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的文博盛事
全世界藝術(shù)愛好者的狂歡
一期一會,再見正倉院!
秋游日本,看展才是重頭戲!
首先,最引入矚目的就是一年一度的“正倉院展”,這也是本次游學(xué)計劃的第①個契機。
奈良國立博物館
眾所周知,正倉院的許多藏品來自中國盛唐,或經(jīng)由中國傳來,它們見證了中日文化交流,也參與了絲路文明傳播。
我們總說“大唐盛世”,在這個1200年前的黃金時代,人們的生活究竟如何? 史書中記載的那些傳奇的“金銀平脫”“象牙撥鏤”“夾纈”工藝;失傳的唐代樂器阮咸、尺八、箜篌等,在國內(nèi)幾乎已無實物留存;以及大量易損難保存的文物(木質(zhì)琵琶、棋盤、書架等) …可以說,正倉院這座寶庫保留了迄今為止種類最豐富、最全面、且最有價值的唐朝藝術(shù)品。
本次正倉院展將有67件(組)寶物展出,其中6件首次面世。展期僅17天!!是全世界的藝術(shù)愛好者不可錯過的盛筵。一年一次的展覽機會,一期一會的世間孤品。這座巨型的皇家寶庫,9千余件秘不示人的珍品藏品,歷經(jīng)千年傳承, 為秋日的日本注入了別樣的魅力。
牧溪《觀音·猿·鶴圖》
(傳)牧溪《遠浦歸帆圖》
第②個契機是京都國立博物館將重磅呈現(xiàn)“宋元佛畫——東渡而來的諸佛”特別展。眾多日本博物館和寺院的珍藏,帶大家 了解中日禪宗文化的發(fā)展及其在日本文化中的意義和影響。
在這里,我們不僅能看到“日本畫道的大恩人“牧溪的《觀音·猿·鶴圖》,還會看到珍貴的《無準師范像》《孔雀明王像》,以及(傳)宋徽宗的《秋日冬景山水圖》……宋元書畫名品匯聚一堂,亦殊為難得。
王羲之《孔侍中帖》(唐摹本)與《李柏尺牘稿》
第③個契機則是滋賀觀峰館開館30周年巨獻“來自王羲之手札”特別展。王羲之唐摹本之一《孔侍中帖》與改寫了中國墨跡書法“之最”的《李柏尺牘稿》同場展出;“宋四家”中的蘇軾、黃庭堅和米芾的書法名作,也是本次特展的必看之作。
而美秀美術(shù)館的“永遠的北朝——從董黯到燃燈佛孝子傳圖的世界”特展,則將以北朝石刻線畫藝術(shù),來展示儒家經(jīng)典孝道文化的內(nèi)涵。
對于藝術(shù)愛好者而言,這樣同時一覽大量傳世罕見的唐宋遺珍和日本頂級寶物的機會可謂非常難得!
借四大展覽齊聚之際,我們以【觀展看園】為主線,設(shè)計了本次游學(xué)。4大展覽+小眾寺廟園林+小眾博物館。為了更好地學(xué)習(xí),我們還特別安排3堂專題講座,來全面釋讀此行重磅展覽背后的歷史、文化、藝術(shù)內(nèi)容。
【秋季賞寶看展之旅】??
京都、滋賀、奈良???
2025.10.17 — 2025.10.25
日本之旅 |專家隨行
石釗釗
文物研究與文物修復(fù)學(xué)者
研究方向:紡織文物/書畫
于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從事多年實驗室出土紡織服飾文物、出土繪畫的修復(fù)與研究工作,中國文物學(xué)會紡織文物專業(yè)委員會理事,響堂山石窟學(xué)術(shù)委員會理事?!度嗣袢請蟆?、《世界紡織百科全書》、北京畫院《大匠之門》、《中華遺產(chǎn)》、《北京晚報》、《美術(shù)大觀》、上海書畫《書與畫》等刊特約撰稿人,先后發(fā)表多篇研究論文于《故宮文物月刊》、《南方文物》等海內(nèi)外各類學(xué)術(shù)刊物。石釗釗老師曾多次帶領(lǐng)白駒星球的日本游學(xué)(正倉院展/空海展/宋畫展/小眾寺廟及世界文化遺產(chǎn)等),知識廣博,擅長從多學(xué)科角度深度講解,實力與人氣兼?zhèn)?,廣受好評。
石釗釗老師全程隨行講解,并特別為我們安排3場行中分享:
1.《日本的秘寶:日本藏中國宋元佛畫(上)》
2.《絲路東端的寶庫:正倉院的收藏與文明交匯》
3.《日本的秘寶:日本藏中國宋元佛畫(下)》
日本之旅 |行程概覽
添加 <旅行顧問> 獲取 日程安排及航班建議
如以上時間不合適,可獨立定制本行程
日本之旅|亮點速覽
1一次看遍四大特展
一年一度唐風(fēng)寶物終極盛會——奈良國立【正倉院展】,展期僅17天!大唐千年阮咸、唐代毛筆、唐代螺鈿鏡…67組華麗陣容寶物齊聚!
年度最重頭中國繪畫展——京都國立【宋元佛畫展】,牧谿、梁楷、宋徽宗…等名品悉數(shù)上線,來自幾十家博物館和寺院的 秘藏國寶奇跡共展!
最值得期待的書法盛宴——觀峰館【來自王羲之的手札展】,中國最早的紙質(zhì)書信實物,最可靠的王羲之唐摹本,宋四家之三家同展!
精美北朝孝行圖像——美秀美術(shù)館【永遠的北朝展】, 由國內(nèi)引進的特別展,精美的翟門生圖像值得一看再看。
2走進神秘之館:一年僅開放50小時的藤井有鄰館
這是日本第二古老的私人美術(shù)館,收藏以中國古代文物為主,尤其清宮舊藏,從商、周青銅器到宋、元、明、清書畫無所不包。該館神奇之處——每年僅有10個月開放2天,且每天不足5小時。
3資深人氣講師帶隊隨講,并專程安排3場講座,提前解讀特展
石釗釗老師多次帶領(lǐng)白駒學(xué)友一同前往日本游學(xué),幾乎期期爆滿。釗釗老師深諳日本文物古跡背后精髓,尤其擅長解讀其與中國文化的淵源。更難能可貴的是每一次的解讀背后,更能帶來一場美學(xué)的啟迪與思考。
往期與石釗釗老師在日本游學(xué),幾乎期期滿團。
46-12人小團,慢節(jié)奏,拒絕?特種式打卡,全程4-5星舒適住宿,考斯特中巴
【6-12人小團】精品學(xué)習(xí)小團,限額報名,確保游學(xué)體驗感。
【慢節(jié)奏】放慢腳步靜靜觀賞、感受、交流,非特種兵式“打卡”趕景點。
守候一場琵琶湖的日落(左),邂逅奇妙的高臺寺之夜(右)
【在地飲食】吃當(dāng)?shù)靥厣朗?,飲食也是在地文化的一種體驗途徑。
【4-5星酒店】入住琵琶湖畔、京都和奈良市區(qū)酒店,方便出行與觀景
日本之旅|四大主題
NO.1
第77回 正倉院展
正倉院,作為“古奈良的歷史遺跡”的一部分,收藏著大量天平時代(710~794)的奇珍異寶,它們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唐代傳入日本的中華精致物品;二是經(jīng)由中國傳入日本的西域物品;三是奈良時代日本模仿中華物品所制作或創(chuàng)造之物。
正倉院
正倉院平日不對外開放,僅在每年秋季的特定日期內(nèi)(約2周)選取部分向公眾展陳。今年的正倉院展將在10月25日至11月10日舉行,展示67件(組)寶物,其中6件為首次展出,陣容十分華麗。
桑木阮咸
阮咸是中國古代音樂中唯一一件以文人姓名命名的樂器,現(xiàn)存古代實物僅有兩件,均在正倉院。繼2021年展出一件螺鈿紫檀阮咸之后,另一件著名的桑木阮咸將在今年驚艷亮相。
平螺鈿背圓鏡
正倉院珍藏著多件來自唐代的螺鈿珍品,它們是遣唐使從中國帶回,并由歷代天皇珍重收藏。這一次展覽,我們將會看見來自北倉的平螺鈿背圓鏡,即使千年過去,精美的螺鈿裝飾依然光彩奪目、熠熠生輝。
天平寶物筆
由于毛筆不易保存,唐代的毛筆實物極少,正倉院還存有17支傳為唐代制作的毛筆。而在此次展覽中,我們將看到一支當(dāng)時日本所仿制的“天平寶物筆”,筆管長達56.6厘米,筆頭完全按照唐代纏紙筆的工藝制作,于天平勝寶4年(752年)在東大寺大佛開眼法會上使用過,是目前正倉院僅有的一支四層紙五層構(gòu)造的毛筆。
“琉璃杯”
唐代是絲綢之路的鼎盛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頻繁,來自西域的珍品也經(jīng)中國轉(zhuǎn)輸?shù)搅巳毡尽_@件“琉璃杯”杯身呈深藍色,飾有21個凸起的圓環(huán)紋,下面緊連著高杯座,呈現(xiàn)出濃郁的異域風(fēng)情。
除此之外, 圣武天皇御用的紫檀木畫雙六局、鳥毛篆書屏風(fēng)(6扇),用于禮佛的黑柿蘇芳染金銀山水繪箱, 由天武至持統(tǒng)六代天皇相承的御物牙笏 ,以 “蘭奢待”之名傳世的黃熟香,色彩華麗的花氈……一眾珍品,帶我們穿越時空,感受盛唐文化的交流與傳承。
/ 展覽信息 /
? 第77回 正倉院展
地點|奈良國立博物館 東西新館
時間|2025年10月25日-11月10日
NO.2
宋元佛畫——東渡而來的諸佛
日本“宋元佛畫”——指在中國宋元時期繪制的佛教繪畫,伴隨著游學(xué)僧參學(xué)往來輸入日本的宗教題材繪畫作品。這一時期,高僧們在將中國禪宗傳播至日本的同時,也帶去了大量的禪僧繪畫作品。
這些作品技藝精湛,不僅被供奉于寺院受信眾瞻仰膜拜,亦成為日本畫師創(chuàng)作的范本,對日本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南宋禪僧牧溪尤其受到推崇。日本學(xué)界認為:在文人畫興盛時期,牧溪的水墨畫在中國被忽視,但他的花鳥山水畫的氣息卻受到日本禪宗和茶禪數(shù)寄的高度重視。
牧溪的《觀音·猿·鶴圖》
作為禪僧畫家,牧溪被奉為——“日本畫道的大恩人”。這次展覽已公開的展品中,就有牧溪的名作——《觀音·猿·鶴圖》,而這幾件作品流入日本的過程也清晰可考:
1282年宋元交替時,鐮倉時代的日本正興建圓覺寺。寺院保留至今的一份檔案,也是宋元畫流傳日本最早的藏品目錄——鐮倉圓覺寺佛日庵的財產(chǎn)目錄《佛日庵公物目錄》(貞治二年,宋景定四年,1263年)。這本目錄記載了流入日本的宋元畫,佛源題跋的牧溪《猿圖》等作赫然在列。
《孔雀明王像》京都 仁和寺藏
另有北宋佛畫經(jīng)典作品——《孔雀明王像》,此畫以三面六臂描繪,兼具寫實性。畫作以銳利的線條從略微仰視的角度捕捉人物形象,展翅的孔雀、云彩、白色蓮花座等,刻畫細致入微,暈輪與返傭的云濤增加了畫面立體感與神秘分為,體現(xiàn)出宋代佛教繪畫較高水準。
左邊兩幅為(傳)宋徽宗所作《秋景冬景山水圖》,京都金地院藏
右邊兩幅為南宋·李唐《山水圖》,京都高桐院藏
這一次特展,還匯集了來自日本國內(nèi)珍藏的宋元佛畫約150幅之多,其半數(shù)為國寶或重要文物,博物館官方表示“這次展覽暫無巡展計劃”,因此可以說也是一期一會的近距離觀賞宋元高水準繪畫的機會了!
左邊兩幅為(傳)毛益《蜀葵游貓圖》《萱草游狗圖》奈良大和文華館藏
右邊為《無準師范像》(局部)京都東福寺藏
/ 展覽信息 /
? 宋元佛畫——東渡而來的諸佛
地點|京都國立博物館
時間|2025年9月20日-11月16日
NO.3
藤井有鄰館
藤井有鄰館主館
這是 日本第 二古老的私人美術(shù)館 ,由 明治昭和時期的實業(yè)家 藤井善 助(1873-1943)建立, 名字取自《論語》中的“德不孤,必有鄰”,收藏以中國古代文物為主。
主館整體上是棟西式風(fēng)格的三層磚石建筑,頂部有一座清式風(fēng)格的八角亭,以明黃琉璃瓦鋪頂,是故宮等清代皇家建筑以外唯一使用清宮琉璃瓦的房子。清宮于乾隆時期制作了大批的琉璃瓦,部分庫存用于日后的修繕,這批庫存后來賣到日本,被藤井用來修蓋了有鄰館。
主館頂部的八角亭
辛亥革命后,大量的清宮舊藏流往東瀛,藤井善助便抓住機會收入許多稀世珍寶,從商、周青銅器到宋、元、明、清書畫無所不包。所藏唐人寫本《春秋經(jīng)傳集解》、黃庭堅《李白憶舊游詩草書卷》等為其鎮(zhèn)館之寶。
而已回歸中國的珍寶——黃庭堅的《砥柱銘》、米芾的《研山銘》、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被譽為“曠世奇珍”的《絲路山水圖》也曾藏于該館。
唐抄本的《春秋經(jīng)傳集解》卷二局部
(宋) 黃庭堅《李白憶舊游詩草書卷》
因為非公立的緣故,有鄰館只在每個月(1月、8月除外)的第一和第三個星期日開放,此行我們也會專程打卡這家美術(shù)館,尋訪流落的中華瑰寶。
NO.4
滋賀觀峰館“來自王羲之手札”
美秀美術(shù)館“永遠的北朝”
1995年,“觀峰館”在日本滋賀縣東近江市向公眾開放。這個博物館的名字來源于日本書法創(chuàng)始人原田觀峰的雅號,為了向公眾展示更多的書法教育資料和原田觀峰先生30多年收集的書法作品,觀峰館應(yīng)運而生。
在開館30周年之際,觀峰館將在10月1日至26日推出重磅展覽“來自王羲之的手札”,通過展示王羲之與同時代的書法資料,以及北宋時期重要的法書名跡來詮釋中國書法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內(nèi)涵。
王羲之《孔侍中帖》(唐摹本) 日本前田育德會藏
這件《孔侍中帖》為唐代雙鉤廓填摹本,原系東晉王羲之行草書尺牘,在日本被定為“國寶”。此帖共九行,前三行為《頻有哀禍帖》,后六行為《孔侍中帖》;也有人認為此帖為《孔侍中帖》和《憂懸帖》二帖。
此帖當(dāng)是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帶入日本,布施給東大寺,桓武天皇(737-806)在上面留有“延歷敕定”朱文印記。《孔侍中帖》為王羲之傳世名品,較為真切地呈現(xiàn)了王羲之書法的面目,為書法學(xué)習(xí)之上佳范本。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北宋拓本 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藏
而在王羲之行書作品中,還有有一件內(nèi)容豐富、字數(shù)多、集諸帖精華,它就是《集王圣教序》。自唐代開始,它便成為歷代名家學(xué)行書的必臨之作。這一次展覽,來自黑川古文化研究所的王羲之《集王圣教序》北宋拓本也將與觀眾見面。
《李柏尺牘稿》中的兩件 前涼時代 日本龍谷大學(xué)圖書館藏
根據(jù)觀峰館目前所公布資料,展覽還將展出前涼時代的《李柏尺牘稿》——目前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中國紙本書實物。書寫者李柏與王羲之同時代,所寫的字基本上屬于行書,仍帶有明顯的隸書筆意。《李柏文書》的出土,為研究東晉時代的書法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此外,展覽還匯集了“宋四家”中三家的名作:日本大阪市立美術(shù)館藏的蘇軾《行書李白仙詩》、米芾《草書四帖》,藤井有鄰館藏的黃庭堅《李太白憶舊游詩》卷。這場書法盛宴,絕對值得你我為之奔赴。
蘇軾《行書李白仙詩》
米芾《草書四帖》
▼
黃庭堅《李太白憶舊游詩》卷(部分)
/ 展覽信息 /
? 來自王羲之手札
地點|滋賀觀峰館
時間|2025年10月1日-10月26日
而美秀美術(shù)館與中國深圳市金石藝博物館合作,將在今年秋天推出“永遠的北朝——從董黯到燃燈佛孝子傳圖的世界”特展。
北朝,不過一百余年,卻在沖突與融合之中造就了瑰麗的文化藝術(shù)。5世紀末,隨著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并推行漢化政策,孝悌文化成為了北朝的社會基礎(chǔ)。此時《孝子傳》廣為流行,于是很多人就在墓葬中刻畫《孝子傳圖》。
有趣的是,在這些北朝人們所描繪《孝子傳圖》的世界里,還暗含著各種源自西域的元素,翟門生圍屏石床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翟門生圍屏石床上的《孝子傳圖》局部(拓片)
在“胡客翟門生”的這套墓葬遺物上,不僅雕刻有許多粟特人的人物故事圖像,更在屏風(fēng)兩面雕刻了儒家文化經(jīng)典中的郭巨、董永、董黯孝子傳圖。既展現(xiàn)了中國北朝石刻藝術(shù)的魅力,也印證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與中國友好往來的史實。
秋日時分,和我們走進這座隱秘中的藝術(shù)殿堂,由精美的北朝石刻藝術(shù)作品,探究儒家孝道思想的表達與傳承。
/ 展覽信息 /
? 永遠的北朝—從董黯到燃燈佛孝子傳圖的世界
地點|美秀美術(shù)館
時間|2025年9月20日-12月14日
書籍
岡田英弘《日本史的誕生》
王曉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話》
汪濤,王立翔《中國書畫在日本:關(guān)西百年鑒藏紀錄》
羅豐《王羲之書帖在東瀛》
傅蕓子《正倉院考古記》
揚之水《與正倉院的七次約會》
額賀章友《中日佛教交流史》
電 影
《曼陀羅》
《在京都小住》
《古都》
紀錄片
《原來日本》系列
《隱身東瀛的瑰寶》
《新日本風(fēng)土記》NHK系列片
目的地:東亞|日本
出行時間:2025.10.17 - 10.25
占位截止時間:6-12人團,額滿即止
添加 <旅行顧問> 獲取日程安排及航班建議
如以上時間不合適,可獨立定制行程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