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Stephen,第四代德國裔美國人,34歲,來中國已經(jīng)10年了,成了中國上門女婿,現(xiàn)在是四寶的老爸,過著天天挨媳婦吵,但很幸福的日子。
媽媽從小就鼓勵我,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因一本書與中國結(jié)緣,因小馬姐愛上了中國,這看似是偶然的集合,也是命運的必然。
我喜歡中國的文化,喜歡這里的一切,現(xiàn)在渾身上下、由里到外,除了沒有頭發(fā),滿滿的全是中國氣,活脫脫的就是一名中國人。
很多朋友問我:“Stephen,你為什么要到中國定居?”
我屬兔的,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狡兔三窟”,寓意是兔子聰明、嚴(yán)謹(jǐn),我喜歡這里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喜歡這里的高效人群,喜歡跟聰明人打交道,所以就留在了中國。
(在中國,我們四世同堂)
還有很多朋友問我:“Stephen,你一個人在中國適應(yīng)嗎?”我不是一個人,是四世同堂,我的家就在這里,我很喜歡這里的生活。
1988年,我出生在美國密西根,家里4個孩子,我是老三。曾祖父是從德國移居過來的,爺爺是農(nóng)場主,爸爸干建筑行業(yè),屬于中產(chǎn)家庭。
可能受家庭環(huán)境和遷移基因影響,我從小就很向往外面的世界。
我性格相對比較內(nèi)向,喜歡玩樂高和讀一些歷史文化類的書籍,其中《指環(huán)王》、《霍比人》等奇幻類故事是我的最愛。
我喜歡的作者是托爾金,夢想著將來成為語言學(xué)家,甚至在大學(xué)時代,我也曾想過要當(dāng)議員,因為這樣可以有機會接觸到不同文化。
(這是我小時候)
其實,說到與中國的緣分,還得從我小時很喜歡的一本書——《中國的故事》講起。這是一本講述生長在長江邊上的人物的故事,通過它我知道了中國和長江,經(jīng)常嚷著讓爺爺講給我聽。
等長大一點,在中學(xué)的時候,我自己讀了一本書《The good earth》” ,講的是20世紀(jì)早期的中國。那時候,中國就像奇幻故事一樣令我著迷。
期間,我還迷上了一個電視節(jié)目——李小龍傳奇。每次我看他耍雙截棍、踢腿和出拳都感覺非常過癮。
也是從那時起,我對中國有了一些更直觀的認(rèn)識,認(rèn)為中國人都愛吃肉、喝酒,一人一劍,愛憎分明,很有江湖情懷,并夢想著將來一定要到中國看看。
(那時,我對中國感到特別好奇)
在我整個成長歷程中,媽媽對我的影響最大。她是大學(xué)教育系畢業(yè),不僅僅是全職太太,還是我們幾個的老師,一直在家教我們讀書到高中畢業(yè)。
所以上大學(xué)之前,我從沒讀過正規(guī)學(xué)校。
但媽媽帶給我們的價值不比任何人少,她教會了我們,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果有夢想就去實現(xiàn)它。
在美國,沒有入學(xué)考試,但有一個跟中國高考類似的考試叫ACT,只要去申請,然后填寫一份個人簡歷就可以,譬如信仰、性格、人生目標(biāo)之類的。
記得當(dāng)時考卷總分36分,我考了29分,這在咱們中國應(yīng)該算是90分。所以說,我雖算不上是學(xué)霸,但也是優(yōu)等生。
爸媽希望我到在南卡的一所中等大小的基督大學(xué)就讀,而且愿意承擔(dān)四分之一的學(xué)費。我也沒有特別想去的大學(xué),于是就同意了。
有時候,人生就是在這不經(jīng)意間一步步跟命運靠得越來越近。沒曾想,我這無心的選擇反而成就了后與中國的淵源。
我日
(我在香港科技大學(xué)拿的碩士學(xué)位,這是跟同學(xué)們的合影)
在大一,我沒有選專業(yè),只是完成了適用于各專業(yè)的大眾學(xué)分。期間,我學(xué)會了如何搜集資料這項技能,并由此接觸到了很多國際知識和不同文化。
同齡人也許覺得在本國更舒服,而我卻不想呆在舒適圈。在大二,我決定選擇國際商務(wù)專業(yè)。
大學(xué)生活,完全都在我的預(yù)期之內(nèi)。我得到了很多學(xué)分,比專業(yè)要求的還多,而且我在暑假期間也上了很多課,只想快點畢業(yè),早點工作養(yǎng)活自己。
人們常說:“一切的相遇都是上帝的安排?!?/strong>也就是在這里我遇到了小馬姐。
我們大學(xué)非常傳統(tǒng),主張真愛,鼓勵大家認(rèn)真得去認(rèn)識彼此,倡導(dǎo)同一信仰的人組建家庭,但男女之間不能有任何肌膚碰觸,連牽手也不行,如果被抓到會被扣分,扣到一定程度會被開除。
在這種環(huán)境影響下,我們對待愛情都非常慎重。
(在中間的是小馬姐)
有人說:“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也不是有權(quán)人的,而是有心人的。”
我能與小馬姐牽手不僅僅因為運氣,還有我從小對東方文化的癡迷,希望能有一段奇幻般的愛情故事,而小馬姐滿足了我所有想象。
那會兒我正讀大三,是學(xué)生經(jīng)理,我們一起在學(xué)校小吃店打工。
看到小馬姐的第一眼,我就心動了,她有著東方女性特有的自信,眼睫毛上點綴著像露珠一樣的東西,非常獨特有魅力,而且性格外向,為人幽默,跟我的性格完全互補。
那時我就知道,我會娶她,而且很確定。這可能就是咱們中國所謂的“一見鐘情”吧。
記得當(dāng)時,我們接觸時間還不長,我一直不好意思主動跟她說話。有一天,我總覺得小馬姐有點奇怪,欲言又止的樣子,最后她終于忍不住了,問我:“你的頭發(fā)哪里去了?”
那一刻,我感覺挺尷尬的,臉都紅了。也是從那之后,我們開始熟絡(luò)起來。
(愛情就是相互的成全)
在一起13年,我們幾乎每天都有笑料,有時候也會互相嘲笑。當(dāng)然,小馬姐笑我多一些,我不敢笑她。她的笑點非常低,我也不知道她到底喜歡我什么。
在熟悉之后,我了解到小馬姐的一些信息:她是獨生女,比我大2歲,上海人,是被外公外婆寵大的,家里雖不算富裕,但她從來沒有懷疑家人對她的愛。
后來我問小馬姐:“我當(dāng)時沒房、沒存款,到底喜歡我什么?”小馬姐很誠實地告訴我說:“因為你老實?!?strong>但她真正接受我,是在第一次跟我回家過圣誕節(jié)之后。
當(dāng)時從學(xué)?;丶倚枰_12個小時的車,她問我:“中途要不要找個地方休息一下?”我說:“不可以的,如果被爸媽知道,單獨和女孩子住酒店,會不放心的?!?/p>
聽完后,小馬姐驚愕地看著我,自此對我非常信任。
我爸媽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是很謹(jǐn)慎的,希望我能有一段可以攜手一生的愛情,這也是他們?yōu)槲疫x擇這所院校的原因之一。
(爸媽都非常喜歡小馬姐)
小馬姐非常有感染力,跟我家人見面后,大家都很喜歡她,甚至比起我,他們更喜歡小馬姐。
有一次,小馬姐給我出了一個世紀(jì)難題:“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里,你救哪個?”我可想都沒想就說:“救老婆?!?/p>
后來我媽說:“這是我希望聽到的答案,也是大多數(shù)媽媽預(yù)期的答案?!?strong>他們覺得兒子需要老婆,孫子需要媽媽,其實老婆才是陪你一輩子的人。
2010年,也就是大學(xué)最后一年,我跟小馬姐結(jié)婚了。
在美國,在向女孩求婚時需要制造驚喜,為此我計劃了很長時間。當(dāng)時,她還在學(xué)校打工,我就悄悄幫她找了工作替補。
然后帶她去吃早餐,之后她以為我送她去工作,沒想到去了一個美麗小鎮(zhèn)——查爾斯頓,就是在那里,我求婚成功了。
在美國,結(jié)婚是年輕人自己的事,買鉆戒都得自己存錢買。那時候,我雖然不算太有錢,但有了穩(wěn)定工作后,和同齡人相比還算不錯的。
按照美國風(fēng)俗,女方要承擔(dān)婚禮全部費用,但當(dāng)時小馬姐也沒錢,并且因各種原因她爸媽也不能來美國,所以就沒辦婚禮。我們覺得,只要兩人在一起就好,其他的不用太在乎。
(這是我們在上海拍的婚紗照)
起初,我爸媽對不辦婚禮這件事,還是有點意見的。但他們是有愛之人,也很喜歡小馬姐,后來也理解接納了。
在情況改善后,我們?nèi)チ松虾?,拍了婚紗照,跟家人吃了女婿上門飯,也算是簡單地辦了婚禮。
如果在熱戀中,愛是一種感覺,那么成為夫妻后,愛就是一種選擇。
結(jié)婚后,由于文化風(fēng)俗的不同,小馬姐每天都能帶給我驚喜。我也一直努力地適應(yīng)著,改變著自己,并彼此接受著對方的不同。
小馬姐平時表達(dá)愛的方式和我很不一樣。比如,她不把愛掛在嘴邊,甚至?xí)f很多反話,比如“我討厭你”、“懶得理你”、“走遠(yuǎn)點”之類的。但我會經(jīng)常說:“我愛你”、“謝謝”之類的。
小馬姐的理論是:自己人還說謝謝,見外了。每當(dāng)我跟家人朋友分享這些文化差異時,大家也覺得很有趣。
(媽媽和岳母一起在家看孩子)
婚后一年,我們的大寶在美國出生了。起初,我計劃是要兩個孩子,可小馬姐想要四個,在我們家我是“弱勢群體”,所以……,不過后面三個寶寶都是在中國出生的。
大寶出生后,媽媽和岳母都很高興,一起來到了我家看孩子??蓻]過幾天,媽媽卻到姐姐家住了,當(dāng)時我就很納悶。后來媽媽跟我說,中國媽媽很主動,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因為在美國不坐月子,所以很多事情她插不上手。雖然大家在風(fēng)俗上有所不同,但這并不影響對孩子的愛,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
我一直都說,能遇到小馬姐是一輩子的幸運,是她幫我打開了通往另外一個世界的窗戶,不僅幫我圓了兒時的夢想,還讓我找到了內(nèi)心的歸宿。
(爸媽一向都很支持我追求自己的幸福)
其實在大三,我就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全球出行服務(wù)的工作,兼職大學(xué)學(xué)分。
那段時間還是挺辛苦的,我工作時間是從晚上9點到早上6點,白天還要上半天課程,但工資待遇還是不錯的,年薪36000美金。
畢業(yè)后,我也一直上晚班,在國際上建立了團隊,在公司也有了職位,關(guān)鍵是在工作中可以去不同的地方。
跟小馬姐交往之后,我很想到中國看看,那里聽上去非常有趣,很讓我期待。這時,公司恰好要到香港組建團隊,我幸運地得到了這個機會。
在剛下飛機的那一刻,我就被震撼到了:這邊高樓大廈真多,滿眼都是急匆匆的人群。在這種氛圍影響下,容不得自己慢下來,我瞬間感覺很有激情。
自此,東方神秘面紗一步步地在我眼前解開了。在底特律沒有很高的樓,住宅公寓最多也只有10層,而且人口大約只有380萬,之前我對人口密度基本沒有什么概念。
直到來這里之后,我才見識到什么叫人山人海。相比之下,老家那邊反而有點太安逸了,這里才是我們年輕人的舞臺。
(岳父岳母替我們照顧孩子真的很辛苦)
剛進入工作時,我毫無頭緒,是中國同事們跟我一起度過了難關(guān)。他們在遇到困難時,從不退縮或者放棄,總能很快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夠一起為同一目標(biāo)努力,這就是所謂的高效人群。
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我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真的很感激他們,直到現(xiàn)在我們大都還保持著聯(lián)系。
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人群,中國人真的非常團結(jié)、有向心力,跟他們在一起感覺很暢快,這是任何其他民族比擬不了的。
這也是中國能在短短幾十年時間里取得這么大成就的原因。這是我首次來中國最大收獲,并真心喜歡上了這里。
2012年公司要派人到中國,我知道這個消息后,非常激動。
一是小馬姐是家里的獨生女,回到父母身邊生活一直是她想要的;二是有姐姐和弟弟在家照顧爸媽,我可以去完成自己的夢想,而到中國生活一直是我向往的。
爸媽也一向都很支持我,但唯一舍不得的是他們的孫子。
(我跟同事們相處得非常好)
中國人常說:“30年半個甲子?!睕]想到,我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這么多年后,能在而立之年來到中國成家立業(yè)。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其實我的歸宿早已注定。
從好奇到迷戀,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過程,只有經(jīng)歷之后才懂得自己到底愛什么。
到中國后,我是公司的亞洲部門主管。由于之前有過與中國同事們合作的經(jīng)歷,所以我心里還是非常有底氣的,但期間仍遇到了不少困難。
在適應(yīng)工作后,我很快就晉升為了董事經(jīng)理,年薪也從50萬升到70萬左右。
在中國還有句古話叫:“養(yǎng)兒防老?!?/strong>
我工作雖然步入了正軌,但中國爸媽都在老家上海生活,他們年齡也慢慢大了,以后也需要人照顧,于是我跟小馬姐思來想去,決定趁年輕回上海重新發(fā)展。
父母沒有缺席我們的成長,我們也不能缺席他們的晚年。
(我很感激家人對我們的支持)
放棄現(xiàn)有的雖然很可惜,但是在中國從不缺少機遇。2019年,我來到了上海一家公司做管理,跟岳父岳母外婆住一起,四世同堂,真正體驗到了中式家庭的溫馨。
從此,我的內(nèi)心才不再漂泊,有了歸宿和寄托。
在家里,長輩們不僅寵孩子,還很寵我。岳母經(jīng)常做紅燒肉給我吃,外婆卻擔(dān)心我健康,不讓我吃太多,就向小馬姐告狀。
特別是四寶,雖然只有2歲,但只要想吃零食,就會直奔外婆房間,他知道只有外婆會幫他拆包裝。
岳父岳母每次帶孩子們出去玩,都會給他們買很多吃的,即便我和小馬姐不想給孩子們吃太多零食,但卻很喜歡這種中國式的親情。
我們彼此成長在不同年代,這些不同會一直都在,只有彼此接納才能享受生活的點點滴滴。
(孩子們很依賴岳父岳母,特別是四寶,跟岳父特別親)
我跟岳父的關(guān)系特別好,經(jīng)常一起在家喝老酒。
有一次,我向岳父請教哄小馬姐開心的方法,岳父直接給我寫一張紙條:“你可以打我、罵我、親我、恨我,但是不要不理我。”一句句地教我,特別有心。
這些年,每到七夕節(jié)、結(jié)婚紀(jì)念日,我都會跟小馬姐享受二人世界,只有不停地制造浪漫,才能增進夫妻情感。
我很喜歡“七仙女與董永”的愛情故事,他們?yōu)榱藧矍闆_破了枷鎖,像極了“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都是對愛情最好地詮釋。世間愛情不分種族,我真的很幸運。
在育兒觀念方面,我和小馬姐價值觀都一樣。美國式的“精彩極了”、中國式的“糟糕透了”都有可取之處。
我們要良善地鼓勵,讓孩子們認(rèn)清自己,不要被蒙蔽;同時,我們要用愛的方式去批判,教會孩子不要害怕犯錯。但他們最終成為怎樣的人,還要靠自己選擇。
(我希望孩子們做一個平凡但有感染力的人)
有一次,大寶跟我說:“有個小朋友說他是外國人,不跟他玩。”
我說:“他既然這么說,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在下次見到那個男孩時,你可以試著認(rèn)識一下,如果有誤解,化解掉就可以了,愛是最有殺傷力的?!?/strong>
在消化掉情緒后,大寶畫了一個紙杯蛋糕,并告訴我說,他要把這個作為禮物送給那個男孩。
媽媽跟我說:“我最渴望的是,孩子們能夠有一顆善良的心,然后再盡情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
有些人很成功,但對身邊的人沒有一點啟發(fā);有些人很平凡,但卻感染著每一個人。我希望,我的孩子們也做一個平凡但有感染力的人。
一般情況下,我們每年都會回美國探親。這幾年,因為疫情關(guān)系,沒能回去?,F(xiàn)在四寶兩歲了,還沒見到爺爺奶奶真人。我的家人也很想我們。
(很久沒回老家了,真的很想念爸媽)
媽媽經(jīng)常不遠(yuǎn)萬里地寄一些書本過來,包括我小時候的畫本、照片、第一次剪的頭發(fā)等等。
在沒事的時候,我就愛看這些舊東西,懷念以前的事情,現(xiàn)在雖然很多東西都已經(jīng)變了,但有些東西始終沒變,那就是家人的愛。
在中國呆這么久,時刻感受著家人的愛,我的心也安穩(wěn)了下來。同時周圍的一切也在不斷地改變著我的認(rèn)知,使我對中國有了更深的認(rèn)識,慢慢地我打內(nèi)心里更愿意成為一名中國人。
有一次,我參觀了上海的UT難民紀(jì)念館,受到很大觸動。在世界上,有人能拋棄一切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只為能夠生存,那種絕望是我無法想象的,但這種信任是我完全能夠理解的。
是中國給了他們一個希望,這種濟人情懷真的很讓人敬佩。
(有小馬姐相伴,我真的很幸運)
在經(jīng)歷歷史磨難后,中國更加尊重人的生命,現(xiàn)在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有一次,小馬姐的包忘在了餐廳,在我們回去取得時候,不僅沒有丟,還有專人看管,這讓我很感動。
特別是疫情發(fā)生后,中國防疫做得很好,能生活在這里確實很幸福。
時間長了,我的胃口也發(fā)生了變化。每次出差回到家,我首先會到麻辣燙店報到。
我喜歡吃油面筋,但又不知道叫什么,就提醒小馬姐:“不要忘記給我點那個煮了之后會漏氣的球啊。”接著我就會被小馬姐無情地嘲笑一頓,但為了中國胃,我感覺挺值的。
剛到中國時,我經(jīng)常會碰上很多尷尬的事情。
比如有一次,我在電梯里碰見一個萌娃,她望了我一會,然后再望向她媽媽,問到:“媽媽這個人是外星人嗎?”但現(xiàn)在,很少有人再好奇地看我了,因為我已經(jīng)自帶中國氣了。
(這是在美國的全家福)
在中國生活了這么多年后,雖然遠(yuǎn)離父母和家鄉(xiāng),但我沒有把自己當(dāng)成游子。我和大寶現(xiàn)在還不是中國戶籍,因為中國綠卡真的很難拿,但另外三個寶寶已經(jīng)是中國戶口了,我希望他們將來在中國安家。
回顧我的前半生,樂觀點,前三分之一的人生吧,我因愛來到了中國,因愛留在了中國。
有人說,幸福不是說出來的,真正的幸福不需要拿出來給別人看。幸福是一種感覺,是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共鳴,擁有過的人自然能看懂。
(遇見你是幸運,走到底是雙倍幸運)
我幸福的感覺從來沒有消失過,我的幸福來源于生活的點點滴滴。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我愛小馬姐,我愛中國。
【口述 | Stephen】
【編輯 | 烏溪霧】
真實人物采訪: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里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感謝您的喜歡!
(本文章根據(jù)當(dāng)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fù)責(zé)?!罢鎸嵢宋锊稍L”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guān)風(fēng)險,不要盲目跟風(fēng)做出沖動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