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了。
監(jiān)管又要嚴控你的錢了。
央行、金融監(jiān)管總局、證監(jiān)會三家聯(lián)手,搞了個《金融機構客戶盡職調查和客戶身份資料及交易記錄保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聽這名字就知道——你的每一分錢,他們都要管。
之前那個“存取現(xiàn)金超5萬元需登記資金來源”還記得吧?當時網上罵聲一片。普通老百姓取個錢還要解釋來源?我辛苦攢的錢,憑什么要跟你匯報?
這回新規(guī)聰明了點。沒再提什么“登記資金來源”,但是……
你以為就這么放過你了?
天真。
新規(guī)更狠。只要你一次性交易超過5萬人民幣或1萬美元,銀行就要對你進行“客戶盡職調查”。什么意思?就是要查你的身份信息,留存你的證件復印件。
現(xiàn)金匯款?查?,F(xiàn)鈔兌換?查。買點貴金屬?查。購買金融產品?還是查。
反正就是一個字——查!
你說這是為了反洗錢?好,理由很正當。但問題是……
普通人取個錢買個房,湊個首付,辦個婚禮,就得被當成“潛在洗錢嫌疑人”?這邏輯對嗎?
銀行說要在“合規(guī)底線”與“體驗溫度”間找到動態(tài)支點。
聽聽這話說的,多么冠冕堂皇。什么叫“體驗溫度”?被查身份證的溫度嗎?
更要命的是保存時間——10年!
你的每一筆交易記錄,銀行要保存10年。10年啊朋友們,你大學畢業(yè)工作到現(xiàn)在的所有消費記錄,銀行都給你存著呢。
買了什么,花了多少,什么時候花的……
這不是隱私裸奔是什么?
有專家說了,這會讓銀行合規(guī)成本上升。系統(tǒng)升級要錢,人力投入要錢,第三方數據采購還要錢。
但這些成本最終會轉嫁給誰?
還不是我們這些普通儲戶!
你以為銀行會自己掏腰包?做夢呢。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誰不懂啊。
現(xiàn)在連跨境業(yè)務都要加強管理。想轉個錢到海外?先接受調查吧。有境外關聯(lián)方?那更得查個底朝天。
這年頭,連自己的錢都不能自由支配了。
當然,他們會說這是為了“國家金融安全”。好吧,這個理由確實很有說服力。但問題是……
為什么總是普通人在買單?
那些真正的洗錢大戶,人家有的是辦法繞過這些規(guī)定。反倒是我們這些老實人,取個錢都要被盤查三遍。
什么時候,老百姓的錢包成了監(jiān)管部門的透明袋了?
最搞笑的是,銀行還說要“優(yōu)化流程提升客戶體驗”。怎么優(yōu)化?開發(fā)個手機銀行模塊,讓你在線上傳證明文件?
拉倒吧。
這不還是在查你嗎?只不過從線下挪到線上而已。換湯不換藥的把戲,當我們看不出來?
說到底就是一句話——你的錢,不再只是你的錢。
每一筆大額交易都要解釋,每一次取錢都要登記,每一個資金流向都要追蹤。。。
這樣的金融環(huán)境下,我們的財產自主權還剩下多少?
當然,反洗錢確實重要。但在打擊犯罪的同時,能不能別把所有人都當成嫌疑犯?
畢竟,不是每個取5萬塊錢的人,都在洗錢。
有些人可能只是想買個家具,有些人可能是要交房租,有些人可能就是單純想取點現(xiàn)金放家里……
這些再正常不過的需求,為什么要被層層審查?
新規(guī)還在征求意見階段。如果你也覺得這樣不合理,那就去表達你的聲音吧。
因為一旦這個規(guī)定正式實施,想再改就難了。
到時候,你的每一次取錢,都可能變成一次“調查”。
你準備好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