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曠昆紅
80后單偉陽,在文化路口開著超市、夜宵店和煙酒店,每天為生意忙得暈頭轉(zhuǎn)向,卻雷打不動地守著一個約定:每月給轄區(qū)170名特困群眾送愛心物資。
從去年7月起,不論嚴寒酷暑,單偉陽(左二)給社區(qū)170名特困群眾發(fā)愛心物資。受訪者供圖
小店藏著兩代人的愛心接力
“這個月的香皂和洗衣液很實用!”8月7日,荷塘區(qū)月塘街道野鴨沖社區(qū)的樂爾樂超市門前,73歲的張娭毑攥著剛領(lǐng)到的物資,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花,一個勁夸老板單偉陽“心眼好”。
從去年7月至今,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香皂、洗衣液、月餅、生活盆桶……這些貼著“過日子”標簽的物件,總會準時送到那些貧困、疾病纏身或老無所依的人手中。
這份堅持,要從30年前的故事說起。當年,單偉陽的父親帶著全家從攸縣農(nóng)村來到株洲,租住在文化路的民房里。父親先做冷飲生意虧了本,一家人曾為溫飽犯愁;后來開起幾十平方米的小超市,全靠鄰里常來捧場才慢慢站穩(wěn)腳跟。那時的單偉陽和弟弟,放學后總在店里幫忙,聽著父親常說“待人要和善,有能力就多幫人”。
成年后,單偉陽曾想闖世界,南下廣東學廚藝,卻在2011年父親去世后選擇回鄉(xiāng)——“得留個人陪媽”。他先是開通訊店,最終還是拾起了父親的“老本行”,笑著說“從小看店的‘童子功’還在”。如今他的超市,從幾十平方米擴到幾百平方米,還開了夜宵店、煙酒店。他總說:“能有今天,全靠街坊們捧出來的?!?/p>
每月公益活動溫暖170顆心
單偉陽的愛心,早就藏在社區(qū)的日常里。逢年過節(jié)社區(qū)開展慰問活動,社區(qū)負責人邀請他,說“還有幾戶困難戶需要幫助”時,他總是一口應下“沒問題”。
去年,野鴨沖社區(qū)黨委書記彭金林尋找“社區(qū)合伙人”,第一個就想到他:“單老板生意規(guī)模不算最大的,但熱心腸是出了名的?!焙芸欤吭乱淮蔚摹按壬乒嫒铡倍讼聛?,為社區(qū)170名殘疾人、低保戶、特扶對象送物資。
一年多來,他送過中秋月餅,還有洗衣液、香皂這些日常用品。他記不清具體送過多少,但居民們都記在心里:62歲的李阿姨,曾因獨子意外去世總愛傾訴委屈,如今每次領(lǐng)到物資都豎起大拇指點贊;獨居的張娭毑每次都要拉著他說幾句家常,“就像自家孩子一樣親”。
在單偉陽看來,這不是什么大事,“當年別人幫過我,現(xiàn)在我?guī)椭鷦e人,這是應該的?!泵吭乱淮蔚募s定,早已成了他和街坊們心照不宣的溫暖習慣。
編輯:李毅哲
二審:胡樂
三審:高曉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