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巴斯克論壇報》9月1日文章,原題:為什么中國是一個和平的國家?北京似乎已向世界證明了它的成功,無論在中國的城市還是農村,居民生活水平都顯著提高,惠及全民的福利保障滿足了社會各項需求。
廈門的晴朗夜晚,鼓浪嶼這座小島宛如滿是商店、優(yōu)雅餐廳和歐式風格別墅的卡普里島(意大利島嶼——編者注),這里曾經(jīng)居住過許多西方名人。站在島上酒店的露臺上,我欣賞著廈門燈光閃爍的天際線和摩天大樓,這座城市甚至比迪拜更令人驚嘆。
廈門夜景。(資料圖)
盡管有港口,但與上海、香港、澳門和廣州等中國城市相比,廈門還是座小城。直到幾年前,通過壯觀的城市天際線吸引游客的地方通常包括紐約或悉尼等,如今則輪到上海和香港等中國城市,這很能說明問題。
我之前時間較長的中國之旅發(fā)生在大約20年前,當時作為研究東西方中世紀重要路線的學者,我訪問了喀什、西安和北京,體會到一種矛盾印象:一方面是這個國家朝氣蓬勃的活力和迷人美麗的風景,另一方面是一些工業(yè)外圍地區(qū)和郊區(qū)顯得有些凌亂,還有穿著不佳的騎車人群,不太衛(wèi)生的餐飲服務。我參觀的一些寺廟和寶塔很美,卻似乎被一堵無形的冷漠之墻包圍著。
最近的中國之行是在今年夏天。這一次,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與近20年前大不相同的國家:有序、清潔、安全、寧靜,對游客開放且持續(xù)改善。古老的寺廟修葺一新,閃耀著金光和其他各種色彩……
今天中國的生活水平,即使是農村地區(qū)也顯著提高,特別是在醫(yī)療、教育和交通等方面。面向外國人的簽證政策也已進行調整。在多次赴華旅行后,我可以證明中國機場的安全檢查要比美國的更快速、更高效。我訪問了中國的許多大學,目睹了學生們的言論自由;我還去了教堂、清真寺和宗教寺廟,沒有觀察到任何被迫害、受限制或被控制的畫面。
我閱讀了有關資料,咨詢了專家,與外交官和技術專家交談,甚至記住了一些漢字。我認為轉折點是在2013年,中國領導人提出強大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這是將全球多地互聯(lián)互通的“一帶一路”。
挑戰(zhàn)依然存在。但這是基于中國社會成就和(進一步提升)GDP的挑戰(zhàn),而不是(一些西方國家的)金融詭計,更不是(美國的)炸彈和導彈。(作者弗蘭科·卡爾迪尼,李迅典譯)
點贊、在看、轉發(fā)
大伙兒互相提個醒
一審:方銳
二審:王慶平
三審:莊梅芳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廈門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