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妾隨清娛墓志》,全名《古漢太史司馬公侍妾隨清娛墓志銘》,傳為褚遂良書。傳說:永徽二年九月(公元651年),唐朝大書法家褚遂良因對武則天的統(tǒng)治不滿,被貶同州任職。一天傍晚,忽然夢到了隨清娛,兩人之間還進行過一段對話。這就有了后世的《司馬遷妾隨清娛墓志》。石在宋代尚存,后佚。
另外,到了時隔千年清順治十六年六月(公元1659年)邰陽縣知事徐起霖亦做了一個和褚遂良相似的夢。夢中隨清娛托徐起霖將褚遂良給她寫的墓志銘雕刻在石碑上,鑲嵌在百里之遙的司馬遷祠里。盡管徐起霖對神鬼之事全然不信,可出于對隨清娛的憐憫和欽佩他還是照辦了。
徐無聞先生指為偽作,然文拙書工,蓋一善學褚者為之,褚公行書之美,可見一斑。此為明拓割裱本,外框高32厘米,寬17厘米;內框高24厘米,寬13厘米。
褚遂良行書《司馬遷妾隨清娛墓志》
【1】《故漢太史司馬公侍妾隨清娛墓志銘》永徽二年九月,余判同州,夜靜坐于西廳。
【2】若有若無,猶夢猶醒,見一女子,高髻盛妝,泣謂余曰:"妾漢太史司馬遷之侍妾也。趙
【3】之平原人,姓隨名清娛。年十七事遷,因遷周游名山,攜妾于此。會遷有事去京,妾
【4】僑居于同。后遷故,妾亦憂傷尋故,瘞于長樂亭之西。天帝閔妾未盡天年,遂司此
【5】土。代異時移,誰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將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銘墓,以垂不
【6】朽。"余感寤銘之,銘曰:嗟爾,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終,厥志百千億年,血食于
【7】斯。唐褚遂良撰文并書。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