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相比發(fā)達國家,中國人在思維能力上 存在差距。
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雖然我們進步 很大,但仍是一個發(fā)展中的國家。一個國家,經 濟、軍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落后都不是最 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思維的落后。如果國民特別 是政府決策者有較強的思維能力,能夠認清形 勢,采取正確的措施,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 的落后就都可以很快趕上來。但是如果一國國 民特別是政府決策者的思維能力差,就很難對形 勢有正確的判斷,也難以制定出合適的政策,更 難以培養(yǎng)出杰出的人才,落后的局面就幾乎不可能得到改變。遺憾的是,我們偏偏在思維上有大 問題。我們正處于“思維危機”之中。
我們注意到,有些專家、教授會發(fā)表 荒唐言論,甚至“兩會”上少數提案很“雷人”,某些部門的少數制度和政策偏差。這些都 與有關人員的思維方式有關。
多年來,我們的教育改革、住房改 革、醫(yī)療改革問題多多,甚至是越改越差。這也 不奇怪,沒有強大的思維能力,就制定不出合適 的政策和嚴密的制度。
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語言失范、邏 輯混亂的現(xiàn)象相當嚴重。在網絡上則更明顯,不 少人缺乏理性,不會論證,推理簡單,看問題偏激 片面,甚至動輒破口大罵,搞人身攻擊。這更不 奇怪,這是思維能力不足的必然結果。
中國人的思維能力之差已經嚴重影 響了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fā)展。 這就是“思維危機”。多數人都把中國人思維 問題的原因歸結于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但我覺 得,我們不能再沉迷于批判傳統(tǒng)、批評古人,因 為時代已經變了。
在古代社會,人們難以接觸到外來文 化,只能接觸到本土的文化,那時候傳統(tǒng)的影響 自然是巨大的。但現(xiàn)在是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 時代,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電視、報紙等各類媒 體接觸到來自全世界的各種思想和文化,我們完 全可以通過比較來鑒別哪種思想和文化更合理, 我們可以自由選擇我們認為正確的思想和文 化。傳統(tǒng)思想文化只是我們所能接觸到的各種 思想文化中的一種。不管是對于外來思想文化
還是傳統(tǒng)思想文化,我們都完全可以做到批判地 接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統(tǒng)的影響不再像 以前那樣大。所以我們不應該再把批判的矛頭 對準過去,而應該從現(xiàn)代人的身上、從我們自己 的身上去尋找不足。
現(xiàn)代中國人缺乏思辨力的主要原因 是中國變態(tài)的教育,中國教育在制度上不合理, 在觀念上落后,教材教法都存在很大問題。中國 教育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不能夠讓學生的思維 潛力得到充分發(fā)展,甚至是阻礙和扼殺了思維的 發(fā)展。
本書正是立足現(xiàn)實、立足當今,通過 大量的事實來論述思維能力不足給我們帶來的 不良影響。同時,通過與美國等發(fā)達國家的比 較,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多個方 面揭示中國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本書會讓你 清楚地看到,中國教育是如何扼殺中國人的思維 能力的。
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人才?錢學森老人的發(fā)問讓我們深思,更讓我 們不安。這是個大問題,以筆者學識之淺陋,難 窺其奧。但無疑,中國學校教育對學生思維發(fā)展 的阻礙與扼殺是一個重要原因。中國要健康發(fā) 展,中華民族要復興,就必須要戰(zhàn)勝思維的危機;要戰(zhàn)勝思維的危機,必須改革中國的教育。 教育不改,思維不變,中國現(xiàn)代化無望,民族復興 無望。
第一章 緒論:思維決定命運
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 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泰龍?愛德華茲
智力的核心是思維。思維對個人及 國家民族的重要性,是筆者寫作本書的出發(fā)點。 中國人思辨力不足造成“思維危機”,筆者希望 通過文字喚醒國人,這是寫作本書的緣由。
一、中國遭遇“思維危機”
在當今中國,
為什么有的專家時常發(fā)表雷人言論?
為什么有的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 在“兩會”上提出荒唐的提案?
為什么有的官員言行乖張、愚不可及?
為什么我們年年在加強反腐敗工作, 而貪官污吏仍然層出不窮,貪腐行為甚至愈演愈烈?
為什么我們的教育改革令人不滿?
為什么我們的醫(yī)療衛(wèi)生改革會失???
為什么我們的房價越調控漲得越快?
為什么我們要科教興國,科技水平卻上不去?
為什么沒有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
……
對于當前的中國,我們心里還有很多很多的“為什么”。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當然 是復雜的、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 人在思維方面存在大問題。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中 國人在思維能力上特別是在邏輯思辨能力上,存 在相當大的差距。很多政府官員及影響政府決 策的學者們同樣存在思維方式落后、思維水平 偏低的問題。而沒有良好的思維方式和較高的 思維水平,就不能正確地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 制定不出合理的政策與制度,就會影響社會的發(fā) 展,造成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我們正處于“思 維危機”之中。
思維決定命運。思維方式與思維水 平決定了一個人如何解決問題。一個人要做什 么事情是通過自己的思考決定的,思維決定了他 對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認識,決定了他面對問 題時的判斷,決定了他將采取何種對策與措施。 而不同的對策與措施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從而 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更好的思維方式與更高的 思維水平會使人對世界的認識與判斷更加正確, 采取的對策與措施也會更加合理。
而就一個國家來說,國民特別是決策 者的思維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命運。幾百年來,我 們國家之所以貧窮落后,受盡欺凌,與我們國民 思維方式落后與思維水平偏低有密切關系。時至今日,我們在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犯過的 各種錯誤,同樣與我們的思維特別是決策層的思 維密切相關。
正如那句名言所說:“思維決定行 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 運?!备旧蟻碚f,思維決定命運。不論是個人 還是民族、國家,如果想改變命運,就必須從改 變思維人手。
自從清末中國國門被西方列強以炮 火轟開之后,中國人開始睜開眼睛看世界,一些 有識之士逐漸認識到了中國人在思維方面的問 題,并且開始探討中國人的思維缺陷形成的原因 及應該采取的措施,以期補救中國人的這種不 足。但是很多人,應該說是多數中國人,特別是 政府的決策者,沒有充分地和清楚地認識到思辨 力不足所帶來的極其嚴重的危害性。少數人雖 然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為國人的這種不 足深感痛惜,也曾呼吁,期望改變,但并沒有得到 民眾特別是決策者普遍的重視。所以直到今天, 中國雖然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中國人 在思維方面卻沒有太大的進步。相比西方人仍 有較大的差距,而且這種差距有逐步擴大之勢, 筆者稱之為“思維危機”。
思維能力的不足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很多方面的影響是決定性的。而對一 個國家來說,國民思維方式與思維水平則足以決 定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我們國家在發(fā)展過程中 犯下的各種錯誤,我們當前社會出現(xiàn)的各種問 題,大多數都與中國人特別是相關決策者的思維 能力有莫大的關系。
思維可以分為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 思維,一般認為抽象邏輯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 形式或是核心形態(tài),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本質區(qū) 別之一。而思辨能力就是運用抽象邏輯思維的 能力。中國人在思辨能力方面的不足給我們帶 來了許多不良影響。
(一)思辨力不足對個體的影響
從個體上來看,中國人思辨力不足的 表現(xiàn)很明顯,不少中外學者都曾談到這個問題。 甚至作為普通人的我們,也能在學習、工作、生 活中感受到這一點。在對問題的認識上,思辨力不足會使人的思維傾向于簡單化、表面化、片 面化、情緒化,不善于邏輯推理,經常會得出偏 頗的、不合邏輯的結論,使人不能夠看清事物的 本質,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造成認識上的淺薄、短視、偏頗與錯誤。看問題看不到根本,往 往只注意到表面現(xiàn)象、細節(jié)現(xiàn)象。不能夠全面 深刻地去分析問題,也不能全面深刻地去認識一 個人的性格。他們不僅不能正確地認識客觀世 界,也不能正確地認識主觀世界;不能準確地評 價別人,也不能準確地評價自己。
認識上的不足對決策具有決定性的 影響。人的決策是根據自己的認識作出的,錯誤 的認識必然導致錯誤的決策,錯誤的決策必定會 影響人的命運。
1.影響交流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人是社會性動物,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 流,人將不成其為人,這充分說明了交流對人類 的重要性。思辨力的不足影響了人對世界、對 自我的認識,認識上的偏頗則給人的交流帶來了 很大的麻煩,造成人與人之間溝通和理解的困 難,造成很多誤解和矛盾。俗話說:寧跟明白人 打架,不跟傻子說話。這是因為傻子缺乏思辨 力,他的思維沒有邏輯性,東一句西一句,突然 性、隨機性大,沒有方向,無法交流。
我想有不少人在生活中都深有體會, 你在與別人討論或交流的時候,經常會感覺到交 流的困難,無法溝通,說不通。對方常常誤解你的意思,常常會作出不合邏輯的判斷,你不得不 向他一遍遍地解釋你的意思,但他仍然難以理 解,這正是思辨力不足造成的。戀人、夫妻、家 人、同事、同學、朋友、客戶等相關人之間的 交流都會因此而產生麻煩、誤解和矛盾,對人的 婚戀、工作、學習等各方面帶來不利影響。我 們可以把思辨力不足對交流的影響分成三個方面:
(1)影響理解——對別人的觀點常常 作出錯誤的理解和判斷一些人在與別人交流或談話時,往往 抓不住重點,不能較快地總結出別人的主要意 思,即綜合的能力、理解的能力不夠。往往會曲 解,甚至是弄錯了、弄反了別人的意思:或者是 斷章取義;或者是抓住了一個細枝末節(jié)卻將之當 成別人的主要意思;或者抓住別人的一個與主題 無關的小錯,大加反駁;或者把人家開玩笑的 話、風趣的話當了真,加以反駁,分不清哪些是 玩笑,哪些是人家真正要表達的東西。這樣,就 造成交流非常困難。你就必須不斷地跟他解釋 自己的意思,這神談話就非常非常累。所謂“秀 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當然現(xiàn)在的士兵素質已經提高了,這句古語可能 已有失偏頗了。
思辨力不強影響人的理解能力,甚至 將人家“好心當成驢肝肺”。我們在生活中也 會有這樣的體會:你做某事或對某人說某些話本 來是為了幫助他,完全是為了他好,他卻錯誤地 理解了你的意思,認為你是要害他,或者是要從 他那里獲取某種利益所以他會強烈地反對你,甚 至因此仇視你,并且他會不聽你的解釋。遇到這 種事情,真是只能徒喚奈何了!
在上下級關系中,這種情況則更常 見。假設你向某上級提出某種意見,你的目的主 要是為了把單位的工作做好,而在客觀上也會讓 這個上級的工作更加出色,他會因此獲得更多的 被提拔的機會,也會更加受人尊重。結果這個上 級卻千方百計尋找各種借口來搪塞你、反駁你, 為自己作各種辯護。如果你不斷地和他爭論,他 就會認為你對他不滿,你在他眼中的印象就會直 線下降直至冰點,你在單位的前途堪憂,而其實 你的意見對他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這樣的領 導在中國有不少,特別是對于手下的意見,他們 總是會找到各式各樣的、花樣繁多的借口。遇 到這樣的領導,作為部下,只能把滿肚子的話硬 生生地憋在心里,只求別憋壞了五臟六腑。有了 這樣的經歷,你會總結出一個人生信條:永遠不 要對領導提意見,即使是火燒到了他的屁股也甭管,因為如果你告訴了他,他也許會認為火是你 放的。
在文字閱讀方面同樣存在這種情 況。很多人不能較準確地把握別人文章的主要 內容和觀點,思維簡單、片面、淺薄,不能全 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甚至是完全地理解錯誤。 而且中國人特別容易斷章取義,僅僅憑某句話或 某個詞就對整個文章或文章作者下結論,這樣的 例子太多了。中國的一些記者就有斷章取義的 習慣,筆者有句戲言:中國的某些記者就是靠斷 章取義吃飯的。
現(xiàn)代人很多人讀不懂魯迅,甚至現(xiàn)在 語文教材中魯迅的作品已經減少,這是極不正常 的。魯迅的作品在當時就深受推崇,為什么幾十 年前人們激賞的文章,現(xiàn)在的人反而看不懂了? 有人說魯迅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是中國政府推 崇的結果,這是非常無知的說法。魯迅的成就與 地位在他生前就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公認,而不是 來自于解放后的推崇。現(xiàn)代人看不懂魯迅是因 為現(xiàn)代人的思辨能力沒有比以前進步,甚至有所 退步。毫無疑問,魯迅的作品是現(xiàn)代作家中最有 思辨色彩的,需要一定的思辨能力才能真正理 解。
(2)影響識人——在對別人個性的認識上,不能準確地了解別人、評價別人思辨力的不足造成人們不能正確地 認識與評價一個人,包括別人,也包括自己。人 是復雜的,一個人是各種性格特點的結合體。對 別人性格的認識必然影響與他們的交往。當然 識人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古人說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薄霸囉褚獰諠M,辨才須待七 年期。”都說明了要了解一個人是多么困難。
自古以來,人們就想盡各種辦法,希 望能夠準確地了解一個人。這些辦法,既有相 面、算命等宿命手法,也有觀察、交流等現(xiàn)實手 法。我們的祖先在“識人”上總結了很多的經 驗,先秦以來,從帝王到學者到平民,都對這個問 題作過不少論述,形成了一些理論。
但中國人在識人上仍有不少問題。 比如,在對人的性格認識上傾向于片面化、扁平 化、臉譜化,往往只注意其某種較鮮明的個性而 忽視其他,看不到人性的立體性、復雜性與多面 性。這種思維的極端就是評價人的神圣化與妖 魔化,特別是對于歷史名人,或者將其完美化,像 對圣人一樣膜拜之,難以接受別人談其缺點,即 使有缺點也要為之辯解;或者將其妖魔化,一無 是處,你要說他一點好也會被人痛罵。所以我 說,中國人很難客觀地再現(xiàn)自己的歷史,現(xiàn)在有一些學者對一些歷史人物和事件予以重新審視, 但很多人不能接受,甚至進行謾罵。
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人的認識上的偏 差會使人采取錯誤的行為,對個人及社會造成不 利影響:在婚戀中,嫁錯了人,娶錯了人;在生活 中,被人欺騙;在政治上,識人的錯誤造成提拔了 一些表面上德才兼?zhèn)?、實則無才無德的人,而真 正的人才卻沉淪下僚,沒有機會施展抱負,這是 整個社會的損失。
對女性來說,識人更重要?!澳信氯?錯行,女怕嫁錯郎”,本來女性的邏輯思維就不 如男性,我們的教育中又缺乏這方面的訓練,使 得很多女孩子頭腦簡單、缺乏思辨力,極容易上 當受騙。經??吹竭@樣的新聞,一個初中學歷的無業(yè)游民,騙了很多城市白領、女大學生,甚至 與多個被騙的女孩子同時交往,這些女孩子卻渾 然不知。其實,只要稍微動動腦筋,就能發(fā)現(xiàn)這 些騙子的許多破綻,這些被騙的女孩自己后來也 很奇怪,為什么當時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破綻?固然有 感情沖昏頭腦的原因,但理性分析的思辨能力的 缺乏肯定是另一個主要原因。
思辨力的不足更會造成不能夠正確 地認識自己。不是高估自己,就是低估自己;不 是過度自卑,就是過度自大;認識不到自己的缺點,也難以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這會影響一個人 在各方面的決策,也會影響與他人的交往。比如說找工作,我們應該盡量尋找適合我們性格的工 作,有些工作不適合于某種性格的人來做,如果 你是這種性格,就應該盡量避免這種工作,否則 很難成功。比如讓黛玉掛帥,讓李逵繡花,怎么 能做得好呢?
現(xiàn)在有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女孩子找 男朋友,自己已經三十歲了,還要求男方要高、 要帥、要有錢、要有高學歷,試問有這樣條件的 優(yōu)秀男人,年輕漂亮的女孩都會搶著要,他怎么 還會去找一個大齡女青年呢?這樣的大齡女孩提這樣的要求,是沒有認清自己的形勢,過高地 估計了自己,即使她本身其他的條件都不錯,但 因為生育問題,年齡對女性來說比男性要重要得 多,年齡大對女性來說是一個挺大的劣勢。
當然,認識自己可能比認識別人更加 困難?!秾O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 殆”,但很多時候,最難的不是“知彼”,而 是“知己”。所以古人說,人貴有自知之明。但是通過提高思辨能力,可以提高其正確性,減少 受到損失和傷害的可能。
(3)影響表達——在表達觀點時,往 往缺乏邏輯性、條理性,不能清楚地、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分析問題不合邏輯,讓別人難以理解。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思辨力的不足必然會導致表達的困難,不管是口語還是書面 語,都是人的思想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語言(包括 書面語、口語)表達的水平反映了思維的水平, 反過來,思維的水平則決定了語言表達的水平。 思辨水平低的人論證自己的觀點時常常思維混 亂、邏輯不清、結論偏頗、不知所云。
我在網上看見過一個帖子,可以說是 邏輯混亂的典型:
樓主真是一派胡言,真可謂:“兩個黃 鸝鳴翠柳,不知所云;一行白鷺上青天,不知所 止。”本來不想和你辯論,今天氣憤不過,和你理論 一番。我國憲法寫得清清楚楚:“一夜夫妻百日 恩,七樓以上才有電梯”。這個想必你知道,既然知 道,你就不能斷章取義,就算是天氣預報,它還有不 準的時候呢!??!再者說了,那中國銀行也不是你 一家開的。人家馬拉多納都結婚了,你還拿著糧票 頂什么用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前些日子,全國 人大剛剛開過會,鄭重聲明:“中國不搞資本主義, 存欄母豬給補貼”。多好的事呢,愣讓你這號人給 攪混了。真是敗事有余,成事不足。所以,孔子 曰:“君子坦蕩蕩,小豬四條腿,大爺不怕小八卦,迎風撒尿潑一身?!边@些高深的道理,跟你說了,估 計你一時半會也琢磨不透。我知道你肯定說你知道 回字的四種寫法,可是不要忘了,計算機目前用的是 二進制原理。眼下中國最主要的是,要分清哪些屬 于敵我矛盾。遠看忽忽悠悠,近看飄飄搖搖,在江里 一起一冒,有人說是葫蘆,有人說是瓢,倆人打賭江 邊瞧,原來是倆和尚洗澡?。。?!連這些都不懂,趕 緊洗洗睡吧。所以說:“病入睪丸不可怕,笑熬漿 糊最KB!”流氓會武術,誰也擋不?。。。。?!懶得 跟你理論了。明天太陽還是從東方升起?
各位,您看懂這段話的意思了嗎?這 都哪兒跟哪兒呢?這是真正的胡說八道、一派 胡言!要是在辯論中遇到這樣的對手,那還真是 沒轍了,只能是“偃旗息鼓,甘拜下風”了,不甘 也沒辦法,跟這樣的人辯論,無異于對牛談琴。 也許還有一個辦法,走為上策,撤!
當然,這只是一個笑話,純粹搞笑而 已,這樣極端的例子在生活中一般不會遇到,但 邏輯不清、推理混亂的論述在生活中絕不少 見。生活中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很能說,講起話 來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是卻沒有條理性、邏 輯性,廢話連篇,他講了半天也很難讓人理解他 到底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甚至連國家教育部都會表達不簡直就是正?,F(xiàn)象了。
2.影響決策
人是有意識的動物,他的行為是受自 己的思維支配的。一般情況下,一個人采取的任 何行為都是通過思維決定的。作為一個人,我們 每天都要作決策。從小事上來說,吃飯吃什么? 幾點睡覺?今天做什么事?要和誰說話?要說 些什么話?……這些生活小事都要經過思考。 從大事上來說,上大學讀什么專業(yè)?考哪所大 學?選擇什么職業(yè)?和誰結婚?如何培養(yǎng)孩 子?怎樣孝敬父母?職業(yè)生涯如何規(guī)劃?……這 些事情更需要仔細地思考,都是思辨的過程。思 辨能力的高低對人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如果思 辨力不強,就會作出錯誤的決策:選錯了大學,選 錯了專業(yè),選錯了職業(yè),入錯了行,選錯了愛人等 等,這些錯誤的決策會對一個人的一生帶來嚴重 的不利影響,甚至因此毀了一生。思辨能力是不 容輕視的。
(二)思辨力不足對群體的影響
群體是由個體組成的,個體的思維特清。2001年1月5日《中國經濟時報》有一篇文 章《專家稱教育部〈語文教學大綱〉錯誤百 出》,具體如下:
國家《語文教學大綱》應該最不會出 現(xiàn)語言文字方面的錯誤。然而國家教育部不久前修 訂的《語文教學大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的文字語言問題比比皆是,語文水平實在令人失望。
指出這些問題的是知名策劃人黎家明, 他在給記者的電話中說,單就2000余字的《語文教 學大綱》高中部分看,層次混亂、行文不規(guī)范、生 造詞(《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查不到)、語言羅嗦(至少可以刪除200余字)、用詞不準確、別字等等多達 百處。他說,《語文教學大綱》的編寫者語文能力 之差令人吃驚,怎么能讓人不懷疑這個大綱的科學 性呢?事實上,這個大綱在內容方面也有許多問題 有待探討。
指導語文教學的這么重要的文件竟 然是這種水平!這可是匯集了大量的國家級權 威專家和學者寫成的,可想而知中國人的思維能 力和表達能力差到了何種程度。而曾經轟動教 育界的中學歷史教科書“錯誤百出”事件點影響了群體的思維特點,從而影響一個單位、 一個集體、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民眾的思維固然重要,但決 策層的思維能力更為重要,甚至決定了國家和民 族的命運。
為什么思想教育是如此的重要?每 個國家都如此重視對青年人的思想教育?因為 思想決定了國民的行為,決定了國家的命運,當 然也決定了執(zhí)政者的命運。自私的執(zhí)政者常常 對人民進行“洗腦”式的教育,只讓其接受對自 己有利的思想,有了這種思想的指導,百姓就不 會作出執(zhí)政者不希望發(fā)生的行為。
國民的思維決定了國民的性格,中國 人的許多劣根性,都是思辨力不足造成的。比如 好面子、窩里斗、不知反省、奴性等,無一不與 思維能力有著莫大的關系。思辨能力不足,使他 們不能全面地看到某種行為的利與弊,往往只看 到了利,而看不到弊。
思辨力的強弱影響科學文化的發(fā) 展。特別是現(xiàn)代科學研究,非常需要人們有較強 的邏輯思辨能力。在現(xiàn)代科學的幾乎所有領域, 中國人的貢獻都非常少。作為中國人,在面對世 界現(xiàn)代科學的偉大成就時,我們不能不感到汗 顏。我們所學所用的知識,不論是自然科學領域 還是社會科學領域,大都是西方人創(chuàng)造的,我們 的貢獻是很少的。自然科學不用說了,就是在社會科學中,現(xiàn)代哲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 等學科的理論,基本上都是洋人創(chuàng)立的。我們從 小學到大學學的東西當中,有多少是我們中國人 創(chuàng)造的呢?當然,中國人在文史藝術領域,是有 很大成就的,但西方一樣有文史藝術。而我們在 生活、學習、生產、工作中所用的工具、機器, 包括吃、穿、住、行、用各個方面,大多數是西 方人發(fā)明的,如果離開了西方人的發(fā)明,我們將 會過什么樣的生活?
即使是今天,改革開放已經超過三十 年,我們的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已成為世界四大 經濟體之一,但是我們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 科技實力還不如很多幾千萬人Q的歐洲小國。我 們能有幾項拿得出手的科技成就?照這樣下去, 我們國家將會永遠跟在西方的屁股后頭,永遠是 一個二三流國家。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 老國家,作為曾經長期領先世界的偉大民族,我 們不能不為我們一百多年來的落魄而深感遺憾, 而喟然長嘆!
究竟是為什么,曾經創(chuàng)造偉大文明的 中國人,對現(xiàn)代科學的貢獻卻微乎其微?這也就 是著名的李約瑟問題:古代科學技術相當發(fā)達的 中國,為什么沒有產生現(xiàn)代科學?這個問題的答 案,大體可以分為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原因。
客觀方面包括自然環(huán)境、文化傳統(tǒng)等,這不是本 書要討論的重點,不多說。就人的主觀方面來 看,筆者以為,中國人思維方式問題特別是思辨 能力不足是造成李約瑟難題的主要原因。
林語堂在《中國人》(《吾國與吾 民》)一書中認為,中國人思維的特點造成了中 國沒有發(fā)達的自然科學。德國哲學家及數學家 萊布尼茲在1697年的《中國近事》一書中
說:“看來中國人缺乏心智的偉大之光,對證明 的藝術一無所知……”[2]中國古代邏輯學沒有 得到發(fā)展,中國人不善于推理與證明、缺乏思辨 的能力,而這正是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之 一。
從“五四”之后到現(xiàn)在,已經90年 了,但中國人的思維水平、思想水平變化不大, 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所退步。我們今天在社會 科學的很多領域,包括文學藝術、哲學、社會 學、政治思想等一些方面的成就并沒有超出解 放前的水平。改革開放以來,更是一個大師絕跡 的時代,僅有的幾個也是前朝遺老。而我們中國人的許多劣根性,似乎是從幾百年前、甚至幾千 年前就是如此。
一個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的落后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思維的落后。如果 國民特別是決策者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就能夠認 清形勢,采取正確的措施,落后的政治、經濟、 軍事都可以很快地趕上來。而如果一國國民特 別是決策者思維能力太差,就很難對形勢有正確 的判斷,更難以制定出合適的政策,落后的局面 就幾乎不可能改變。經濟學家郎咸平也說,思維 的僵化阻礙了中國經濟的發(fā)展。
思辨力影響決策,思辨水平決定了一 個人面對問題時采取何種措施與行動。由于錯 誤的認識和判斷,就會采取錯誤的措施與行動。 而對一個國家或單位的決策者來說,按照錯誤的 認識進行決策并制定政策、法規(guī)、制度,必然會 發(fā)生失誤,政策偏頗,法規(guī)不健全,漏洞遍布,甚 至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和重大損失,對國家或單 位的前途產生重大的不利影響。這種例子太多 了,一個錯誤的政策,就有可能毀掉一代人,甚至 毀掉一個國家。在戰(zhàn)爭中,則更為明顯,思辨水 平更高的指揮者往往能對形勢作出更為正確的 判斷,從而采取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取得最后的勝利;而思辨水平較低者對形勢作出的判斷往往 會產生偏差甚至錯誤,以致采取了不恰當的戰(zhàn)略 戰(zhàn)術,最后導致失敗。
在清朝末年的歷次反抗侵略的戰(zhàn)爭中,中國人的武器并不總是落后的。經過洋務運 動的發(fā)展,到19世紀末,清兵的不少裝備都是世 界一流的。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之一正是落后 的思維方式及思維水平。上級決策與指揮不斷 失誤,加上士兵普遍的科技文化素質低,不能熟 練地使用先進武器,沒有發(fā)揮先進武器應有的作用。
洋務運動后,中國的許多兵工廠中的 機器設備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卻沒有幾個人會 使用,更不可能造出先進的武器。1898年,英國 退役海軍少將貝思福爵士(Lord Charles Beresford)來到中國,訪問了北京、天津、漢 口、廣州、廈門、上海等城市,也視察了一些中 國軍隊,到過所有的主要海防要塞,去了7個主要 兵工廠中的6個,并訪問了恭親王、李鴻章以及8 個總督中的6個。回國后他寫作出版了《細述中 國》一書,書中在談到軍事時說:
漢陽這個兵工廠由湖廣總督管轄。工 廠的設備是第一流的各種德制機器。我特別注意到許多現(xiàn)代化的銑床。非常好的步槍廠,每年可以出 產現(xiàn)代化毛瑟步槍8000支。還有一個很大的炮廠, 現(xiàn)在每年可以生產前面提到過的1磅炮大約20尊。 這個廠的生產情況,是又一個資源浪費在無用軍械 的例子。在廠內我看到到處都是昂責的重機械,打算用來制造12寸口徑50噸重的克魯伯大炮??墒菦] 有一部機器是裝設完整的。我又目睹了大量制造火 藥的機器,也沒有裝設起來。
這樣的言論在他的《細述中國》里比比皆 是。清政府老打敗仗,怪東怪西就是不怪自己的 腦子。而在抗戰(zhàn)時期,中國的武器裝備與日軍有 巨大的差距,但我們仍然能夠將日本帝國主義趕 出中國,正是因為人員的素質特別是決策者的思 維能力有了提高,形勢判斷清楚準確,戰(zhàn)略戰(zhàn)術 使用得當,最終以劣勢武器獲取最后的勝利。直 到今日,許多中國人如果遇到了失敗或者是談到 曾經的失敗,仍然會把原因歸結于各種客觀條 件,從來不去反思自己在主觀上特別是在思維方 式上是不是有問題。
中國人缺乏制度的智慧,這正是由于 思辨力的不足。多少年來,當我們談到中國的各 種問題的時候,總有人會說:“這是由于中國制 度不健全。”這句話已經說了幾十年了。我就想了,新中國成立60年了,為什么一直是制度不 健全?新中國剛成立時有理由,我們沒經驗;剛 改革開放時有理由,我們以前走了彎路。但改革 開放也30多年了,為什么還是制度不健全?這與 決策者的思辨力不足有關系。
中國的許多法規(guī)、政策邏輯不嚴密, 表達不清晰,漏洞百出,用語模糊,甚至自相矛 盾、互相打架。不論是執(zhí)行還是遵守都存在問 題,其效果當然大打折扣。在我們改革開放的進 程中,同樣制定過不少失敗的政策。近些年來, 醫(yī)療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教育改革、社 會保障改革等方面都出現(xiàn)了很多失誤,制定了很 多不合適的政策、方案,有的可謂是越改越糟 糕,造成了許多不良影響。特別是醫(yī)療體制改 革,制定了一個又一個的方案,改來改去,人民群 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反而造 成醫(yī)患矛盾越來越激化,醫(yī)生道德水平大幅度滑 坡,官方不得不承認醫(yī)改的失敗。還有很多改革 政策,官方雖然沒有明確承認失敗,但人民群眾 的心里是清清楚楚的。
而對一個企業(yè)、一個單位等集體來 說,決策者思辨力的高低決定了一個集體的前 途。管理首先是對人的管理,是認識和交流的過程,思辨力的高低對此有重大影響。而決策的過 程同樣是思辨的過程,缺乏思辨力更會導致錯誤 的決策,造成損失和浪費。
現(xiàn)在的中國,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 巨變時期,我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危機:資源危 機、人口危機、老齡化危機、道德機、傳統(tǒng)文化危機、經濟危機……我還要加上一條——思 維危機。思維的危機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也 是最危險的,因為思維是最難以改變的。思維方 式不改變,思維水平不提高,其他的危機就很難 解決好,甚至越搞越壞。
中國當前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各種愚蠢 的、錯誤的、可笑的、荒唐的政策能夠制定出 來并且實施,排除道德因素、故意因素,決策者 思辨力的不足是最重要的原因。近年來,某些官 員發(fā)表的“中國不存在‘上學難、上學貴’問 題”、“電信行業(yè)不存在壟斷”、“我走遍全 世界,看病最不難是中國,看病最不貴是中國”、限制低學歷民工進廣東、政協(xié)委員開會 住五星級酒店是“政府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 舉措”等等言論更是讓人震驚其愚蠢的程度,難 道這就是高級領導的思維水平?如果很多高層官 員都是這種思維能力,中國的前途是讓人擔憂的。
(三)如何應對思維危機
毫無疑問,我們現(xiàn)在正處在思維危機 之中。要解決這個危機,我們必須要進行一場思維的革命,提高我們的思辨力。如何提高思辨力呢?
思維方式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人 類有自以為是的通病,很多人總是認為自己英明 正確,他們不愿意甚至根本想不到去反省自己, 更不肯、也不知道如何去改變自己的思維。積 習難改,即使想改也很困難。因為思維是一種看 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它沒有顏色、沒有大小、 沒有氣味,沒有任何讓我們的感覺器官去把握的 特征,我們無法準確地感受到它,更難以確定它 的好壞與對錯。如果沒有別人的指導和深人的 反思,很少有人能夠覺察到自己在思維上存在的 問題。
對一個個體來說,人的思維有自成系 統(tǒng)的特性,人們很難感受到自己在思維方面的缺 陷或是錯誤。對一個天生的聾人來說,如果沒有 人告訴他世界上還有聲音,他就會認為世界本來 就是無聲的;對一個天生的盲人來說,如果沒有 人告訴他世界上還有色彩,他就會認為世界本來 就是黑色的。那些有明顯的缺陷的人,他們的思 維同樣是自成系統(tǒng)的,沒有別人告訴他,他們就 不可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陷。
而對我們這些沒有明顯缺陷的正常 人來說,思維的這種自成系統(tǒng)的特性使得我們更是不可能自己去發(fā)現(xiàn)在思維方面的問題。那怎 么辦?只能依靠別人,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來 認識自己。所以我們必須互相學習、互相討論、互相指導、互相批評,通過與別人的比較以 及別人給自己提出的意見、建議來認識自己的 思維,特別是認識自己思維中的缺點與不足,以 便改正缺點,彌補不足。
成人的思維難以改變,但孩子的思維 仍在發(fā)展變化之中。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孩子 的時候,必須高度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慎之又 慎,要使孩子的思維在定型之前就得到充分的發(fā) 展。思辨能力的偏低不外乎三個原因:先天因 素、相關知識的缺乏、思維訓練的缺乏。先天 的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通過相關知識 的學習和思維能力的訓練來提高思辨力,這要通 過教育來完成,而這正是中國教育做得最差的地方。我們的孩子既缺乏思辨的知識,又缺乏思辨的訓練,哪里能有強大的思辨力呢?要想提高國 民思辨力,就必須改善中國的教育,通過教育培 養(yǎng)孩子的思辨力。
中國的教育擔負著培養(yǎng)孩子思辨力 的重任,但遺憾的是,中國的教育問題很大很 多。中國人的一些教育觀念是錯誤的,一些教育 體制是不合理的,一些教育方式是落后的。中國的教育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提高思維能力,反而限 制了甚至扼殺了孩子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把一個個 本來很喜歡思考的孩子培養(yǎng)成了一個個不會思 考的、呆頭呆腦的成人。思維要革命,首先要進 行教育革命。
近代以來,中國人每一次思維方式的 改變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直到清末,中國人的 天朝大國觀念還是深入骨髓,人們難以接受西方 還有比自己更先進的國家,更別談歷史上一直是 我們徒弟的日本了。日本的崛起讓中國人震驚 不已,甲午戰(zhàn)敗,對中國人思想上的沖擊遠大于 軍事上失敗的恥辱。近代中國人付出了沉重的 代價才使自己的思想發(fā)生了轉變,這說明,思維 的改變是多么的困難。甚至是經過了這么多次 的打擊,中國人思維上的很多不足仍然存在。
思維方式難以改變還在于上一代對 下一代的影響,思辨力低下的上一代培養(yǎng)出來的 下一代,同樣也會思辨力低下。
雖然改變思維是如此的困難,但是必 須改變。希望我們能夠主動求變,多多反思,虛 心向他人學習,敢于直面自己的缺點,勇于接受 批評與建議,尋找自己的不足并有意地去改變 它,不要等到外界環(huán)境逼迫你改變的時候再改 變,因為那可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對于國家來說,提高國民特別是決策 者的思辨力至關重要。如果決策者不去深刻反 思自己,主動求變,主動改革,那么總有一天形勢 會逼迫你去改革。逼迫下的改革其代價是沉重 的,甚至是慘痛的,我們的歷史已經清楚地證明 了這一點。
我們都希望中國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這光明的 前途需要我們掌握良好的思維方式、具備較高 的思維水平才能最終實現(xiàn),這就對決策者的思辨 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中國的未來如何,全在 于我們今天怎么做。只有具有較強的思辨能力, 才能瞄準正確的方向,制定正確的措施,實現(xiàn)偉 大的理想——中華民族的復興。
二、思辨與思辨力
“思辨”亦寫做“思辯”,這個詞的 源頭可上溯到《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 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講的是為學之道。明 代王守仁《傳習錄》(卷上)有言若只是溫清之 節(jié),奉養(yǎng)之宜,可一日二日講之而盡,用得甚學問 思辯?”清代王夫之的《姜齋詩話?夕堂永日緒 論外編二八》言故必極學問思辨之力……然后 可以治天下國家?!笨梢?“思辨”在古漢語中 是“思”和“辨”兩個詞,分別表達思考和辨析 之義。
而哲學意義上的“思辨”一詞是伴 隨著西方哲學在中國的傳播產生的。近代以來, 隨著對西方哲學的了解,有人把西方哲學中 的“speculative philosophy”譯為“思辨哲 學”,指運用邏輯推導進行純理論、純概念的思 考的一類哲學。據《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 單詞“speculate”的意思是“思考,思索,推 斷,推測”,“思辨”一詞在此亦當同此義。
在現(xiàn)代漢語的日常語境中,“思 辨”一詞的含義并不十分明確,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單從字面上解釋為“思考、辨析”兩個詞,仍太過籠統(tǒng),并沒有明確這個概念 的確切內涵,且有同語反復之嫌。怎樣思考?如 何辨析?語焉不詳。“思辨”一詞的內涵需要 進一步明確。
筆者以為,“思考”與“辨析”二者 聯(lián)系密切,要辨析就必須通過思考,辨析的過程 必然是思考的過程。辨析,即辨別分析,是大腦 認識客體的屬性及客體之間異同的思維過程。 要怎樣思考才能達到辨析的目的呢?必然要根 據思維的規(guī)律與規(guī)則——邏輯,必然要進行推理 與論證,所以思辨的過程是邏輯推理的過程。
由此可見,前人把“speculate”翻 譯為“思辨”是非常準確的。從深層次來看,思 辨指的是大腦進行推理論證的活動過程。這個 過程必然要通過思維來進行,而思維的規(guī)律與規(guī) 則就是邏輯。思辨力,即運用邏輯思維進行推理 論證的能力。不僅僅是哲學需要思辨力,工作、 學習和生活等社會實踐同樣需要思辨力。思辨 力的高低決定了認能力的高低,思辨力高者對世 界的認識總是更接近于真實,所采取的對策亦更 加合理。
我們在實踐活動中,所有的問題都可 以歸結為三個方面: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這三個問題都是推理的過程,思辨力的高低對這三 個方面都有決定性的影響。
“是什么”,解決的是認識方面的問 題,即大腦對事物性質、特征的辨識,并對事物 有所斷定,作出評估,辨析其與其他事物的區(qū)別 與聯(lián)系。這種認識要通過思辨來進行,即根據已 知的信息,通過推理得出結論。
“為什么”,解決的是原因方面的問 題,即某事物為什么如此。要通過已知的信息進 行推測來獲得原因,同樣離不開思辨。
“怎么辦”,解決的是對策方面的問 題,是指要采取何種措施與對策去解決問題。而 之所以要實施某種措施與對策,是因為我們經過 推導預測,這些措施與對策能夠解決問題。
實踐中的思辨過程,首先是在已掌握 的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推斷,搞清楚“是什么”; 然后在認識的基礎上,推測、論證其為什么如 此,即“為什么”;之后要解決“怎么辦”的問 題,即根據事物的性質、原因,決定采取何種措 施解決問題。實施措施前,還要推測實施措施后 可能的結果;措施實施后,要根據效果,認識事物 的新的發(fā)展變化,即重新認識“是什么”、再次 尋找“為什么”,據此再調整措施。如此循環(huán)而 進,螺旋式上升,直到解決問題。而思辨力的不足會形成錯誤的認識,得出錯誤的原因,采取錯 誤的對策,其結果就是問題難以解決,甚至越搞 越壞。
毫無疑問,思辨力是思維能力的一個 方面,而且是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但筆者寫作本 書的目的并非要全面地論述中國人的思維特征, 之所以要談“思辨力”,是因為中國人不善思 辨,相比西方人存在思辨力不足的劣勢,而且這 種劣勢正在趨于逐步擴大,這就是“思維危 機”。筆者期望通過自我反省,探究原因,討論 對策,提高中國人的思辨力,改善中國人的思維 方式和行為,以解決思維危機,從而改變中國的 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