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絲瓜就成了我家餐桌上的主力菜,清炒、煮湯、蒸著吃都行,口感清爽又下飯。
老人們常說:“夏天吃絲瓜,勝過喝涼茶。”這話確實有道理,中醫(yī)講絲瓜性寒、味甘,入肺經(jīng)和胃經(jīng),有清熱解暑、潤燥通便的作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絲瓜雖然好,也有它的“死對頭”。
1
絲瓜+螃蟹:寒上加寒,脾胃受不了
絲瓜本身是寒性的,而螃蟹也是大寒之物。
這兩種東西一起吃,等于把兩個寒氣疊加在一起,對脾胃的傷害非常大。
我見過不少退休的老同志,夏天喜歡做絲瓜蟹湯喝,覺得營養(yǎng)高、味道鮮,結(jié)果連著吃了幾天,就開始拉肚子。
所以老劉特別提醒:絲瓜和螃蟹最好不要同時食用,尤其是體質(zhì)偏寒、手腳常年發(fā)涼的人群,更要小心。
2
絲瓜+菠菜:鐵質(zhì)流失,影響吸收
絲瓜中含有一定量的草酸,而菠菜也含有豐富的草酸。
兩者同食,會形成草酸鈣沉淀,不僅影響人體對鐵、鈣等礦物質(zhì)的吸收,還可能增加腎結(jié)石的風險。
我們常吃的“絲瓜菠菜湯”,其實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說,這種搭配并不科學。
建議將這兩樣蔬菜錯開時間吃,比如上午吃絲瓜,下午再吃菠菜,中間間隔兩小時以上,就不會互相干擾了。
3
絲瓜+豆腐:易脹氣,消化不良
絲瓜性寒滑利,豆腐屬于高蛋白、高植物雌激素的食物,兩者同食容易引起脹氣,尤其是中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xiàn)腹脹、打嗝、反酸等情況。
中醫(yī)講,“脾主運化”,絲瓜滑利太過,容易損傷脾氣;而豆腐滋膩難化,也會阻礙脾胃運作。兩者合用,等于雙重負擔,對中老年人來說并不適合長期食用。
4
絲瓜如何吃得更健康?
搭配溫性食材
如果一定要吃絲瓜,可以搭配一點姜片、蒜末、羊肉、牛肉等溫性食材,中和寒性,減少對腸胃的刺激。
控制頻率和分量
建議每周吃絲瓜不超過三次,每次控制在100克以內(nèi),避免連續(xù)吃太多。
注意烹飪方式
盡量采用清炒、煮湯的方式,少油少鹽,保留原味,既健康又美味。
多吃健脾祛濕食物
如山藥、蓮子、薏仁、茯苓等,幫助調(diào)理因吃絲瓜引起的脾胃不適。
最后,老劉總結(jié)一下:
絲瓜是夏天的好菜,但不是隨便怎么吃都行,記住一句話:寒性食物要搭配溫性食材,避免疊加,講究節(jié)制,合理安排進食順序和頻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