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月光透過窗簾的縫隙,斑駁地灑在床頭。杰克瞪大雙眼,死死盯著手機屏幕上的日期。13號、星期五。瞬間,一股莫名的恐懼涌上心頭。為什么,他會如此強烈的懼怕一個數(shù)字?13,究竟是恐懼的源泉,還是宿命的符號呢?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13這個數(shù)字,似乎總是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從古至今,我們印象中的西方人,幾乎都對它抱有某種特殊的敬畏和恐懼。這種迷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代。
在西方文化中,有這樣一個廣為人知的傳說。如果有13個人圍坐在同一張桌子上,那么在一年之內,其中一人必將遭遇不幸。
一個簡單的數(shù)字,為什么會被冠上如此惡名呢?有人覺得,這可能與《圣經》中最后的晚餐有關。當時,耶穌正在和他的12位門徒共進晚餐。而第二天,他就因其中一人的出賣,被釘上了十字架。這種巧合,使得人們開始習慣性的將13與不幸聯(lián)系到了一起,并逐漸形成了這種迷信。
除了歷史和文化的因素,數(shù)字13的不吉利,還與一些神話故事緊密相連。挪威神話中的天神波度爾之死,也為我們提供了關于13不祥的另一種解釋。傳說,波度爾是一位光明之神。為了讓他免受一切傷害,母親特意提煉了一種,可以令其刀槍不入的藥物。從此,鋼筋鐵骨的波度爾,便成為了眾神投擲飛鏢和射箭取樂的靶子。
一個名叫羅輯的魔鬼,因為對波度爾的嫉妒,制造了一支劇毒的戰(zhàn)矛,并把它交給了波度爾的兄弟。并引導他給予了波度爾致命一擊。
當時,有13位天神聚在一起,而羅輯作為悲劇的始作俑者,正是第13位參與者。這個故事為數(shù)字13的不吉利寓意增添了神秘色彩,使得人們更加相信它的厄運屬性。
當然,如果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看。13作為一個普通的自然數(shù),并沒有任何特殊之處。數(shù)字本身,更不會存在什么吉兇之分。話雖如此,但為何即便今日科學之昌明,已至飛天遁地、九天攬月的程度。人們卻還會對一個數(shù)字,這般的避之唯恐不及呢?
這,恐怕就與人類的心理和文化背景脫不了干系了。
在人類社會中,我們往往習慣于將某些事物與特定的意義或情感聯(lián)系起來。而數(shù)字13之所以會被視為不祥的數(shù)字,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在長期的歷史和文化傳承中,被賦予的這種特殊寓意。
此外,人們對于未知的恐懼,也從側面造成了對于數(shù)字13的迷信,變得更加深入人心。
例如,奧林匹斯山上有12位神職,黃道有12宮,一年有12個月,耶穌有12位門徒。因此,在很長時間里,12都被認為是一個代表著完美的數(shù)字。然而13,卻打破了這份和諧。正是這個憑空加上去的1,讓它變成了一個代表著不確定和難以預測的數(shù)字。
或許有人會覺得好奇,為什么同為數(shù)字,12卻被認為是完美的化身呢?這,就要從我們的遠古祖先身上尋找答案了。
因為遠古時期的人類,采用的是一種十二指計數(shù)法來算數(shù)的。當時的人類,習慣用10根手指和兩只腳來進行計數(shù)。因此,12是當時的計量單位中,最大的數(shù)字。
所以,12+1就代表著12以外的一切。正是這種模糊感,令13這個數(shù)字變得無法預估。而這,會給我們的遠古祖先,帶來超出認知之外的危機感。
長此以往,它便會在某些文化當中形成一種,雖不知為何,卻早已是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了。人們會因為懼怕,去刻意避免在與之相關的日子里,進行重要的活動或決策。至于為何不吉利,恐怕就沒人能真的說清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