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是顏真卿的代表作之一,此作被譽為是“天下第二行書”,僅在王羲之的《蘭亭序》之后,此帖是他寫的一篇祀文,內(nèi)容是追祭他的侄子顏季明?!都乐段母濉匪粌H僅是一件書法作品,更是一首悲壯的英雄贊歌。
顏真卿《祭侄文》微電影|注:視頻引自網(wǎng)絡(luò),侵刪
事件的起因發(fā)生在天寶十四年,爆發(fā)了“安史之亂”,安祿山的反叛將原本大唐盛世的雄風(fēng)給撕得粉碎,叛軍鐵蹄所向披靡,常山郡陷落,顏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遇害,顏氏一門被害 30 余口,這是一場鮮血淋漓的家族悲劇,更是大唐王朝的沉重創(chuàng)傷。雖然此戰(zhàn)役最終取得了成功,但盛唐也是從此開始走向下坡路。
當(dāng)時的顏真卿身為平原太守,在安祿山叛亂爆發(fā)后,他迅速行動,修筑城池,招兵買馬,與堂兄顏杲卿形成掎角之勢,共同抵御叛軍。然而,在此過程之中,顏真卿的從侄顏杲卿和顏季明把守的常山郡最終因寡不敵眾而陷落,最終他二人也在此戰(zhàn)之中英勇就義。
這給顏真卿帶來了撕心裂肺的打擊,但這并未讓他退縮,而是化悲痛為力量,繼續(xù)在抗?fàn)幹飞蠆^勇前行,最終是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然而,常山郡終因寡不敵眾而陷落,顏杲卿和顏季明的英勇就義,給顏真卿帶來了撕心裂肺的打擊,但這并未讓他退縮,而是化悲痛為力量,繼續(xù)在抗?fàn)幹飞蠆^勇前行。乾元元年(758 年),顏真卿命人到河北尋訪季明的首骨。等終于把侄子的遺骸帶回來,他心里憋了好久的悲憤一下子就炸開了,像火山噴發(fā)似的。
他腦子里一個勁地冒出來季明小時候的樣子,那孩子多活潑啊,本應(yīng)該有個好好的將來,可就因為那場叛亂,平白無故地遭了毒手。又想起哥哥顏杲卿,多勇敢的人,兄弟倆本來該一起守護家園,現(xiàn)在卻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再也見不著了。還有那些沒招誰沒惹誰的老百姓,大唐那么好的江山,被叛軍糟踐得不成樣子,到處都是破敗景象。
在這樣復(fù)雜而強烈的情緒驅(qū)使下,顏真卿飽蘸濃墨,一氣呵成寫下了《祭侄文稿》。此帖全篇共二十三行,二百三十四字,追敘了顏杲卿父子在安史之亂中的英勇事跡。此作其用筆豐富多跡,他還運用了篆籀筆法,行筆剛勁有力,筆畫粗細變化自如,長橫畫起筆稍重,行筆逐漸提鋒,收筆回鋒,筆畫圓潤富有彈性;折筆處提筆翻轉(zhuǎn),棱角分明又自然過渡,增加了字的骨感。
《祭侄文稿》
高清大圖
▼
要理解此帖,就還得先從安史之亂背景和顏氏家族的遭遇,從書法角度觀察細節(jié),分析結(jié)構(gòu)布局,同時逐字逐句解讀文字,體會情感起伏。情感上,全文充滿了悲憤的情緒,顏真卿將自己對侄子的思念、對家族的哀思以及對叛軍的仇恨毫無保留地傾注于筆墨之間。
隨著情緒的高漲,書寫速度加快,筆畫更加潦草,墨色也更加濃淡不一,生動地體現(xiàn)了他內(nèi)心的洶涌澎湃。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zhuǎn)內(nèi)容詳細頁面!
學(xué)習(xí)更多書法內(nèi)容,點擊上方公眾號名片關(guān)注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