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chuàng)團·煙花三月
最近,全國多地陸續(xù)推行高中雙休政策,引發(fā)了父母的熱議。
有的父母說:“雙休是好事,孩子終于可以喘口氣了?!?/strong>
有的卻比較焦慮:“高中了還雙休,孩子怎么考大學?。俊?/strong>
確實,雙休政策的實施,緩解了學生過高的壓力,保障了學生的休息權(quán),響應了國家“減負”和“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改革方向。
但我們也看到,雙休政策實施后,學生之間的差距可能會被拉大:自律的孩子會更優(yōu)秀,而這4種孩子會加速被淘汰。
這不僅是對學校教育的調(diào)整,更是對孩子和家庭教育的一次大考。
不會管理時間的孩子
近期,表姐焦慮得不行。
因為她的兒子肖肖正上高二,自從雙休政策實施后,一到周末肖肖就徹底放飛自我。
表姐跟我描述,肖肖周末是怎么度過的:
周五晚上,他就開始熬夜打游戲到凌晨。
周六睡到中午,醒來后懶洋洋地刷了一會兒手機,吃完午飯又繼續(xù)看起了短視頻。
一晃就到了傍晚,他才想起作業(yè)還沒動筆,但此時他已經(jīng)頭昏腦漲,根本提不起精神學習。
周日早上,肖肖終于開始趕作業(yè),但面對堆積如山的任務,他手忙腳亂,最后只能草草了事。
表姐勸他學習的話,他根本聽不進去。
表姐無奈地說:“以前周末在學校上課,至少還能保證學習時間?,F(xiàn)在雙休了,他成脫韁野馬了?!?/p>
周一回到學校,老師檢查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他的作業(yè)不僅字跡潦草,還有很多錯誤。
表姐因此被各科老師輪番找。
心理學研究表明:時間管理能力強的孩子,往往更有目標感,能夠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實現(xiàn)高效學習。
而那些時間管理能力弱的孩子,容易陷入“假性自由”的陷阱,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最終導致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下滑。
不想讓孩子的周末只是玩游戲、刷視頻、看抖音,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制定周末計劃,將學習、休息、娛樂合理分配。
比如,周六上午用來完成作業(yè),下午可以安排興趣活動,晚上適當放松,周日則用來復習和預習。
同時,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們意識到“自由時間”不等于“放縱時間”,而是自我管理和提升的機會。
習被動依賴的孩子
看到網(wǎng)友@林爸的求助貼。
他的兒子林林正上高一,成績一直處于中游水平。
平時在學校里,老師布置什么任務,他就按部就班完成什么任務。
雙休政策實施后,學校不再安排周末補課,林林一下子失去了方向。
他不知道周末該額外學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查漏補缺,只能機械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
只要老師不布置整理錯題的任務,他從不主動整理,以至于做過的題目再出現(xiàn)他還是會做錯。
一次,數(shù)學老師布置了幾道難度較高的練習題作為選做題。
他看了一眼題目,覺得有點復雜,直接跳過。
爸爸問他,為什么不趁著周末有時間做一下這些題目,他說這又不是必須做的,必做的做完就行了。
結(jié)果月考排名,他比以前降低5個名次。
林爸焦急求救:以前周末補課,至少還能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走?,F(xiàn)在雙休了,他完全不知道怎么學了。到底該怎么辦?。?/strong>
非常能理解林爸的心情。
雙休政策的實施,給了孩子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但也要求他們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和自我驅(qū)動力。
被動學習的孩子,往往缺乏主動性和目標感,習慣于依賴老師的安排。
這種“喂一點吃一點,不喂不吃”的學習習慣很難全面掌握知識,形成自己的學習體系,更不會查漏補缺,這樣的孩子在競爭中往往不堪一擊。
對于這樣的孩子,周末離開了老師的監(jiān)督,就要父母多費心思。
比如:
可以引導孩子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比如“本周要攻克數(shù)學的某個難點”或“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鼓勵孩子利用周末時間查看過往錯題,找到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制定針對性的學習計劃。
缺乏熱愛的孩子
還記得在高考成績711分,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錄取的山東高考狀元的孟令昊嗎?
其實,他在小學的成績并不突出,但他有自己的熱愛——大提琴。
他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學習大提琴,并堅持每天練習,最終獲得大提琴十級證書。
在高中繁重的學業(yè)壓力下,他依然保持每天至少兩小時的練琴時間,甚至在高三沖刺階段也未曾間斷。
這種自律和堅持不僅培養(yǎng)了他的專注力,還幫助他在緊張的學習中找到平衡。
他坦言,練琴能讓他放松心情、緩解焦慮,使他在高考備考期間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
心態(tài)穩(wěn)了,學習就更順了。
最終,他在高考中逆襲,考出了他自己最好的成績。
然而,現(xiàn)在的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對什么感興趣,沒有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
雙休政策實施后,孩子們終于有了自由時間,但很多人卻不知道該做什么。
他們對學習沒有熱情,也沒有其他愛好,整天無所事事,甚至感到迷茫和焦慮。
就像一位媽媽問女兒:“周末你想做點什么?”
女兒搖搖頭說:“我不知道,反正做什么都沒意思?!?/p>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能點燃孩子的內(nèi)驅(qū)力。
擁有熱愛的孩子,更容易找到人生的方向,并在追求熱愛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
缺乏熱愛的孩子,往往缺乏目標和動力,容易陷入迷茫和焦慮。
所以,周末孩子完成學習任務后,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活動,比如閱讀、運動、藝術等,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熱愛的事情,并為他們提供支持。
家庭助力缺失的孩子
我有一位大學同學,現(xiàn)在是一所高中的政治老師,上周末我和她相約逛街。
她談起雙休政策實施后,她班里學生的變化。
其中有一個叫成軒的男孩,最近上課總是沒精打采的,和之前判若兩人。
找他談心后才了解了情況:
原來成軒的父母工作很忙,平時很少有時間陪伴他。
雙休政策實施后,成軒的周末都是一個人度過,他感到非常孤獨。
有一次,成軒在學校和另一名同學產(chǎn)生點誤會,內(nèi)心的委屈和失落無處排解。
他正想著周末可以回家和父母說說,讓父母幫他分析一下。
可那個周末他爸爸忙著見客戶,媽媽出差到了別的城市。
他那時的心情沒法形容,根本無法學習下去,甚至都有了厭學的苗頭。
高中生雖然個子已經(jīng)追上了成年人,看似能獨立完成很多事情。
但他們畢竟還不夠成熟,遇到一些困惑還是需要父母的解惑和疏導。
尤其是在雙休政策下,孩子的周末時間更多是在家庭中度過的。
如果家庭支持不足,孩子容易感到孤獨和無助,從而影響他們的學習和心理健康。
因此,父母要盡可能地利用周末時間,多陪伴孩子,比如一起學習、運動等。
同時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關心和支持。
雙休政策的實施,既是挑戰(zhàn),也是機遇。
它正在加速淘汰那些時間管理能力弱、被動學習、缺乏熱愛、家庭支持不足的孩子,同時也為那些自律、主動、熱愛生活、家庭氛圍和諧的孩子提供了更多成長的空間。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正視雙休政策帶來的變化,幫助孩子抓住機遇,實現(xiàn)彎道超車。
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雙休的日子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