說每周至少吃6~7個雞蛋,另外,對于高血脂人群,要注意膽固醇攝入占比,建議每天不宜吃超1個,一周最多吃5個為宜。
四、超市剛買回來的雞蛋,千萬不要這么做!
此前“一家三口吃雞蛋中毒”話題一度登上熱搜,引發(fā)大量關注,據(jù)了解,當事家庭成員在食用了炒雞蛋后相繼出現(xiàn)嘔吐腹瀉等不適反應,經(jīng)檢查屬于食物中毒。
好好的雞蛋怎么會有毒?
經(jīng)調(diào)查才知道,原來這家人覺得買回來的雞蛋不干凈,每次都要洗過再存放,而正因此導致了雞蛋的變質(zhì)。其實有洗蛋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shù),認為雞蛋清洗更衛(wèi)生,然而恰恰相反。
雞蛋不建議清洗存儲,這是因為雞蛋表面容易受沖刷脫落,而這層膜是雞蛋阻擋細菌入侵和保持水分的重要結(jié)構,一旦失去這個保護膜,雞蛋會更容易感染細菌,增加水分流失,加速雞蛋變質(zhì)。而且正規(guī)販售的雞蛋出廠前都經(jīng)過清潔和殺菌等加工處理,無需額外再清洗。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謝云飛介紹,日常家庭保存雞蛋可以三步走:
①雞蛋買回家直接冷藏;②冷藏溫度最好控制在2-5℃;③優(yōu)先選擇保鮮抽屜存放,減少因開門影響存放溫度波動。
所以家里買的雞蛋一定要注意少沖洗,有污漬在烹飪前弄干凈就好,避免雞蛋加速變質(zhì),增加食物攝入風險。
參考資料:
[1]《成本1毛錢,市場出現(xiàn)人造雞蛋?真相是→》.中國質(zhì)量報.2022-11-09.
[2]《被稱為“世界上最營養(yǎng)的早餐”,每天吃1個能延壽》 .生命時報.2025-03-14.
[3]《一家三口吃雞蛋后中毒,只因做了這件事》.科普時報.2025-08-13.
未經(jīng)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zhuǎn)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