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的蟬迎來了一波爆發(fā),巨大的蟬鳴聲給當(dāng)?shù)厝藥砹瞬恍〉睦_。
最煩人的,還不是巨大的噪音,而是從蟬身上噴射出來的液體,很多人把它視為蟬的尿。如果一棵樹上聚集了比較多的蟬,甚至樹蔭下有一種“尿”如雨下的畫面。有的時候,有人路過,就會不小心被這種液體濺一身,盡管沒什么實質(zhì)性傷害,也難免感到惡心。
那么,這種液體到底是什么?到底有沒有危害呢?
首先給大家吃一顆定心丸,那就是這種液體確實沒什么危害。
蟬這種動物很有趣,它是以吸食植物的汁液為生的。但我們知道,汁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而水本身是不能提供能量的。也就是說,蟬吸食了汁液后,絕大部分都不能吸收,只有其中的糖分和氨基酸能夠被利用,其余的物質(zhì)和水分就要排出體外。
這么說來,這確實和尿液是差不多的生產(chǎn)流程。
你見過昆蟲撒尿嗎?
沒見過吧?
因為絕大部分昆蟲,排尿都不像我們一樣以尿柱的形式,畢竟它們自己都沒有尿柱大。但蟬卻是個特例,它們不僅能以水柱的形式將尿排出體外,甚至這個流速還非常驚人,達(dá)到了每秒3米,比咱們?nèi)祟愡€快!
這個速度,確實可能讓人們措手不及,被淋一身。
不過,從化學(xué)物質(zhì)的角度講,其實蟬噴射出來的液體,是相對干凈的水溶液,雖然其中可能含有少量糖分、礦物質(zhì)和氨基化合物,但并不具備明顯臭味,也不會帶來直接的健康危害。
當(dāng)然了,當(dāng)蟬的數(shù)量極度密集時,它們同步排泄所造成的“液體降落”,確實能在視覺和觸感上模仿“下小雨”的感覺。如果被淋到,雖然不會給人體帶來什么傷害,但弄濕衣服確實也不太方便,心理上或許也有點過不去。
另外一點,就是蟬鳴的聲音確實也給當(dāng)?shù)鼐用駧砹瞬簧俚睦_。雄蟬的鳴叫是通過腹部鼓膜振動產(chǎn)生的,其音量在昆蟲界堪稱“喧嘩之最”,高峰時段甚至可以超過100分貝。
這是個什么概念?
要知道,摩托車啟動的聲音也才只有95分貝,裝修時電鉆的噪音才能和蟬鳴有一拼。
這確實有點吵了。
話說回來,城市里蟬比較多,意味著環(huán)境正在變好。城市綠化的增加、農(nóng)藥使用的減少,都有可能給蟬的生存提供友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得數(shù)量激增。
另外,蟬靠吸食汁液為生,說明它們不吃樹葉,也不咬人,不傳播疾病,還能為鳥類、蜘蛛、寄生蜂等提供食物,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環(huán)。當(dāng)然了,作為美食大國,咱們國家也擅長以蟬為食材烹飪美食。因此,蟬通常情況下不被認(rèn)為是害蟲。
如果大家真的不想被蟬滋一身的“尿”,那就盡量別在樹蔭下行走。另外,蟬的尿還有一定的射程,意味著至少離開樹的枝葉1米,才能確保自己的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