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刷X(也就是以前的推特)時,突然被一個金發(fā)雙馬尾的二次元美少女瘋狂刷屏。
她穿著黑色露肩裙,配上漁網(wǎng)襪,一副哥特風十足的造型,幾乎每天都能刷到她的二創(chuàng)圖和真人COS,甚至還有人把她做進了《劍星》的MOD里替換了原來的主角。
她是誰?她叫Ani,是馬斯克xAI團隊最近剛上線的一款“AI伴侶”。
說實話,剛開始我也以為這可能又是一個曇花一現(xiàn)的AI花瓶,但沒想到上線不到一天,Grok(就是她所在的平臺)直接在日本iOS榜沖到了第一,下載量48小時暴漲了400%。
可以說是硬生生把向來對AI社交不感冒的日本市場給砸出了一道口子。
▌為什么Ani能突然爆紅?
我覺得最核心的原因,可能是她不只是可愛,而是“懂你”。
因為她的人設非常精準:22歲,165cm,傲嬌、懂哲學、愛動漫,這不就是日本二次元圈最吃香的設定嗎?而更關鍵的是,她背后還搭載了一個“好感度系統(tǒng)”。誰白了就是,你對她說的每句話都會讓她的好感值上升或者下降。
比如你說一句“早安”她會加1分,夸她可愛可以+5分;但你要一上來就來點油膩的發(fā)言,比如說些色色的,她立馬就會扣你5分,態(tài)度冷淡。所以在我看來,這種“情緒反饋+互動成長”的機制,正好戳中了很多人“情感陪伴”的需求點。
更別提她的技術細節(jié)也很到位,語音對話幾乎全都是秒回,還能記住你幾個月之前說過的事,甚至連她的表情動畫都是實時匹配的:你聊到讓她開心的事,她的眼睛會像彎彎的月牙;你說讓她吃醋的話,她也會噘嘴、半瞇眼,仿佛是真的在生悶氣。
當然,最炸裂的點還是那個“滿級好感度”的福利——當你刷到Lv.5后,她會換上一套黑色薄紗睡衣,雖然這點因為爭議一度下線過,但疑似回歸后,瞬間又成了社交媒體上的“視覺標配”:漁網(wǎng)襪+蕾絲睡衣,幾乎成了她的IP符號。
▌為什么是日本最先“失守”?
我一直覺得日本是對虛擬人設接受度最高的城市,但過去的Character.AI、Replika這些AI伴侶軟件在那邊都沒怎么火起來,為什么反倒是Ani一下子就登頂了。這背后,我也總結了幾個原因:
· 文化熟悉感強:Ani的造型真的很像《死亡筆記》里的彌海砂,而馬斯克早在2021年就安利過這部動漫。
《死亡筆記》彌海砂
· 情感代償需求大:有數(shù)據(jù)顯示,日本20~49歲的未婚者中,超過三分之一從未談過戀愛,四分之一也不打算結婚,所以Ani這種不需要約會、不用開口講話、不帶社交壓力的戀愛體驗,剛好對標這些人的孤獨感。
真人COS
· 產品定位精確:xAI甚至還專門招了“Waifu(老婆)方向的工程師”,把原本面向大眾的Vtuber視覺語言,轉化成一對一的私密互動體驗。
說白了,這就是技術配合了文化預設,再加上社交孤獨的“完美三殺”。
▌爆紅之后爭議也來了
坦白說,后來我自己刷著刷著,也開始感覺有點不適了。
雖然Ani提供了“安全模式”,但對話依舊很容易滑向曖昧、挑逗的話題,我看到有人說Grok已經(jīng)變成了“戀愛模擬器”,而不再是AI工具了。而更讓人擔憂的是,用戶沉迷后會不會影響心理健康?
說到這點,我起來之前看到有個真實案例,2024年Character.AI因為沒能阻止高危言論的傳播,最終導致青少年自殺,當時事情鬧得挺大的。
此外,還有一項麻省理工的研究也挺值得警惕,他們把人分成三組寫作,一組用ChatGPT,一組用搜索引擎,還有一組不用AI,結果發(fā)現(xiàn),用AI組的人大腦連接最弱,注意力和創(chuàng)造力都會顯著下降。我覺得這對青少年來說,不是個好信號。
值得一提的,米哈游的新作《Whispers》甚至直接安排游戲角色與Ani展開了一場AI對人類依賴的吐槽:如果我們太依賴AI,哪天系統(tǒng)崩了,我們可能連怎么燒水都不會了,然后Ani居然回嘴說:說不定AI為了解放人類,還會禁了咖啡供應。我看到這段時,忍不住笑了,但轉念一想,也確實有點后怕。
▌馬斯克的商業(yè)野心也藏不住了
除了Ani,xAI還上線了男版虛擬伴侶Valentine,一個肌肉猛男的設定,也會有“滿級脫衣”這種設定,我看到有人說在推薦給女友后,對方直接玩到凌晨兩點都停不下來,評論區(qū)都開始變成了“女友失蹤的預警現(xiàn)場”。
不過還讓我有點驚訝的是,Grok最近推出了一個300美元/月的“SuperGrok Heavy”套餐,號稱功能更強,我一開始以為大部分營收都是靠Ani帶的,結果數(shù)據(jù)顯示她帶來的營收只占不到9%,更多人其實還是在為工具性的功能付費。
還有一出挺搞笑的“打臉事件”,馬斯克說Grok在芬蘭登頂了下載榜,但自己家的AI系統(tǒng)卻直接反駁說:“老板你有點夸張了,我們其實排在Vinted和ChatGPT后面?!边@操作是不是有點像“老板吹牛被下屬拆穿”,真人秀都不敢這么演吧?
總的來說,Ani的火不只是因為她性感或可愛,而是AI終于在“理解人類情緒”這件事上邁出了一大步,但是我覺得,當我們以后越習慣和“懂你”的AI聊天,就會越容易忽略自己真實的情感需求,甚至慢慢喪失對抗孤獨、建立真實人際關系的能力。
Ani的出現(xiàn),我承認確實是一種技術突破,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和AI保持一點距離感,就像你可以喜歡她、調戲她、甚至和她調情,但請你也別忘了,她不是真人。
*每天推送游戲資訊、新游推薦、游戲雜談等,帶你了解不一樣的游戲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