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點擊右上角關(guān)注,每天為你分享〔自媒體運營〕和日常干貨。你想看的這里都有。
近日,“ 上海公公和兒媳婦為地暖爭執(zhí)”引群嘲,道出了多少家庭的悲哀?
事情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
博主是上海人,當(dāng)初他買的婚房套內(nèi)是70平,一家三口住剛剛好。
由于他老婆比較怕冷,他現(xiàn)在打算給家里安裝地暖,目前已經(jīng)和老婆商量好了。
結(jié)果,裝地暖這件事被父親知道后,父親并不贊同家里安裝地暖。
那么,父親的理由是:
“家里裝地暖相當(dāng)于不外人進(jìn),去做客的時候會悶得喘不上氣來。
而且,你們安地暖每個月開銷很大,還不如裝暖氣片?!?br/>
甚至,父親拒絕后,還警告了博主,如果他一定要安裝地暖的話,父親以后不會再來他家了。
遭到父親強烈地拒絕后,博主不知道還要不要安裝地暖了,一邊是自己的父親,另一邊又是自己的老婆。
于是他只好在網(wǎng)上發(fā)文詢問:
“父親不贊同裝地暖,但老婆又怕冷,到底還該不該安裝?”
對此,不少網(wǎng)友紛紛嘲諷道:
“你和老婆孩子不冷了,煩人的老爸也不來了,雙贏”
“把老婆和爸爸什么誰重要的問題放一邊,就說一個是每天住的人,一個是偶爾住的人 ,誰的意見重要?”
“本來是可以商量的,這么一威脅就沒得商量了,這不是純純見不得兒子媳婦消停么。再說了房子本來就小還給暖氣片騰地方,上海那房價你暖氣片得多金貴?”
“父親不來就不來唄,是有什么非得來不可的事兒嗎?把自己家管明白就得了,對子女小家的控制欲別太強了”
其實,男人要把老婆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父母的需求次之,這樣才能家庭幸福。
而且,老婆是住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只是偶爾過來坐坐,應(yīng)該優(yōu)先考慮老婆的感受。
邦達(dá)列夫說:
“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邊界感?!?br/>
不管誰和誰相處,父母??都應(yīng)該有分寸感,有最起碼的尊重,才能和平相處。
如果既不出錢又不出力的父母,還這么喜歡多管閑事,真的是子女的悲哀。
現(xiàn)在,有些老人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分寸,總是喜歡插手兒子兒媳婦的家事。
江蘇有一對夫妻兩個人都是雙職工,所以在生了孩子后,夫妻分工明確,女子下班后帶娃,男子下班后做飯。
夫妻倆在婆婆沒有干涉的時候,生活過得很溫馨,很少發(fā)生矛盾。
結(jié)果,自從婆婆來兒子家住一天后,原本溫馨的生活就開始變味了。
因為婆婆來了之后,她發(fā)現(xiàn)都是兒子負(fù)責(zé)做飯,媳婦只帶娃不干活,瞬間不樂意了。
于是婆婆開始在家里罵罵咧咧,不停地在說兒媳婦的各種不對,說家庭分工不應(yīng)該這樣子來分工,不公平。
后面,兒媳婦實在忍無可忍了,直接拿著掃把過去和婆婆干架。
還想起了這樣的一件事:
有一對夫妻,丈夫是負(fù)責(zé)在外面賺錢養(yǎng)家,妻子則是負(fù)責(zé)在家?guī)拮鲲垺?/p>
有的時候丈夫下班回家,心疼妻子在家?guī)扌量嗔?,就會主動自己去干家?wù)活。
本來一家三口的小生活過得挺好的,婆婆卻偏偏喜歡干涉他們的生活。
有天早上,兒媳婦起床晚了,婆婆就故意在客廳不停地猛敲鐵鍋,聲音非常的刺耳,暗示兒媳婦不能睡懶覺,必須按時起床做飯。
實際上,兒媳婦也才賴床一個小時而已,婆婆就看不慣了。
如果兒子下班回家了,婆婆看見兒子去干家務(wù)活,也會到處挑兒媳婦的刺……
這樣的行為常常會導(dǎo)致家庭矛盾升級,甚至引發(fā)夫妻關(guān)系的破裂。
插手兒子婚姻生活,看似出于關(guān)心,但實際上這種行為卻讓兒子與兒媳感到不適與壓迫。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每一對夫妻都有他們獨特的相處方式。
作為老人,如果喜歡過度干涉兒子兒媳婦的生活,真的很容易毀掉一個幸福的家庭。
網(wǎng)上有這樣的一個提問:
“為什么公公婆婆和兒媳能真正和睦相處的很少?”
其中,評論區(qū)有一個高贊是這樣回答的:
“因為他們在兒子身上的付出,都極度渴望從兒媳婦身上討回來。
比如買的婚房,就算律法上規(guī)定離了婚歸男方所有,但是他們?nèi)匀粫X得這是買給兒媳婦的;
比如兒子對兒媳婦好一點,他們就會覺得兒子有了媳婦忘了娘,天天吃醋,處處看不慣兒媳婦。這個小家大大小小的事,他們都想?yún)⑴c進(jìn)來,想控制兒子的一切行為。
說白了,家庭不和大多數(shù)都是公公婆婆愛管閑事!”
那么,怎么樣的家庭能夠和睦相處呢?那就是有邊界感的公公婆婆。
看到這樣的一個新聞:
崔女士說,她和丈夫結(jié)婚后,公公婆婆為了不影響他們的生活,選擇不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而且,公公婆婆還非常有分寸感,從來干涉兒子兒媳婦的生活。
平時如果要來兒子家送菜,公公婆婆都會提前給兒媳婦發(fā)信息問候,怕直接去了會打擾。
哪怕公公來家里送菜送水果,知道大門的密碼,如果兒媳婦剛好在午休沒有看手機,公公也不會直接進(jìn)家門,而是等到兒媳婦醒了再進(jìn)去。
所以,崔女士表示:
能夠嫁到這樣的家庭,感覺很幸福,很知足。
你看,睿智的老人都是不參與兒女決定,不插手子女的生活?,這樣家里就少了很多矛盾,家庭和諧。
很多家庭矛盾,是沒有必要爭個對錯的。因為生活不像教科書,能夠給我們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對與錯。
就像《菜根譚》一書中寫道的:“福莫福于少事,禍莫禍于多心?!?/p>
以簡馭繁,以心交心,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與寧靜。
最后我想說:
建議所有父母,千萬別干涉兒子兒媳的生活,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觀念,老人應(yīng)該尊重并理解。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yuǎn)。
而子女成家立業(yè)后,父母就要從子女的生活中得體的退出,從此各自有家有家人,為了各自安好,就不要和子女在同一屋檐下生活。
所以,父母應(yīng)該給兒子兒媳足夠的空間,讓他們?nèi)ミx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這樣家里就少了很多矛盾,家庭和諧。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qū)發(fā)表自己的高見!
共勉!
我是,點個關(guān)注,每天都為你更新頭趣新知識!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請告知必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