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退貨率越來越高
“我們送運費險的,我?guī)湍A約上門取件哦。”在屏幕上飛速敲出這些傳達善意的文字后,對方回來一個“好”字,林鵬不由地松了一口氣。這意味著,不久前賣出的那件男士Polo衫,幾天之后會被寄回來。雖說搭了往返運費,但好歹比錢貨兩空強。
林鵬是一個從業(yè)10年的老電商人,如今在淘寶開著家男裝店。10年間,林鵬先是賣女裝,之后改賣家具,最后做起了男人生意,“主要想著退貨率能低點兒”。但今年以來,他家退貨率節(jié)節(jié)攀升,已經(jīng)到了“基本沒法盈利”的50%的生死線;其本人,已把姿態(tài)放到了塵埃里。
“都沒空考慮退貨率了,但凡有客戶想退貨,只敢小心詢問,要是平臺識別出啥負面信息,會直接給買家彈‘僅退款’選項,不光賺不到錢還得搭錢。”林鵬無奈道,如今他所在的不少商家群,“退貨”是高頻詞,背后寫滿掙扎與無奈。
不久前,“某電商女裝商家吐槽退貨率高達80%”話題一度引發(fā)熱議。大致情況是說,有網(wǎng)友爆料,自己朋友的女裝網(wǎng)店,618期間銷售額將近1000萬元,但扣掉僅退款的350萬元、退貨退款的380萬元,再刨除各項成本開支,預計虧損50萬元到60萬元。
▲(圖源/小紅書截圖)
雖然女裝退貨率向來比其他品類高,但「市界」和多位不同平臺、不同品類的賣家交流發(fā)現(xiàn),今年以來,退貨率翻倍、畸高幾乎成了行業(yè)通病,不分品類。
陳力勤3年前開了家淘寶店,賣醫(yī)療器械類產(chǎn)品,因為買家需求相對明確,退貨率一直控制在2%到5%。今年還沒過半,退貨率一路猛漲,已經(jīng)超過了30%。幾天前,有買家找來,要把半年前買的血糖儀給退了。陳力勤本來沒答應,但沒過多久發(fā)現(xiàn),平臺已經(jīng)強制退款了。
木子賣了16年太陽眼鏡,因為性價比相對較高,退貨率常年在15%上下浮動。兩個月前,有人陸續(xù)下單,前后買了將近2萬元的貨,“說是要在閑魚上賣”。前些天,對方又以“閑魚不好賣”為由,一股腦退貨拿回了1.5萬元。
“都確認收貨了,而且還是兩個月前的訂單,平臺竟然都讓退。”木子雖然氣憤,但也無能為力。平臺“縱容”的次數(shù)多了,木子眼瞅著自家退貨率直接翻倍。
在抖音賣女裝的齊堇,因為同時踩上“女裝”“直播電商”兩個大坑,如今“退貨率超90%是常態(tài)”。買家退貨的理由千千萬,有說買來沒用的,有說不好搭配的,也有說別家更便宜的;至于齊堇據(jù)理力爭的“平臺規(guī)定七天無理由退貨”,對方也都“巧妙化解”:出差了,家人簽收的自己不知道,忙忘了......理由繁多。
對于賣家們來說,退貨率從來不只是一個數(shù)字。背后牽扯的各項成本費用支出,因為退貨率變高影響到的店鋪考核,難以避免的貨損等等,最終都會拉低利潤,甚至導致虧損。
林鵬算過一筆賬,每產(chǎn)生一單退貨,看得見的成本就得10元左右:運費險和扣點,加起來5元左右,買方一下單,這筆錢就劃給平臺了,不給退。另外,發(fā)貨需要的快遞費、包裝費,攔截快遞的費用,加起來將近5元,也都打了水漂。如果考慮貨損、各項邊際成本,成本會更高。
“50%的退貨率,算是我的盈虧平衡線。”林鵬告訴「市界」。相當于,他每賣出10單貨,只有5單交易成功,但這5單的利潤得覆蓋掉全部10單的成本。目前,林鵬在盈虧之間苦苦掙扎。
更多商家則告訴「市界」,很難估算出退貨率畸高造成的損失。服飾店主萬佩佩表示,刨除看得見的成本,訂單背后的人工、租金、水電等等,都算損失。隨著退貨率提升,還有可能影響店鋪體驗分,獲得的自然流量減少,運費險也會隨之增加。陳力勤則坦誠,3年前退貨率低那會兒,假設他一年賣100萬貨,能賺20萬到25萬,如今已經(jīng)縮水至10萬左右,“這還是在不漲價、不降低成本的情況下”。
02、電商生態(tài)在逐漸惡化
在電商世界里,買賣雙方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矛盾如此尖銳。
不久前引發(fā)熱議的“某電商女裝商家吐槽退貨率高達80%”的話題下,一邊是賣家排隊倒苦水,吐槽各路羊毛黨、白嫖黨;另一邊的買家大多表示不解:難道不是賣家自己貨不對板、以次充好?要不是萬不得已,誰愿意買回來又折騰退換貨呢?
高鴻業(yè)在杭州管理一家直播創(chuàng)投公司,過去兩年盡調(diào)過數(shù)百家直播電商和供應鏈公司。他告訴「市界」,在如今的買賣雙方對立中,平臺似乎美美隱身了?!安豢煞裾J,有些商家的確存在問題,但良心商家也不少?!敝徊贿^,平臺內(nèi)卷,競相出臺的各項政策,時刻考驗著人性,也加速了某種惡性循環(huán)。
萬佩佩記不太清楚,究竟從哪個明確的時間節(jié)點開始,電商生態(tài)在逐漸惡化。但她記得自己6年前剛?cè)胄心菚海褪窍±锖孔銎饋淼??!澳菚r候沒有那么多包郵,大家雖然賺的不多,但是基本上賣一筆就能賺一筆,利潤積攢就比較快。也不用花錢買付費流量,很少有運費險?!?/p>
再之后,各大電商平臺齊刷刷站上跑道,一邊喊著“低價”口號,一邊出臺各種政策“鞭策”商家完善服務。
多位賣家都告訴「市界」,如今各大平臺不僅有比價系統(tǒng),低價商品也會獲得更多的流量傾斜,“越便宜流量越高”。隨之而來的是低質(zhì)、貨不對板等問題,“沒關系,有運費險,只需要動動手指,快遞員直接上門取貨,錢也由商家出”。價格一低再低,退貨率屢創(chuàng)新高,很難說孰因孰果。
2023年底,拼多多市值超過阿里,給行業(yè)帶來了不小震撼。同年12月,淘寶變更“爭議處理規(guī)則”,主動向買家側(cè)靠攏,甚至祭出了“僅退款”大殺器。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不少賣家發(fā)現(xiàn),自家的退貨率越來越高,動輒翻倍。本身就受退貨問題困擾的品類,如服飾,更是“直接干到80%、90%不在話下”。其中,又以女裝為甚,有人吐槽稱:“現(xiàn)在的女裝,連狗都不想做了,又累又慘。”
胡楊經(jīng)營著一家美發(fā)產(chǎn)品店,今年年初,有買家找來,說他家“染發(fā)劑不上色,白頭發(fā)依然存在”,還附上一張有白頭發(fā)的照片。因為對照片的真實性存疑,胡楊要求對方提供更多證據(jù),被拒絕,隨后平臺客服介入,退貨申請秒過。等胡楊轉(zhuǎn)頭找平臺討說法,得到的回復是“已經(jīng)再次核實”。
6月剛?cè)胂哪菚海匈I家主動聯(lián)系上林鵬,想把去年冬天買的一件羽絨服給退了。短暫權衡過后,林鵬欣然同意了?!胺凑詈蠖紩蕴潯保柱i告訴「市界」,比起退貨,他更怕對方鬧,平臺介入,最后不僅錢貨兩虧,還影響到店鋪經(jīng)營分,“這是直接和流量掛鉤的,可能今天一個買家投訴成功,明天就沒流量了”。
女裝店主許凱則是被“僅退款”弄怕了。有買家因為“尺碼不對”要求換貨,收貨后再次申請退貨。因為店里本身不包郵,許凱想讓對方承擔第二次發(fā)出的運費,沒承想對方直接投訴“衣服有臭味”,許凱不僅落了個質(zhì)量問題,還被平臺扣除店鋪保證金,充當來回運費賠付買家。
“坦率來說,如今各種看似奇葩的退貨理由,以前也有。只不過,以前賣家可以拒絕。有證據(jù),大家都不怕的?!痹S凱無奈表示,現(xiàn)在更像是,平臺規(guī)則只約束了賣方,“等于前期和售后的損失都是賣家承擔”。
當前,618大促接近尾聲。開了6年淘寶服飾店的萬佩佩選擇冷眼旁觀。據(jù)萬佩佩回憶,從2020年開始,淘寶推活動的頻率明顯提高了,基本上一個月一次,之后是一個月兩次,今年基本成了“活動結束2天就開始新活動”。通常是,活動還沒結束,湊滿減的買家就開始退貨了。
今年5月份,萬佩佩得知,以后參加平臺活動得強制運費險了,“先是女裝品類強制,后來變成了全品類”。思慮再三,萬佩佩決定不用退貨率賭銷量?!?20之前的退貨率就已經(jīng)接近50%了,還得處理時不時冒出來的各種莫名其妙的退貨退款。要是參加618,很多湊單的消費者因為不需要承擔成本,從提前退款變成收到退貨,又得進一步加重成本?!?/p>
03、6年老店開不下去了
“老電商人,快要干不下去了,怎么辦?”
如今在各大商家群、社媒平臺,賣家們?nèi)滩蛔∠嗷A吐困惑:退貨率越來越高,平臺使勁卷低價,已經(jīng)看不到盡頭和希望了。其間,也有些賣家調(diào)侃,“卷到同行都消失,是不是就該盈利了?”
齊堇屬于決心離場的一波。今年是齊堇做電商的第6年,去年,因為退貨率實在太高,齊堇虧了“小十萬元”,目前正在清庫存,等清完就關店。
木子也想瀟灑離場,但奈何負擔太重?!艾F(xiàn)在的情況是,店里已經(jīng)不賺錢了。一來,得壓低利潤空間,做低價,這樣才有流量;再加上各種罰款,退貨扣的運費,每天都是在白折騰。”但木子還沒法關店不做,“畢竟干了10多年,庫存堆成山,如果現(xiàn)在關店,那些庫存就成了廢品,賣不上價?!?/p>
一個頗有戲劇性的場景是,前兩天木子和在她店里拿貨到閑魚賣的買家聊天,對方告訴她,因為是88VIP會員,對方甚至能靠退貨賺錢?!按笾碌那闆r是,如果是88VIP會員退貨,從商家那里扣的運費險,會單獨給買家,平臺負責出退貨郵費,如果投訴‘質(zhì)量問題’,則是賣家出郵費?!蹦咀痈嬖V「市界」,據(jù)她了解,如今這種情況還比較普遍,“買一堆產(chǎn)品回來,留幾個,剩下的都給退了,還能賺些運費險”。
再對比看商家們因為退貨率高企叫苦不迭,甚至紛紛離場,也著實有些諷刺。
▲(圖源/小紅書截圖)
在萬佩佩的記憶里,網(wǎng)購曾經(jīng)是百花齊放的?!耙郧坝胁簧傧∪毙缘纳碳?,賣外貿(mào)瓷器、盤子的,賣日系尾單的,還有些賣奇怪玩意的店鋪,現(xiàn)在都沒了?!比f佩佩甚至不知道這些商家去了哪里。
齊堇則告訴「市界」,因為退貨率太高,今年以來,合作的不少工廠都不怎么開發(fā)新款了?!跋鄬碚f,越是基礎的款式,退貨率越低。”
整個電商世界,似乎在發(fā)生某種細微但持續(xù)的變化。最明顯的兩個標簽,一個是狂卷低價,另一個是退貨率高企。至于說單一化、標準化,只能算得上衍生品。
在這個“新世界”里,平臺無疑是受益的一方。5月中旬,阿里巴巴集團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其中有幾個關鍵數(shù)據(jù):淘寶、天貓線上GMV及訂單量同比雙位數(shù)增長、88VIP會員數(shù)量同比雙位數(shù)增長、客戶管理收入同比增長5%。
“快遞業(yè)肯定也是開心的。”高鴻業(yè)聽說,有些快遞站老板甚至故意弄了小號,專門找有運費險的商家薅羊毛?!叭绻钦娴?,可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另外,保險公司也是妥妥的贏家,“退貨率越高,商家就更得買運費險”。
至于消費者在整個鏈條中,究竟處于怎樣的位置,到底是受益者還是受害者,或許得因人而異,且留待時間檢驗了。
林鵬告訴「市界」,面對高企的退貨率,以及由此導致的利潤變薄,商家通常有兩種選擇,一是降低質(zhì)量,也就是消費者吐槽“貨不對板”的主因,二是加價,“一直加到能盈利為止,不管退貨率多高”。畢竟,“現(xiàn)在物流成本基本沒得降,2塊錢發(fā)全國,能縮減的只剩商品本身的成本了”,但加價的路子不好走,加多了就沒人買了。
更早之前,面對消費者抱怨的女裝發(fā)貨時間變長、價格變貴,也有從業(yè)者解釋:正是因為退貨率居高不下,賣家只能轉(zhuǎn)換思路,重新設計商業(yè)模式。假設賣出1000件衣服,那就先只生產(chǎn)200件,全部寄出去,幾天之后第一批用戶陸續(xù)退貨,商家再把這些退回來的衣服寄給第二批用戶,以此類推。當然,退貨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各項成本,也會被加進衣服價格里。
“在動輒80%退貨率的環(huán)境下,最后能活下來的只有這種模式。”知識型創(chuàng)作者盧詩翰稱其為退貨經(jīng)濟學,也是極端買方市場之下的“一種畸形的商業(yè)模式”。
“平臺的意圖從一而終,都是為了盈利,只不過從前是賣方市場,商家意味著流量,如今是極端的買方市場,買家等同于流量?!痹陉惲η诳磥恚缃瘢脚_的很多舉措看似站在買家一方,但買家能在多大程度上受益,或許還有待商榷。
(文中林鵬、陳力勤、木子、齊堇、萬佩佩、胡楊、許凱為化名)
作者 | 李丹
編輯 | 陳芳
運營 | 劉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