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期被視為俄羅斯國防體系核心人物的紹伊古被自己親信舉報了。
舉報人是前國防部副部長布爾加科夫,他之前是管后勤保障的,跟紹伊古走得極近。
去年7月,布爾加科夫因為涉嫌“特別大規(guī)模貪污”被抓了,說是在俄烏沖突期間挪用前線物資采購款,連士兵的合格食品都保障不了。
可就在今年8月,被關了快一年的他突然向調查機關交了關鍵證據,矛頭直指紹伊古:在巴赫穆特戰(zhàn)役最吃緊的時候,紹伊古親自下令,把該給前線的彈藥拖慢好幾天才送,還硬生生削減了兩成供應,這直接讓前線部隊,尤其是瓦格納集團,付出了慘重的人員代價。
這件事之所以震動不小,是因為俄羅斯軍政體系里向來對高層的錯誤諱莫如深,這種直接把國防部長的問題擺到明面上的情況,還是頭一遭。
而更讓人關注的是,這會不會是普京要加快清算紹伊古派系、整頓國防體系的信號?
巴赫穆特那地方堪稱俄烏沖突里的“絞肉機”,打了最久,傷亡也最大。
作為頓涅茨克的交通樞紐,誰拿下這兒,不光是戰(zhàn)術上占優(yōu),政治宣傳上也能占盡上風。
當時瓦格納集團是主攻力量,扛了八成的攻堅任務,可就在最需要炮彈支援的時候,彈藥卻跟不上了。
布爾加科夫的供詞里提到,2023年4月中旬那幾天關鍵攻防戰(zhàn),瓦格納每天拿到的炮彈還不到需求量的六成,沒辦法,只能靠士兵硬沖,用血肉之軀填火力缺口。
這事兒跟當年瓦格納創(chuàng)始人普里戈津的抱怨能對上。
2023年5月,普里戈津多次在社交媒體公開批評國防部,指責后勤補給緩慢、官僚主義嚴重,甚至直接點名紹伊古和時任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無能”。
紹伊古自2012年掌管國防部以來,這些年早搭起了一張復雜的關系網。
他手下的10名副防長里,光俄烏沖突爆發(fā)后,就有6人因為貪腐或者失職被撤了職。
比如前副防長伊萬諾夫,涉嫌貪污11.85億盧布,人事總局局長庫茲涅佐夫,受賄3050萬盧布,這些都是他核心圈子里的人。
而布爾加科夫能從基層倉庫管理員一路爬到國防部副部長,靠的就是跟紹伊古的鐵桿關系。
他管了17年后勤,期間形成了一套以“物資采購拿回扣”為核心的利益鏈。
這種系統性的腐敗,直接坑了前線。
就像2022年哈爾科夫戰(zhàn)役時,俄軍裝甲部隊因為燃油供不上趴了窩,可布爾加科夫的女兒卻通過關聯公司,拿到了價值好幾億盧布的軍用燃油采購合同。
哪怕后來布爾加科夫被解職了,他還靠著國防部監(jiān)察辦公室的職位繼續(xù)插手后勤,直到去年7月貪腐案徹底敗露才被抓。
布爾加科夫這事兒曝光的時候,正好趕上普京對國防體系動大手術。
今年5月,普京突然把紹伊古調離國防部,讓他去當聯邦安全會議秘書。
表面看是升了官,實際上等于收走了他直接指揮軍隊的權力。
接任國防部長的別洛烏索夫是個沒半點軍方背景的經濟學家,給他的核心任務明著就是“優(yōu)化國防資源分配”。
紹伊古調走后,國防部高層變動明顯加快。
光是今年7月,就有3名跟紹伊古關系近的軍區(qū)司令被撤了職。
同時還成立了由總統直接管的“國防廉政委員會”,把軍工采購的審計權直接抓了過來。
這種“去紹伊古化”的動作,跟去年開始的國防部反腐風暴是連著的,到今年8月,已經有12名中將以上的軍官因為貪腐或失職被調查,其中8個都跟紹伊古的派系直接相關。
從紹伊古的關系網崩塌,到國防部大反腐,再到別洛烏索夫主導的“戰(zhàn)時經濟改革”,普京這一系列整頓動作的思路其實很清楚:通過清腐敗、調資源,把俄羅斯的戰(zhàn)爭潛力提到最大。
雖然俄軍在頓涅茨克有進展,但西方給烏克蘭的援助一直在加碼,光今年上半年就給了120億美元,戰(zhàn)場平衡正在被重塑。
普京需要一個更高效、更聽話的國防體系來應對北約的“消耗戰(zhàn)”,而清算紹伊古派系,正是這一轉型的關鍵一步。
到現在,紹伊古還沒對布爾加科夫的指控公開回應,克里姆林宮也少見地保持沉默。
但有一點能肯定,俄羅斯軍政體系這場“地震”還沒到收尾的時候。
就像之前梅德韋杰夫回應美俄核威懾時說的“好戲還在后頭”,俄羅斯的權力調整和俄烏沖突的走向,接下來幾個月怕是要迎來真正的考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