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化浪潮下,合資品牌日子過得怎么樣?日前,隨著豐田、本田、日產等日系三強7月份銷量數據發(fā)布,讓大家對這三家品牌在國內市場現狀有了進一步了解。
整體來看:豐田、日產7月份在國內市場銷量均出現不同程度增長的同時,本田銷量同比呈現下滑勢頭,狀態(tài)比較低迷。
豐田:新能源進入快車道
從車企發(fā)布的數據來看,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7月份合計銷量超12.6萬輛。其中,廣汽豐田7月份銷量超5.8萬輛,同比增長8.23%;一汽豐田7月份銷量6.8萬輛,同比增長3%。
不得不說,經過這幾年在國內市場的摸爬滾打,豐田汽車變得很熟悉中國消費者需求,在產品上形成燃油+新能源兩步走布局。針對燃油車,持續(xù)以“一口價”戰(zhàn)略進一步拉動產品競爭力。
從乘聯會最新數據來看,RAV4榮放(參數丨圖片)7月份銷量超1.84萬輛、卡羅拉銳放銷量超1.49萬輛、鋒蘭達銷量超1.36萬輛、威蘭達銷量超1.04萬輛——在新能源化的今天,這幾款燃油車的表現依然很搶眼。
同時在新能源市場,隨著鉑智3X推出,彰顯豐田汽車積極轉型新能源的決心。該車7月份銷量達6833輛,位居合資新能源銷量排名頭部位置。后續(xù),隨著豐田更多新能源車型在國內市場的推出,相信其銷量還會增長。
日產:銷量回暖明顯
7月份,東風日產銷量超5.35萬輛,鄭州日產7月份銷量4704輛,兩家合計銷量超5.82萬輛。
整體來看,日產在國內市場持續(xù)回暖,不僅燃油車銷量穩(wěn)增,新能源車賣得也好。
從乘聯會發(fā)布的數據來看,軒逸7月份銷量超2.63萬輛,不僅成為合資轎車銷量翹楚,就是放眼國內轎車市場也很有分量,其終端熱度甚至超過了一些主流新能源轎車。
這兩年,日產在中國市場也是本土化與新能源化并行,產品也變得越來越接地氣。不僅燃油車銷量穩(wěn)中有升,同時新能源車也做到了合資品牌標桿。
這里以日產N7為例,7月份該車銷量6455輛,成為終端市場熱銷的合資新能源車之一。
實話實說,日產N7整體非常像主流自主新能源車,不僅有著高顏值,同時在舒適、續(xù)航、科技等方面也向主流自主新能源車看齊。如果按照這種標準造車,那么未來日產在新能源領域不可估量。
本田:市場表現低迷
如果說豐田、日產在中國市場進步明顯,那么本田的表現可以說是原地踏步了。相比同伴們的精彩表現,本田表現低迷首先就是銷量下滑。
從廠家發(fā)布的數據來看,廣汽本田與東風本田7月份合計銷量超4.03萬輛,同比下滑14.6%。其中,廣汽本田7月份銷量超1.6萬輛,同比下滑51.81%;東風本田7月份銷量超2.43萬輛,同比增長71.36%。
從產品上看,本田前幾年在國內市場一直享受經典車的紅利,不過現在也遭遇了產品瓶頸。曾經熱銷的CR-V在7月份銷量不足1萬輛,與6月份超1.7萬輛的數據相比下滑驚人。此外,本田雅閣6月份銷量還超1.3萬輛,7月份就下滑到9641輛,中間的落差也太大了。
在新能源領域,相對于意氣風發(fā)的豐田、日產等同伴還能拿出鉑智3X、日產N7等沖量車型,本田基本上就等同于打了白板,被寄予厚望的P7在7月份僅銷售200輛,整體表現太弱了。
國內市場,本田在燃油車方面缺乏有效的換代車型,新能源產品又缺乏后勁。以這樣劣勢應對內卷嚴重的車市,在短時間內銷量不可能出現明顯的反彈了。
《車壹圈》觀點:從日系三強在國內市場的表現來看,只有那些順應時代發(fā)展、貼合中國消費需求的合資品牌才能實現破局。
事實上,豐田、日產的變化也正是基于燃油車+新能源車布局,從而為品牌發(fā)力提供了有效的助攻。而本田現在想要發(fā)力,最主要就是找準方向,不能靠幾款經典車型就想吃一輩子紅利,是時候要打造幾款讓中國消費者點贊的超值產品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