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從49歲才開始當官,他僅用4年時間,就從浙江巡撫一路升至閩浙總督,獲御賜黃馬褂、加封太子少保,躋身大清頂級大臣之列,與曾國藩平起平坐。這樣的晉升速度,縱觀整個封建王朝歷史絕無僅有。
左宗棠是湖南人,父親左觀瀾是個教書先生,所以他從小耳濡目染,詩、書、畫樣樣精通??婆e對他來說也不是啥難事,他16歲考中秀才,20歲又考中舉人。
可偏偏,人的運氣有時候就特別怪,他中舉人那一年,他的好運就戛然而止。從20歲開始,他連考六次進士,次次落榜。
別人考不上的事很常見,但左宗棠不一樣。他十八九歲時就在湖南聲名鵲起,是大家公認的天才,人人都說“左宗棠將來必成大事”,誰料他考舉人竟接連失利。
就在這時,左宗棠的父親去世了。左家兄弟三人,父親的遺產(chǎn)也不是很多,于是左宗棠就和二哥商量:大哥性子窩囊,把田產(chǎn)都給大哥,我們倆出去闖蕩。二哥呢也同意了,于是兄弟三人分了家,他和二哥出去自謀生路去了。
但此時的大清,民不聊生,天下亂象,想要立足實在是太難了。最終,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左宗棠入贅到了老婆家,當起了倒插門女婿。
可他不死心,又去考進士,結(jié)果又是三年,又是三敗。這一年,他31歲,整整考了九次,依舊沒考上。
左宗棠徹底心灰意冷,決定不考了。
這時,左宗棠就在想,吃軟飯總得有個底線,不能一輩子蹭在丈母娘家里呀。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學(xué)起了父親,當起了教書先生。
在湖南,他的名氣還在,一開學(xué)堂,很多人都愿意把孩子送來讀書。教書幾年下來,他攢了不少錢,他還拿這些錢置辦了田產(chǎn),從此又成了有田人家。
這時,湖南人紛紛夸他是能人,只是運氣差了點。你看人家開學(xué)堂沒幾年,分分鐘做大做強,買田置地。
就在這時,左宗棠的人生貴人出現(xiàn)了,他就是湖南巡撫張亮基。張亮基特意找到他們家,邀請他去給自己當師爺,這一年,左宗棠39歲。
與此同時,37歲的洪秀全在廣西起事,搞起了太平天國運動。兩年后,太平軍打到長沙城下。張亮基是文官,不懂軍事,于是就把守城防務(wù)交給了左宗棠。
左宗棠果然不負所托,把長沙的防守安排得井井有條。太平軍圍攻數(shù)月,硬是沒能攻下來,最后只得撤退。
這一仗,讓左宗棠名聲大噪,他的名聲從一路從湖南傳到了大清朝堂。大家紛紛夸他了不起,一個文人居然能抗住太平軍的進攻。
這時候,左宗棠雖然名聲打開了,但他仍然是個師爺,沒有官職,沒編制,說白了就是巡撫請的臨時工。
再后來,因為太平天國運動,張亮基調(diào)走了,湖南巡撫一職由駱秉章接任。駱秉章上臺之后,同樣倚重左宗棠,甚至可以說是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這里面,關(guān)于他倆的關(guān)系,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在清朝,文官地位高于武官,有句俗語叫“文見武大三級?!焙涎矒崾嵌饭?,湖南提督是一品官,提督雖然比巡撫高一級,可是真要打起仗來,巡撫要節(jié)制提督。
比提督低一級的是總兵,總兵是二品官,講道理跟巡撫平級,但是在朝堂上,巡撫坐著總兵得站著,你根本沒坐。
左宗棠雖不是官,卻是兩任巡撫的師爺,所以武將一般見了他也得行禮。
有一天,總兵樊燮來找駱秉章匯報工作,他發(fā)現(xiàn)駱秉章不在,堂上只有左宗棠。于是他轉(zhuǎn)身就走,就沒搭理左宗棠。
結(jié)果,左宗棠不高興了,他臉色一沉:“回來!見了我怎么不打招呼?”
樊燮冷笑:“你又不是官,我堂堂二品總兵,為啥要跟你行禮?”
左宗棠拍案而起:“別說你,就是提督來了也得讓我三分,你總兵算個屁!”然后左宗棠還爆了一句粗口:“王八蛋,滾出去!”
樊燮哪里受過這種氣,于是就找駱秉章反映,結(jié)果駱秉章不僅沒有責(zé)怪左宗棠,反而當場訓(xùn)斥樊燮。樊燮不服氣,就開始頂撞他們二人。
這下,駱秉章不干了,隨后他就提起筆來書寫奏折,向朝廷彈劾樊燮,駱秉章羅列了樊燮的一系列罪名,鐵了心的要幫左宗棠出這口氣。
樊燮也不是普通人,他的背后也有靠山。湖廣總督官文,是他老鄉(xiāng),也是武官系統(tǒng)的大佬。多年來文官一直壓著武官,官文正好想借此機會替武官爭口氣,他不僅沒打壓樊燮,反而還提拔他為提督。
這下鬧大了,文官武官開始互相抨擊、隔空對陣。就連曾國藩、李鴻章等人,也介入了這場戰(zhàn)爭。這些文官無一例外,一致力挺左宗棠。最終武官落敗,樊燮被打發(fā)回老家,相當于被革職罷官。
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左宗棠能量有多大,一個師爺竟能把一個二品總兵收拾得服服帖帖。
朝堂內(nèi)斗歸內(nèi)斗,太平軍還是要應(yīng)付的。就在這時,曾國藩又看中了左宗棠,把他調(diào)到自己身邊當幕僚。在這段時間里,左宗棠籌劃軍事演練、布防全局,得到了曾國藩的重用。
這時候,大清正是缺人的時候,左宗棠當官呼之欲出。于是在1860年,49歲的左宗棠被破格提拔為浙江巡撫。上任后左宗棠連戰(zhàn)連捷,一年后升為了大清八大總督之一的閩浙總督。
1864年,太平天國覆滅,左宗棠因功被加封太子少保,御賜黃馬褂。從此左宗棠與曾國藩平起平坐。短短四年,他就從一個“沒編制的師爺”一躍成為大清的頂級名臣。
再說樊燮,回到家鄉(xiāng)后,他始終耿耿于懷。自己堂堂二品總兵,被一個師爺罵“王八蛋滾出去”。
他怎么想都想不通,這文官也太欺負人了,武官就是再能打,也很難出頭。于是,他在老家大宴賓客、延請名師,苦心培養(yǎng)自己的兩個兒子。樊燮表示,自己的兒子將來一定要考上進士,當上文官替父親出氣。
他甚至還把那句“王八蛋滾出去”刻在竹簡上,掛在祠堂里。樊燮立下家訓(xùn):哪天你們考中進士,就燒掉它,考不中就一直掛在這里,這六個字是他樊家的恥辱。
結(jié)果,1877年,他的兒子樊樊山果真考中進士,之后還進了翰林院當庶吉士。就這樣,左宗棠一句罵,把樊家的武將世家,罵成了文官家族,活生生罵出了一個兩榜進士。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