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為了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可以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chuàng)內容,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在閱讀此文前,為了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可以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少林寺釋永信最近可是一再被推上風口浪尖,不僅是方丈釋永信因為涉嫌刑事犯罪被所部門聯(lián)合調查,更是直接被中國佛教協(xié)會注銷了其宗教教職的資格。
大家更是發(fā)現,本該是清心寡欲的佛教竟然變成了“圈錢”的手段,但是隨后就爆料出少林寺的賺錢能力僅僅只能排到第三名,那么第一名究竟是誰?
1987年,釋永信在成為少林寺的主持之后,就開始致力于推動少林寺的商業(yè)化進程。更是對于自己構建的“少林帝國”冠以“和尚也要吃飯的理念”,不僅一舉打破了傳統(tǒng)寺廟口封閉的模式,更是一舉走上了市場運營的軌道。
首先就是在1996年,釋永信就注冊了少林寺的官網,更是將《易筋經》數字化引流,不僅吸引了5萬的海外訪問,更是成功成立了少林寺事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光是商標就有700多個。
憑借著“少林”這塊黃金招牌,更是在這幾年圈了不少錢?,F在的少林不僅僅只是一個文化旅游的景點,更是一個賺錢的IP,有關人士更是表示現在少林寺的文化估值就已經能達到10億元。
三十年的時間里,釋永信更是將一座僅僅只有14名僧人、28畝旱地的破敗寺院,打造成了年收入超過12億元的龐大商業(yè)帝國,少林寺更是“寺廟商業(yè)化”的典型代表。
當然,我國的寺廟大概就有3.4萬座,那么其他寺廟的賺錢能力又如何呢?
在無錫太湖之濱,就有一座高達88米的巨型露天青銅釋迦牟尼像,建立于1997年,加上底座的總高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01.5米,相當于30層樓的高度。
這座佛像的誕生,最初是用來紀念玄奘命名的小靈山1300周年,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在20年后的今天,竟然演繹成為了一座千年古剎的商業(yè)傳奇。
光是靈山大佛的門票價格就高達210元,相比于少林寺的80元,靈隱寺的75元,價格顯然是位居榜首的存在,但是這樣的高價實際上并沒有地道游客前來的熱情,光是門票的年收入就已經達到了7.62億。
更為夸張的是景區(qū)內的商品更是像天價一樣,一瓶普通的礦泉水就能賣到10元一瓶,一根雪糕更是要30元,身價更是翻上10倍不止。
這種趁人之危的定價方式實際上一直被游客詬病,但是每年仍然有380萬的游客前來朝拜。
實際上最為吸引人的就是斥資18億打造了宏偉宮殿,以及震撼人心的《吉祥頌》大型演出。吸引了不少回頭客,同樣這樣精美的演出門票更是需要額外購買,售價在50元。
再加上翻供周邊的開光手串、俗世餐飲,硬是憑借著“抱佛腳”提供著不少的額外收入。
排名第二的就是位于海南三亞的南山寺,每年的收入大概在6.1億元左右,正是以海上觀音聞名,作為全球最高的觀音象,南海觀音像更是高達108米。
南山寺在旺季的門票就能達到129元,雖然比不上靈山大佛,但是由于坐落于海南,本就是旅游大省,更是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每年就有超過500萬人來此。
不僅如此,景區(qū)更是設計了“智慧祈?!钡南到y(tǒng),999元的祈福金卡可以實現數字供奉,放生活動更是直接引入5G技術。
在景區(qū)的一碗海南粉,售價更是高達29元的價格。
反觀少林寺的門票定價就顯得親民一些,但是顯然,少林寺并不靠門票賺錢,而且門票收入已經被賣掉了將近40余年,賣家正是香港中旅和嵩山文旅合資成立的港中旅嵩山少林文旅有限公司。
少林寺僅僅只能拿到3成的門票收入,不過在少林的網店中,一本售價9999元的秘笈更是可以直接將這些錢全部賺回來,也難怪釋永信可以穿得起16萬元的云錦袈裟。
湖南衡陽的南岳大廟更是憑借著佛道儒三教共創(chuàng)的千年古剎,有著“一廟通拜”的美譽,其實南大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隋代。
在唐宋元明清的歷史中更是經歷了6次大火和修繕,其實不少人覺得南岳大廟在求子和求財的方面異常靈驗,因此雖然門票僅僅只有58元,但是也吸引著不少的游客前來祭拜許愿。
在當地更是流傳著“照遠不照近”的說法,所以不僅是廣東、香港的游客都來朝拜,甚至是不少東南亞的海外游客,像是日本、韓國都會專門過來祈愿。
尤其是每年8月15,南岳大廟會舉辦廟會,高峰時期單日的游客量就能達到53萬人,每年光是門票的收入就有3.07億元。
這第五名就是位于陜西寶雞的法門寺,要說起法門寺的歷史更是已經超過1700年,最為輝煌的就是在唐代,像是唐高祖李治、武則天、唐中宗李顯等的8位皇帝都在法門寺為佛指舍利供奉過。
所以法門寺更是有著皇家寺廟之稱,法門寺的地宮更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佛塔地宮之一。不僅其中就有著專業(yè)的講解系統(tǒng),38元一位可以深入了解文化景區(qū)。
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價值19888元的鎏金舍利塔模型的文創(chuàng)產品,法門寺的門票在旺季更是能夠達到120元,每年接待的游客更是超過百萬,光是門票收入就在1.7億元。
其實不僅是這樣,像是“佛教名山”峨眉山更是第一家成功上市的公司,憑借著名勝古跡,早在1997年就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實際上“四大佛教”名山幾乎都是靠著“買路財”賺錢,靠著索道和纜車,每年就能賺上個一兩億。再加上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搶頭香,不管是哪個寺廟在大年初一就會迎來不少游客早早在門外等候。
“排通宵不是為了暴富,只是為了圖個安心,信念可以順順利利。”
其實在香火錢中更是暗藏玄機,就拿普陀山為例子,光是旗下的吉祥香業(yè)每年的就貢獻著總收入的8%。不僅如此,香火的毛利潤更是在驚人的60%。
再加上功德箱的電子化,“寺廟齋飯”“寺廟咖啡”等新產品的出現,更是成為了新的流量密碼。
信息來源:
鈦媒體APP:不止少林寺,揭開寺廟的“賺錢密碼”
新京報:獨家:實施業(yè)務整改再謀上市 普陀山旅游剝離業(yè)務支柱“禮佛用香”子公司 |新京報財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