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定一個小目標,賺它一個億!”
曾幾何時,王健林的這句話一度讓他風靡網(wǎng)絡,可如今再聽來,這話中卻滿是唏噓和無奈。
2025年,應該是王健林過得最難的一年。
繼去年先后兜售40座萬達廣場后,今年的他再次打包“賣賣賣”48座萬達!
可500億收入對上千億債務,卻也只是蚍蜉撼樹。
昔日首富究竟何以走到今天這般田地?買完80多個萬達廣場,財富直縮9成的他,如今手里還剩下什么?
昔日首富 再掀波瀾
提到王健林這位昔日首富,那真是“要么不出手,出手即王炸”。
誰又能想到,消失人前一段時間的他,再次出現(xiàn),竟成了這副模樣。
面容憔悴、身形消瘦,豈料,往日意氣風發(fā)的首富會有今天?
但這一次,同他一起瘦的不僅僅是身體,還有他極致縮水的財富。
當“王健林再賣48座萬達廣場”、“王健林還剩多少家底”登上熱搜的時候。
大家才發(fā)現(xiàn),昔日輝煌的萬達早已不復存在。
自今年開年以來,王健林兜售資產(chǎn)的消息可謂是一浪接一浪。
截止到目前,他手中的萬達廣場已經(jīng)被“賣賣賣”,“甩賣”了超過80家。
不過,廣場賣了之后,收集到現(xiàn)金流的王健林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只是,縱然收回了500億的流動資金,可面對壓在身上的千億債務,卻依舊讓他無法放下心中牽掛。
而當回看才發(fā)現(xiàn),萬達廣場的隕落,早在兩年前就已經(jīng)埋下了伏筆。
2023年,一名名叫陸麗麗的女士與萬達電影控股簽署了一份1.8億股股份的股權(quán)轉(zhuǎn)讓協(xié)議。
那時,憑著這筆周全,王健林回籠了近22億的資產(chǎn)。
而也是從那時開始,萬達廣場就開始了近乎不可控的“甩賣”局面。
僅僅是2023到2024一年間,為了回籠還債,王健林就先后買了40座萬達廣場。
可縱然如此,那份外債就像是“無底洞”般,越滾越大。
直到今年,王健林再次打包出售48座萬達廣場的消息傳出。
而這幾十座萬達廣場的交易,也幾乎都是被他的“老熟人”騰訊控股、京東潘達、陽光人壽保險等企業(yè)收購。
看著如今瘋狂“甩賣”的萬達廣場,不由讓人想起,曾經(jīng)網(wǎng)將在建立萬達時,那“買買買”的場景。
建立萬達 做大做強
如果沒有從商,王健林應該早已退休,過上了安享晚年的生活。
但人生庸庸碌碌從來不是王健林的追求,只是那時的他并不知道,棄政的代價會在晚年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從轉(zhuǎn)業(yè)軍人到一代首富,王健林的人生閱歷堪稱傳奇。
1987年,為響應國家“百萬裁軍”的號召,王健林告別了18年軍旅生涯,轉(zhuǎn)業(yè)到大連任職。
而剛到不久,他就遇到了送他走上商路的契機。
彼時,當?shù)赜幸患易≌_發(fā)公司瀕臨破產(chǎn),為找能人拯救這個“爛攤子”。
政府一籌莫展之際,王健林毛遂自薦,出任總經(jīng)理一職。
而這里,就是萬達集團最開始的前身。
那時,幾乎沒人看好王健林能將這家公司盤活。
可常言道“不蒸饅頭爭口氣”,在外界眾人等看笑話時,王健林卻只用一年時間,就“轉(zhuǎn)虧為盈”。
只是,那時的公司還直屬政府企業(yè),縱然他有才干,但對公司事項卻并沒有決定權(quán)。
直到1991年,隨著國家政策改革,要在大連選擇3家企業(yè)試點。
秉持“敢闖敢試”的理念,王健林抓住機遇,踴躍申請。
果不其然,試點成功后沒幾年,國有股退出后,萬達徹底成為了私有產(chǎn)業(yè)。
而為了將公司做大做強,王健林沒少下功夫。
但真正促進萬達轉(zhuǎn)型的,竟是源自他的一次仗義之舉。
彼時,有兩位同王健林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老同事得了重病,為了將他們從鬼門關拉回來,王健林出資300萬為其治病。
“由小極大”,王健林開始思考如果再有其他人病了該怎么辦。
于是,為了確保公司有足夠的現(xiàn)金流,他推出了“訂單式商業(yè)地產(chǎn)”模式。
即“買買買”,靠掛牌然后自己“收租”。
很快,萬達集團就成了北方房地產(chǎn)的龍頭企業(yè)之一
可王健林的野心卻并不止步于此,2000年,第一座萬達廣場在長春開業(yè)。
他提前與沃爾瑪、肯德基等商超簽訂捆綁協(xié)議,確保商能夠做到開業(yè)即滿租的狀態(tài)。
之后,他又涉足跨區(qū)域、規(guī)模戰(zhàn)略,成立萬達院線。
短短五年,便突破票房10億元大關,使其成為了當時國內(nèi)票房最高的院線公司。
然而,那時的他看著輝煌的產(chǎn)業(yè)鏈又豈會想到,自己的商業(yè)帝國會在頃然間倒塌......
對賭失敗 財富直縮
“萬達廣場就是城市中心,這不是口號,是實力”。
2015年,在他憑借萬達集團突破7000億次產(chǎn),問鼎中國首付寶座時。
站在哈佛的演講臺上,他高談闊論。
然而,那時的他又怎會想到,在這份“實力”背后,支撐起他的是高達60%的資產(chǎn)負稅率。
其實,萬達的墜落,早在2016年就拉開了序幕。
那時為了推動萬達在A股上市,王健林先是退出港股私有化市場。
2017年,隨著萬達影院被更名為萬達電影,這看似輕易的背后。
卻是王健林為了解決密集到期的債務兌付壓力,出售了大部分文旅和酒店資產(chǎn)。
也是從那一刻開始,萬達的重心轉(zhuǎn)移到了萬達電影和萬達廣場上。
只是,隔行如隔山,在他憑借房地產(chǎn)等領域的突出成績,屢登首付寶座的時候。
轉(zhuǎn)移重心到影視領域的萬達,顯然走得并不順暢。
單單是2019年,萬達收購的AMC院線的凈虧損高達1.49億美元。
隨后的新冠疫情,全球經(jīng)濟的下陷,更是讓困境中的萬達寸步難行。
而這一切的背后,還有當初王健林信心滿滿與融創(chuàng)、蘇寧等巨頭欠下的對賭協(xié)議更是逼得他節(jié)節(jié)敗退。
當初的他珠海萬達商管的上市有多么躊躇滿志,可在接連四次IPO失敗后。
對賭合約的到期,近400億元的回購暴雷,截至2018年未能登陸A股,他便要以8%年息回購投資者股份。
行業(yè)外在的下行、企業(yè)對賭的失敗,一夜間,首富成了“首負”。
為了降低負債率,王健林不得不開啟“賣賣賣”模式。
而就2016年王健林巔峰時期的超2000億次產(chǎn),在經(jīng)歷這一次次“變革、甩賣”后,截至目前不足300億。
市值蒸發(fā)幅度超90%,如今的他手里還剩啥?
現(xiàn)在王健林,手中出了擬上市的珠海萬達體系。
盡管明面上看,截至去年,他還有超500座萬達廣場,可實際可供他變現(xiàn)的,僅有140座。
這些,可以說也是如今王健林手中最后的籌碼了,未來究竟如何,現(xiàn)在來看還是個未知數(shù)。
結(jié)語
在債務壓力與資產(chǎn)縮水的雙重夾擊下,王健林正在經(jīng)歷人生中最為艱難的一個階段。
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商業(yè)大鱷,究竟能否絕地反擊,重回巔峰還難說。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依然沒有放棄翻盤的可能。
只是再走這條路,卻比當初他接受“爛攤子”時,要坎坷的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