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我在越南南部和北部調研,看了京東方(BOE)的工廠、緯創(chuàng)的工廠、聯(lián)寶的工廠,和TCL、雅迪的市場負責人進行了交流。
幾年前我提出“中國能力的全球化是未來20年中國經濟的重大戰(zhàn)略機遇”。主觀上,我們有這個能力;客觀上,不出去,就會少很多用武之地。
以電視機為例,特朗普關稅戰(zhàn)1.0后的情況大致是:從中國出口到美國,關稅是11.4%;從墨西哥出口,關稅是0%;從越南出口,是3.9%。這導致2018年到2023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電視機從3100萬臺減少到1260萬臺。
但中國對美出口的減少,不等于中企生產的減少,只不過它們的部分產能遷到越南、墨西哥,變成越南制造和墨西哥制造了。
以京東方為例,2019年快速在離胡志明市不遠的家電工業(yè)區(qū)租了廠房,建設智慧終端一期工廠;2021年在墨西哥建了4條生產線;2024年4月,在越南巴地頭頓省富美市自購土地、自建的智慧終端二期工廠動工。
從電視機產業(yè)看,的確是“不出海,就出局”。因為你不出去,客戶就會把訂單交給在海外有布局的廠商。
但出了海,是不是一定能成功?此次越南之行讓我感到,中國能力的全球化并不是能力的平移,而是原有能力與本土化條件結合后,形成一種更具融合性的新能力。換言之,中企出海不僅是能力外溢,也是能力的深化與優(yōu)化。
本文就從這個角度和大家做一些分享。
京東方:知識的互動
京東方是半導體顯示的龍頭企業(yè),全球超過1/4的顯示屏來自于它。京東方也把自己定位為“全球創(chuàng)新型物聯(lián)網公司”,從屏到模組到終端,廣泛拓展。不少知名電視機品牌背后的生產商就是京東方。
今年春節(jié),特朗普關稅戰(zhàn)2.0硝煙再起,客戶紛紛搶著向美國出口,京東方越南一期電視機模組的產量比原計劃提升了150%到200%?!半娨暀C生產跟著關稅走”,感受很明顯。
今年6月10日,京東方越南智慧終端二期工廠實現(xiàn)量產,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個半月。全面達產后,將年產TV終端/顯示器終端超過1400萬臺,電子紙終端超過5000萬臺,車載終端超過500萬臺,為當?shù)靥峁?000余個工作崗位。
京東方在墨西哥也有工廠,但一些對美出口的產品是來自越南。因為墨西哥的人工是越南的3倍,且越南更貼近中國供應鏈(包括中國國內供應商和遷到越南工廠周邊的塑膠材料、包材、光學膜等供應商),有成本優(yōu)勢,所以即便關稅高一些,某些尺寸的產品從越南出口還是更劃算。
京東方越南業(yè)務負責人殷周樂介紹說,京東方從進入越南起就高度重視對本地人才的培養(yǎng),把越籍人才派到中國學習,從京東方國內生產基地派干部到越南工作。越南工人總體穩(wěn)定且敬業(yè),執(zhí)行力強,且產品都是中國的成熟產品,即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已有解決方案,所以在越南生產的產品品質和國內沒有什么區(qū)別。
我看到模組車間線體上的工人比較多,問為什么?一是一期廠房是租的,自動化程度還不夠高,到二期自建工廠,自動化率就很高,可以把國內已實現(xiàn)的工藝都拿過來;二是自動化對技術類人員有較高要求,而越南的技術類、工程師類人才很缺,比如想招聘電氣工程師很難,只好招家電維修類人員來培訓,或從應屆大學生開始培養(yǎng),這都需要時間。而如果把線體上的工序拆分得很細,一個人就做一兩個動作,變成SOP(標準作業(yè)程序),越南員工則完全能做到。這就可以快速復制工藝,盡快達產,并實現(xiàn)良率目標。
“造物之前,必先造人?!币黄诠S用了較多的工人,他們從基礎動作學起,再向上提升。制造的班組長當教官,再加上技術工程師、品質檢測員等,一起“看護”他們。從教育訓練到工藝指導,再到品質監(jiān)控,每個點都做好控制,讓質量有保證。
當越南員工一步步成長起來,也會有一些工藝改善和微創(chuàng)新的建議。班組長和跟班工程師不參與直接組裝,也有更多時間觀察、思考怎樣提升效率。這些意見建議中有一部分被吸收,就成為新的作業(yè)標準,有的還能反向輸出到京東方國內。
整個過程是非常有序的,不是誰在現(xiàn)場想改什么就改什么。京東方越南搭建了一個吸納意見的平臺,把點點滴滴零碎的改善建議記錄下來,進行分析。有的可以在SOP中優(yōu)化,有的是針對產品的訴求,就要跟國內做開發(fā)的同事溝通,看產品設計能不能優(yōu)化。
工廠不只是硬件的線體,同時還是軟體,包括現(xiàn)場管理、系統(tǒng)測試、各種防呆,這和人的參與性、主動性高度相關。在實踐中會沉淀出本地化的工藝經驗、產品經驗和個人能力,與企業(yè)原有的知識體系形成互動。
對客戶來說,它不關心你在合肥、蘇州還是越南生產,它要的是同樣的質量。對京東方來說,必須結合本地人才的基礎和特點去塑造他們,這樣在軟體上才能形成競爭力。在軟體方面,學管理知識會快一點,技術技能的提升則無法拔苗助長,需要更長時間的沉淀。
我在調研中還體會到語言的重要性。簡單日常溝通,用翻譯軟件是可以的。但要生產新產品或調整工藝,各相關工種的員工需要完全理解要求才行。如果對知識和know-how驅動的行為、動作理解得不準確,生產中就可能出現(xiàn)嚴重問題。所以,京東方希望多招聘懂中文的員工,“有時寧愿選擇一個懂中文的文科生,培訓他工業(yè)方面的知識,還會掌握得快一點”。同時倡導越籍干部學中文,中方干部學越語,并不斷提高越籍干部的比例。
做制造,在不同文化和語言背景下做高質量制造,對人的要求很高。大量在人機互動、人際互動中形成的隱性知識和技能,如何沉淀為企業(yè)可留存、可分享的資產,非常關鍵。這是京東方越南工廠對我的最大啟發(fā)。
TCL:人貨場的革新
1999年,TCL在越南收購了陸氏彩電工廠并設立越南分公司,這是TCL出海的第一站。這次我和TCL越南市場負責人儀鵬偉聊了一個下午。他2011年大學畢業(yè)后就出海,先后在菲律賓、印度、泰國工作,原來在另一家家電企業(yè),2022年加入TCL,先負責泰國市場,2024年底到越南。
他的看法是,東盟家電市場主要是中日韓三國角逐,日韓企業(yè)有品牌價值,價格也不貴。韓企比較堅挺,日企在滑坡,中企在超日,甚至超韓。比如在泰國,TCL品牌電視機的市占率已超過LG。這與整個中國品牌好感度的提升也有關。像TCL成為奧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像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智能手機、泡泡瑪特、《黑神話·悟空》《哪吒》以及王嘉爾這樣的娛樂明星,在當?shù)囟加辛己玫挠绊懥Γg接支持了中國家電企業(yè)的發(fā)展。此外,中企善于把握電商的機會,而日韓企業(yè)進入市場早,經營的底盤在線下,調整起來比較困難。
通過交流,我的第一個收獲是意識到,即使在同一個區(qū)域如東盟,不同國家的差異性也很強。
比如泰國的家電銷售,電商覆蓋率已有30%,而越南只有10%;又如菲律賓大部分導購員、百分之六七十的辦公室員工都和第三方勞動機構簽約,而越南的骨干導購員主要是直聘,否則他們對公司黏性較低,“哪里提成高就去哪里”;再如菲律賓市場是美式文化,比較務實,品牌黏性不高,渠道商對價格的把控比較溫和,市場生態(tài)較好。而在泰國、越南,競爭激烈,包括三星在中低端產品上價格戰(zhàn)也打得很兇;還有,越南人均GDP約為泰國的60%,但彩電平均售價是3000元(人民幣),而泰國只有2000多元。越南市場55寸以上電視機占55%左右,泰國只占45%。另外,越南消費者受法式文化影響,對服務要求很高,動不動就投訴。
我的第二個收獲還是意識到語言的重要性?!叭蚧拈_始是本地化,全球化的終點也是本地化,長期在外還是要學當?shù)卣Z言,然后才能融入當?shù)亍v當?shù)卣Z言,周圍就不覺得你是外國人。不懂當?shù)卣Z言,打車都會走錯地方。學會當?shù)卣Z言,心理上的孤獨感也會降低,和本地員工的管理碰撞也會減少。有些時候,你讓下面的終端網點做動作A,他們做成了C,有不太認真、比較relax的原因,也有語言理解不準確的原因?!?/p>
我的第三個收獲,是感受到在本地操盤中,主人翁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性。儀鵬偉在泰國負責市場時帶領團隊取得了很大改善,他總結為“人貨場”和“內外部”結合,在6個象限做了一系列革新。
先說人。在內部進行了團隊的調整和優(yōu)化,進行了專業(yè)力和組織力的提升。在外部,加強跟消費者溝通,跟渠道溝通,跟總部溝通。
再說貨,即產品策略。之前TCL泰國整個大盤以電視機為主,空冰洗產品的營收占比較低。新團隊則全品類出擊,用兩年多時間,全品類營收進入市場Top3,電視持續(xù)增長,空冰洗產品大幅突破。
產品選擇的關鍵是準確把控供應鏈周期和節(jié)奏。供應鏈操作如果把握不好,比如備貨過多,光是倉儲和物流成本就會吃掉毛利。從外部視角看,就是要努力做到產品比友商的覆蓋、終端陳列、產品力更強。
最后是場。內部的場就是企業(yè)文化氛圍,勇敢向前,團結向上,積極溝通,互相協(xié)調,是一股精氣神。還要能贏得總部的信任和支持。初期,團隊在大尺寸產品推動上偏“延長線思維”,按著過去的習慣,亦步亦趨。后來在總部指導和“進攻型策略”下,在大尺寸產品上取得了兩位數(shù)增長。這時再提出做超大尺寸產品,團隊就會更加堅定,也會得到總部更多支持。
外部的場,既包括產品形象的更新,按照Global Brand、全品類Brand去打造;也包括大力開拓線上市場。如戰(zhàn)略性投入直播電商,短時間就取得了突破性增長。直播電商在泰國剛開始時,大家的心智(Mindset)認為它只對低單價小體積的美妝產品等有效,但儀鵬偉和團隊了解到直播電商在菲律賓、印尼的成功后,大膽在泰國家電領域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中企出海,前方操盤團隊對推什么產品、產品的重點和突破點在哪里的認知,以及總部在供應鏈方面的節(jié)奏把握,是同樣重要的兩件事。
雅迪:讓兩個齒輪咬合得更好
越南是摩托車之國,目前燃油摩托車一年銷售240~260萬輛,本田一家吃掉了80%~85%,其次是雅馬哈、光陽等。
東南亞家庭未來的代步工具,在轎車、摩托車外,會不會增加一部雙輪電動車?2018年,雅迪公司到越南和泰國考察,最終選擇了越南,于2019年在越南建了第一家工廠,2024年又開建總投資1億美元的第二家工廠。目前雅迪已是越南雙輪電動車市場銷量第一。
最初到越南調研時,雅迪發(fā)現(xiàn)越南已經有本地生產的電動雙輪車,如采取低價策略的“V”(VinFast),政府也支持這個方向,市場上也有從廣西等地“走私”過來的雅迪。進入市場后,雅迪一開始采取的是國家代理制,由一家在越南做智能手機銷售的中企代理整個市場。他們很用心,在裝修、房租、導購等方面給予經銷商補貼,但新冠疫情來了,投入大卻不見效益,只好終止。
2022年疫情結束后,雅迪再次出海,選擇了自建銷售公司,自建渠道,自己做市場。當時只有20多家終端店,預計今年底會有400家專賣店,還有300多家混營店(即還可以賣別的牌子的機動車)。2022年雅迪在越南的銷量只有幾千臺,2023年達到12萬臺,今年預計可以做到18~20萬臺。
雅迪越南總經理劉佳介紹說,雅迪能做成雙輪電動車第一,有幾個原因。
一是對終端建店有一系列支持。雅迪采取單店加盟模式,只有這一層,靠40多個業(yè)務人員發(fā)展終端,賦能終端,精耕細作;二是產品多元化,既有中國賣得比較好的SKU,也有針對越南市場自主研發(fā)的產品。比如在中國,電池放在腳踏板底下,越南則是放在坐桶里,要重新研發(fā);三是注重品質和服務,如推出“2年2萬公里質?!?,提升配件響應速度等;四是營銷本地化,請本地明星做產品代言人。
至于為什么要在越南建廠,原因有三個。
首先,越南對整車進口征收45%的關稅,而零部件進口的綜合稅率為13%~15%,建廠比進口劃算。且從長遠看,如果沒有本地化供應鏈,那就不是全球化,只能說是開展了海外業(yè)務;
其次,本地化生產有利于整車成本降低。像車架,都是鐵件,重量很重,運費很貴,本地化生產有成本優(yōu)勢。目前電器件主要還是從中國進口,因為本地供應鏈無法支撐,但長遠看也要本地化,這樣對市場的響應也更快。
再次,本地生產有助于市場開拓。雅迪的招商很成功,一個重要因素是本地有工廠,經銷商相信雅迪不會賺一波就走。當年重慶的摩托車曾蜂擁進入越南,因為質量不過硬,服務跟不上,最后被拋棄。越南人收入不高,按人民幣折算可能就是年薪3萬元,但他們受日本企業(yè)的影響,更愿意接受高品質產品,并愿為品牌溢價“買單”。雅迪走品質化路線,所以要堅定地做好本地生產,本地服務?!叭绻@一波出海再讓消費者失去信心,以后在東南亞可能就再沒機會了。”
劉佳說,越南員工的基本素質、職業(yè)化程度不錯,能根據SOP指導書認真工作。明確的指標、指示,可以完成。這也是因為日資、韓資、臺資在這里投資早,有一定基礎。員工間不僅是上下級也是朋友,離職率很低。但和中國比,員工偏安逸一點。比如經銷商在旅游旺季會帶著家人乃至員工去旅游,店就關了。又如他們習慣午睡,很多店面午休時閉店。周末給越籍部長打電話,他可能不接,到晚上回復說白天在陪伴家人。
“如果把中企的習慣和越南的習慣比成兩個齒輪,現(xiàn)在是中國齒輪轉得太快,所以我們要把轉速降低,先融入越南的文化和節(jié)奏中,在節(jié)奏同頻以后,再帶動本地團隊加速。”
雅迪越南的銷售公司目前有5個部長,越籍有2個。制造端有9個部長,越籍有3個。年底,會提拔一個越籍的副總?!拔覀円屧郊畣T工頂上來,給他們晉升通道,他們也會覺得有盼頭。”劉佳說。
在兩個“齒輪”的咬合中,有一些問題源于認知偏差。比如雅迪一開始希望越南經銷商多在外面辦活動,給終端店面導流,公司可以提供一些費用作為支持。但經銷商不怎么響應。原來是因為天氣太熱,就算搞活動,外面也沒什么人,來的人也待不住。
又如雅迪引入國內的做法,旺季時給專賣店設定激勵措施,比如多銷的部分有更多返點。但店里并不積極,業(yè)務人員也不去計算,多干可以多拿多少錢。問店里的老板,老板說,“我已經做到第一了,不需要什么復盤和新的措了?!彼麄兊囊靶臎]那么強,不會為一些返點就給自己擰緊發(fā)條。
雅迪認為,“把國內市場做好,是為了更好地做海外;把海外做好,也是為了更好地做國內。如果國外不做好,PK不了國外品牌,當它們進中國時,我們也不一定PK得了”。所以,出海是必由之路,是長期戰(zhàn)略。
聯(lián)寶:“中國+N”的動態(tài)調整
過去二十余年,聯(lián)想集團以中國為核心研發(fā)、制造和供應鏈樞紐,外加海外“N”個節(jié)點的本地化工廠,構成了“中國+N”的全球分布式供應鏈網絡。主機板等核心制造在中國,零部件配齊后再運到海外工廠做最后組裝,將交付能力前置,這使聯(lián)想集團無論面臨市場變化還是政策變化,總能以最快速度進行調整。
我去了緯創(chuàng)和聯(lián)寶的越南工廠。緯創(chuàng)最早是臺灣宏基電腦的制造部分,后剝離出來專做ODM代工。緯創(chuàng)的越南工廠2020年建立,之后不斷擴產,戴爾、惠普都是其客戶。它也為聯(lián)想做一些部件代工。
聯(lián)寶是聯(lián)想的自有制造部門,2011年在合肥建立了首個基地。聯(lián)想的供應鏈,是自有制造和外包制造的混合體,既有主控性又有靈活性。
聯(lián)寶的工廠規(guī)模不算大,服務器工廠占地8000平方米,PC工廠占地2.6萬平方米,但起到了進一步完善供應鏈布局的作用。為了加快進度,今年春節(jié)期間還有200多名中國員工在PC工廠現(xiàn)場趕工,2月28日開始小批量生產。
聯(lián)寶的越南PC工廠產能不大,但標準很高。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數(shù)字化和對環(huán)保的重視。從第一站的鐳射環(huán)節(jié)開始,就給PCB板一個身份證(二維碼),可以通過MES系統(tǒng)(生產執(zhí)行系統(tǒng))進行全流程追溯。在環(huán)保方面,聯(lián)寶很早就推廣使用新型低溫錫膏技術(LTS),以降低電子制造的高熱、高能、高排放影響。在越南工廠,在把錫膏印到鋼網上的環(huán)節(jié)中,專門設計了一個防呆工具,如果錫膏30分鐘之內沒有做出刮動的動作,工具就會自動提示設備停下,由員工將錫膏回收到錫膏罐里,再重新攪拌。在后程的回流焊工藝中,采用了特殊管控,所有爐子都采用氮氣爐,氮氣過了之后,焊接點不容易氧化。聯(lián)寶要求爐子的氮氣含量必須低于1000,超過1000爐子會自動停下,而友商的標準往往是5000。
目前聯(lián)寶越南工廠的本地員工占80%,從聯(lián)寶合肥基地出差、支援派遣過來的占20%,預計年底降到15%。聯(lián)寶希望工廠進一步本地化,帶動更多本地就業(yè),這也是越方特別希望的。
聯(lián)寶越南工廠負責人說,越南本地員工的集體主義意識很強,并不推崇個人英雄主義。在中國工廠,經常根據員工的表現(xiàn)張貼光榮榜、晉升榜,進行表彰。而這里張貼出光榮榜海報時,有不少員工找過來說,為什么自己沒有被評先進?甚至表達出要離開的意思。既要找到有帶動性的努力的人,又要考慮不能太突出個人,如何平衡是一個挑戰(zhàn)。
在中國,可以安排員工同時學幾樣事情,越南員工則習慣只學一件事,多線條學習的話就有點亂了,掌握不好。這是培訓中的一個很大不同。
聯(lián)想集團副總裁、電腦和智能設備首席質量官王會文說,聯(lián)想已經有一套成熟的產品質量保證體系,不管在全球哪里生產都是一個標準,確保一致性。整個體系的成熟,大致經歷過四個階段:
一是2000年之前,從質量檢驗開始一點點摸索,1996年導入ISO9000體系,之后追求“質量左移”,即將質量控制前移至研發(fā)階段;
二是2004、2005年并購IBM PC業(yè)務后,從IBM那里學習到技術溯源等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一邊學習一邊消化,再整合成自己的體系流程;
三是從以產品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進行雙輪驅動的質量創(chuàng)新。在此過程中充分利用了互聯(lián)網和大數(shù)據挖掘技術;
四是2017年開始,在質量管理上大量采用數(shù)字化手段,并將供應商質量也納入數(shù)據管理和數(shù)據驅動的范疇,進入“智能生態(tài)管理”階段。同時,內生外化,開始把自己的質量管理能力對外輸出、賦能。
從中企如何更好出海這個角度,王會文分享了三點看法。
一是語言與溝通。有一家中國企業(yè)到越南,整整兩年時間都以中國干部為主,每個人帶一個翻譯,最后弄成翻譯在發(fā)布各種指令。聯(lián)寶一進來就制定了中文培訓計劃,越南員工在這里半年到一年,聽說中文基本沒問題,同時也要求中國干部學越語,給他們定計劃、開班。
二是既要嚴格遵循生產規(guī)范,也要尊重本地文化。比如拉美一些國家,員工愛動,車間里要特別敞亮,放著音樂干活才不累。如果完全依照中國工廠的規(guī)范,當?shù)貑T工無法接受,干活的效果也不佳。
三是永遠不能滿足,要精益求精。中國制造的水平確實很高,質量越來越過硬,但不能驕傲,也不能認為有了數(shù)字化、自動化,人的作用就無關緊要了。
例如,聯(lián)想在日本工廠生產的產品是“日本制造”,賣的比別的制造貴10%到15%,日本消費者很接受。這背后是他們對日本的制造文化深信不疑。當年,在PC生產的最后一些檢測環(huán)節(jié),中國的工廠為追求效率,檢測員是按10秒一個節(jié)拍看有沒有疵點。而日本工廠按2分鐘的節(jié)拍,檢測出來的最好產品在日本銷售,有點疵點但不影響銷售的合格品出口。雖然現(xiàn)在情況已有不少變化,但日本消費者還是最認日本制造。
中國制造的性價比,全球都認可;但要建立卓越的制造文化和口碑,還要扎扎實實不斷努力。
結語
2007年,越南加入WTO,2008年三星即開始在越南建立手機、電視等生產線,之后LG也在越南大力投資。這是韓資帶動的越南制造第一波。
前些年,全球供應鏈重構端倪已現(xiàn),蘋果供應商紛紛到越南建廠。2018年在越南投資的果鏈公司為17家,2023年增至35家。這是果鏈企業(yè)帶動的越南制造第二波。
中美貿易戰(zhàn)、關稅戰(zhàn)爆發(fā)后,有更多中國企業(yè)到越南投資。中企正在帶動越南制造的第三波。
這一次的中企出海,具有明顯的產業(yè)特征,和以往貿易型、套利型、資源型等模式有很大不同。既要靠能力打天下,還要與本地化進行很好的結合,這必然是一個長期主義的知識與技能進化過程。
從我的調研看,以“生產性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本地化管理運營水平”為主旋律的中國企業(yè)精細化出海時代已經到來。
我相信也祝福它們,一定能演好“中國能力的全球化”與“在全球化中深化中國能力”的二重奏。
No.6485 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章|作者 秦朔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秦朔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