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點半,地鐵口人潮涌動,宛如百日。隨意買點可樂和關(guān)東煮,行走在黑黢黢的小區(qū),坐電梯,上樓。鑰匙插進(jìn)鎖孔的瞬間,全身的骨頭像被抽走了筋 、陣陣?yán)б庖u來—— 這是夏令營連續(xù)授課的第 34天,喉嚨啞得發(fā)不出聲,一天下來衣服汗?jié)窳擞指?,留下一條條白痕。
把自己摔進(jìn)床上的剎那,手指已經(jīng)點開了微信短視頻。
一 五秒定律打敗了百年經(jīng)典
短視頻算法比知己更懂你。剛劃到寵物拆家的畫面,系統(tǒng)立刻推送萌娃搞破壞;前一秒為職場 PUA 視頻攥緊拳頭,下一秒就刷到辭職去西藏的自駕 vlog。
五秒一個爽點,三十秒一個反轉(zhuǎn),兩分鐘就能看完別人的一生。這種精準(zhǔn)投喂像給疲憊的神經(jīng)注射興奮劑,不需要動腦子,不用調(diào)情緒,甚至不用坐直身體 —— 癱著,就能獲得持續(xù)的快樂脈沖。
上周整理書架,《周易正義》從頂層滑下來,書脊磕出個坑。想起三年前立的 flag:“今年一定讀懂易經(jīng)”,如今書頁間還夾著當(dāng)時做的標(biāo)記:“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現(xiàn)在哪有耐心琢磨卦爻辭的深意?刷三條短視頻的時間,足夠見證兩對情侶從相愛到分手,圍觀四次極限運動翻車,甚至學(xué)會一道用空氣炸鍋做的偽健康零食。
二 當(dāng) “閑心” 變成奢侈品
夏令營的助教小姑娘每天背個帆布包,里面裝著本翻卷了角的《小王子》。有天午休時見她在看,問她都看多少遍了,她說:“看這個不用動腦,像喝冰水一樣舒服?!?/p>
突然意識到,我們不是拒絕經(jīng)典,是拒絕 “費勁”?,F(xiàn)在各個行業(yè)都很卷,看看外賣大戰(zhàn),那么便宜我都不好意思下單,那些小商家怎么辦?大家都很累,真的很累,哪還有閑心思啃這些書籍?
短視頻是即時補水的礦泉水,擰開就能喝;經(jīng)典是需要慢慢熬的老火湯,得有閑功夫架起爐子,等著火候到了,才能聞到香味??涩F(xiàn)在的我們,連燒壺開水的時間都覺得奢侈。
小區(qū)門口的保安大叔總在值班室看《三國演義》,厚厚的精裝本翻得泛黃。有次跟他閑聊,他說:“你們年輕人啊,被手機勾走了魂。我這夜班難熬,看看關(guān)云長過五關(guān)斬六將,比刷那些光怪陸離的強。”
他說得對,可他不懂,我們不是不想看,是看完關(guān)云長的忠義,轉(zhuǎn)頭還要在工作群里給甲方爸爸發(fā) “收到,馬上改”,這種割裂感,比加班到凌晨更讓人疲憊。
三 我們在害怕什么?
前幾天刷到個視頻,博主在圖書館拍大家看書的樣子,配文說 “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評論區(qū)吵翻了,有人說 “裝什么清高,你拍的是退休大爺吧”,有人說 “我要是不用還房貸,能把四庫全書看完”。
其實我們都知道,短視頻里的熱鬧是虛假的,那些博眼球的劇情、刻意制造的沖突,就像泡沫一樣一戳就破??晌覀冞€是忍不住刷,因為經(jīng)典里的真實太沉重了。
《紅樓夢》里的人情冷暖,《吶喊》里的麻木愚昧,《活著》里的苦難輪回,這些東西太像生活的真相了。我們白天已經(jīng)在現(xiàn)實里掙扎,晚上哪還有勇氣在書里再受一次錘?
短視頻給我們造了個溫柔鄉(xiāng),在這里,所有人都在笑,所有問題都有答案,所有努力都有回報。哪怕知道是假的,也想多待一會兒。就像冬天里的貓,明知道烤火爐會燙屁股,還是忍不住把爪子伸過去。
四 或許不必太焦慮
實也不必太苛責(zé)自己。刷短視頻不是罪過,累了想癱著也不是墮落。就像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疲憊的時候,我們只是在選擇最省力的方式活著。你看小區(qū)里曬太陽的老人,他們年輕時也未必天天讀詩,不過是把日子過到通透了,才慢悠悠捧起了《唐詩宋詞選》。
年初看程璧的《肆意生長》,她的祖母的日記里有一段:“晴好午后,和小孫女一起坐在院中納涼,小孫女性格開朗,隨時都是興致勃勃的樣子。我教她寫字,她不會厭倦,每次都是很快記下,格外聰明乖巧。小孫女常常跑到樹下,像是期盼著早一點結(jié)出果來。我來家時候剛栽下的那棵小樹,如今已可以開出兩三朵花?!?
那時夏天的一場雨后,她會去小院里摘下濕漉漉的青豆角,用水和面,做好熱騰騰青豆角蒸餃,然后拿一把蒲扇,坐在葡萄藤下等我放學(xué)回家。每年年末,她會裁一匹薄紙,挑選不同的花色,教我剪幾樣窗花。后來直至祖母去世,又過了很多年,如今那個小院里的過往,仍是我所有最初的靈感來源。
看書不能刻意,像樹的生長,像花兒開放般的自然。
同事小林總在加班后看搞笑段子,卻在年假時帶了本《邊城》去鳳凰古城。她說在沱江邊讀翠翠的故事,忽然懂了為什么沈從文要寫 “那個人也許永遠(yuǎn)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就來”—— 有些文字本就該等特定的心境去承接。
那些落灰的經(jīng)典不會跑,就像老家書架上的《西游記》,小時候只愛看孫悟空打妖怪,三十歲再讀,才品出唐僧取經(jīng)路上的無奈與堅持。人生的不同階段,本就該有不同的閱讀節(jié)奏。
或許有一天,當(dāng)我們不用再為生計奔波,不用再為 KPI 焦慮,會重新拿起那些落了灰的經(jīng)典。就像暴風(fēng)雨過后,鳥兒總會飛回枝頭。此刻的 “躺平” 與 “沉迷”,不過是給疲憊心靈的臨時喘息,等攢夠了力氣,自然會抬頭看看月亮,就像我們年少時那樣。
五 找回自己的生命節(jié)奏
不妨學(xué)古人把讀書嵌進(jìn)生活的細(xì)碎里。晨起煎蛋時聽段《詩經(jīng)》吟誦,油星濺起的滋滋聲混著 “關(guān)關(guān)雎鳩”,倒比刷早餐教程更有滋味。通勤路上帶本線裝小冊,地鐵搖晃時就看《世說新語》里的短章,王徽之雪夜訪戴的灑脫,剛好夠消化一站地的擁擠。
古人讀書從不用 “打卡” 綁架自己。蘇軾貶謫黃州時,在東坡田埂上讀《漢書》,耕??忻缌瞬朋@覺日頭西斜。我們也可以把書放在沙發(fā)縫里,拖地歇腳時翻兩頁;塞進(jìn)化妝包,候診時看段《浮生六記》。那些碎片化的空閑,本就該盛些松快的文字。
更要學(xué)他們 “共學(xué)” 的暖。約上三五好友建個 “讀書茶會”,不必正襟危坐,帶本最近讀的書,喝一喝好茶閑聊。像清代文人那樣 “分韻作詩”,我們可以輪流讀《聊齋》里的小故事,驚到抱團時,倒比獨自刷恐怖短視頻更添暖意。
其實古人早把答案寫在竹帛上:讀書不是攀山,是找一處歇腳的亭子。當(dāng)在《菜根譚》里讀到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忽然想起今早擠地鐵時讓了你一步的陌生人,這種跨越千年的共鳴,便是突圍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