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蘿吉
在以“米黑”和“蔚黑”的角度,分別夸了小米YU7、樂道L90之后,ACW編輯部的老師說,要不咱一鼓作氣,再以小鵬黑的角度聊聊全新P7吧。于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不做鋪墊了,咱們直接入正題。
我之前為什么不看好小鵬?
看過我之前嘲諷小米、蔚來的朋友都知道,我之前是絕對算得上“米黑”、“蔚黑”的,至于小鵬,我自認并不算黑粉,更多的只是對這個品牌無感,并且一度很不看好它的前景。
當然,這種看法也確實經歷了一次重大轉變,讓我這個曾經的“準小鵬黑”,開始積極地跟朋友推薦小鵬的車。這個轉變的契機也并不是剛剛發(fā)布的全新P7,而是已經上市半年多的P7+。
還是那句話,粉絲可能最了解一個品牌的優(yōu)點,但對于一家車企取得的進步,黑粉的感知往往會更加敏銳。而要把全新P7給夸到位,還是得說清楚之前我為什么不看好小鵬。
簡單一句話,就是過于迷信、跟隨特斯拉。
初代新勢力車企的創(chuàng)始人,或多或少都是馬斯克、或者特斯拉的粉絲,其中何小鵬對這點最不避諱,不管是早期的言論還是產品風格,都能體現(xiàn)出這一點。
初代主力車型P7,表面看跟特斯拉沒多少相似度,但是對比同期的蔚來、理想就能看出,小鵬當時就是想復刻特斯拉Model S(參數(shù)丨圖片)這種以高端轎跑樹立品牌,輔以自研智能化技術的形象,再推實用走量車型的路線。
對于當時的新勢力來說,初代P7算得上成功,但是月銷大幾千的巔峰期,僅僅持續(xù)了一年左右。從2022下半年開始,P7月銷量就很少能過5千了,此時的理想在更高的30萬元以上市場,已經有了穩(wěn)定過萬的產品。
2023年中上市的G6,把小鵬對特斯拉的跟隨性徹底暴露,這款尺寸、造型比例幾乎1比1復刻Model Y的產品,在續(xù)航、動力、配置方面也高度對標,明顯是遭遇瓶頸后,期望以“廉價版Model Y”的定位,多少蹭一些Model Y的成功。
當然,結果也很不理想。
定位10萬級家轎的MONA M03,總算讓小鵬走出了銷量困境,而真正代表小鵬獲得新生、也是讓我對其刮目相看的,是P7+。從這款車開始,設計風格、產品定義、以及銷售策略,小鵬都徹底走出特斯拉的陰影、擺脫了路徑依賴,并找到了一條真正適合自己、也真正符合人民需求的路線。
P7+讓我對小鵬這個品牌的印象大大改觀,而全新P7這款車,則讓我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小鵬粉絲。
全新P7,和小米SU7截然不同的美
說實話,在小米SU7爆火后,我很擔心一些中國品牌,會從跟隨特斯拉、轉變?yōu)楦S小米,并在造型設計上再次退化到山寨階段。慶幸的是,起碼小鵬沒有走上這條歪路。
和初代P7一樣,全新P7依然堅持了運動轎跑的定位,但兩者的差異之大,已經很難看出是“一家人”。不夸張地說,全新P7稱得上對人們眼中四門轎車(不僅僅是轎跑)的印象,實現(xiàn)了一次顛覆。
全新P7外觀的創(chuàng)新點實在太多,以至于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其實不管懂不懂車,都能一眼感受到這款車整體氣質、以及細節(jié)造型上的與眾不同。中文的“驚艷”二字,已經不足以恰當描繪我看到它的感受,我能想到最貼切的是一個英文詞——strikingly beautiful,一種具有沖擊力的美。
其實近兩年,國內車市并不缺造型原創(chuàng)、且大膽的產品,但它們對于普通大眾來說,大多只做到了“striking”的沖擊力,但很少能真正做到具有沖擊力的美。
至于小米SU7和YU7,我可以承認它們是美的,且對于一些不熟悉保時捷、法拉利設計的人,可能也會感到驚艷,但這種美是在我們常規(guī)理解之內的,能做到“surprising”,但沒有“striking”。
說實話,單從審美層面,我對汽車設計的重視度并不高,更讓我關心的,是一款車的設計風格,能反映出一家車企開發(fā)產品時的核心思路。
以小鵬的G6、G9和初代P7為例,這些車型的造型要么缺乏特點,要么就是特斯拉的等比復刻。審美層面這些車型絕對不丑,P7也收獲了不少顏值粉,但對于一個造純電動車的新勢力品牌來說,對于純電這么一個和傳統(tǒng)燃油車有本質區(qū)別的動力類型,在造型上沒有顛覆性的轉變,本身就意味著這家車企在產品定義上的能力欠缺,這是我此前不看好小鵬的根本原因。
當然,也正是相同的原因,在看到P7+和全新P7之后,我對小鵬的看法就發(fā)生了根本轉變。不夸張地說,小鵬通過這兩款車型的造型設計,已經展示出了自己在設計風格上完全實現(xiàn)自主獨創(chuàng)、在拓展個性的同時高度兼容大眾審美,以及基于平臺特點和市場需求,獨立開辟新品類產品的能力。
做到這一步,是打造爆款的基礎,產品造出來能不能賣得好,還得看具體的銷售策略。
擺脫家用桎梏,在全新P7上是優(yōu)點
P7+的成功,除了自身在設計、質感、空間、舒適性等方面的產品力夠硬外,就是小鵬對這款車的配置和定價策略了。
放棄雙電機四驅,舍棄激光雷達,不搞空氣懸架,將價格門檻和主銷價位,都控制在20萬元以下,續(xù)航保持起步600km+高標準的基礎上,功能配置一視同仁,前后排加熱、通風、按摩直接配齊。
城區(qū)為主選長續(xù)航,常跑長途選超長續(xù)航,這臺定位大空間家用純電轎車的產品,讓家用型客戶選得很舒服。
相比之下,全新P7延續(xù)了P7+精簡的SKU策略,全系同樣是三個配置,但是由于本身定位、以及所面向目標客戶群體的差異,全新P7和P7+的配置安排有明顯的區(qū)別。
首先,全新P7的側重點不是舒適、家用,而是運動、操控和個性。除此之外,全新P7還承擔了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讓小鵬的主銷區(qū)間,重新回到20萬元以上市場,這款車的成敗,直接決定了小鵬重返高端的進程。
中低配依然是單電機后驅,起步續(xù)航從P7+的615公里增加到702公里,大電池后驅版續(xù)航進一步提升到820公里,而對于追求極致性能的客戶,全新P7的頂配也再次給到了雙電機四驅。
配置方面,全新P7標配了總計2250 TOPS算力的2顆圖靈芯片,就連座艙芯片也在8295P芯片的基礎上,得到圖靈芯片的加持。另外類似電吸門、隔音玻璃、電動方向盤調節(jié)、HUD抬頭顯示器等等P7+沒給到的,在全新P7上都是標配。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P7+,全新P7的配置并非全面碾壓,例如在后排體驗上,P7+除了標配通風、按摩外,還支持靠背的角度調節(jié),而這些在全新P7上,都沒配備,只有最基礎的加熱功能。
對于這種差異化,我認為是非常恰當?shù)?,P7+和全新P7有著完全不同的產品定位,側重運動的全新P7,雖然尺寸相較初代P7大幅提升,已經從B級升級到了軸距3米+、車長5米+的C級中大型轎車,但后排頭部、腿部空間都沒有本質提升。
很明確地說,全新P7就不適合經常后排坐人的家用場景,如果在后排繼續(xù)堅持標配通風、按摩之類的舒適配置,就只能額外增加目標客戶的購車成本。
P7+已經證明了小鵬營造大空間、舒適性方面的能力,對于全新P7這款車,他們不希望再為了兼顧后排舒適性,去對造型、成本進行妥協(xié),而是全身心地為自己、也為小鵬顏值粉們造一臺沒有遺憾的車。
全新P7會如何定價?
雖然開啟預售時,全新P7各方面的參數(shù)、配置都已經悉數(shù)公開,但小鵬卻罕見地沒有給出任何的價格參考。
如果參考初代P7的話,目前這款車指導價是24.99到28.99萬,大幅優(yōu)惠之后,價格區(qū)間在18.5到22.5萬左右。對于這種情況,一個全新?lián)Q代產品的定價,很可能會處于現(xiàn)款指導價、終端價的中間范圍。
更有參考意義的,其實是P7+。
P7+的超長續(xù)航版,續(xù)航和全新P7入門版相當,配置方面,全新P7多了空氣懸架、圖靈芯片、電動方向盤、前后電吸門,以及和華為合作的超大尺寸HUD。另外,再考慮到全新P7在尺寸、質感方面的優(yōu)勢,全新P7價格的價格門檻,最少要比P7+的超長續(xù)航版(19.88萬)高出3萬元。
以此推測,全新P7最低配的價格,預計不會低于22.68-22.98萬這個檔位,四驅頂配的價格,最少會在26.98萬左右。整個價格區(qū)間,都將直接面臨小米SU7的競爭壓力。
總結
銷量方面,全新P7基本不大可能復制小米SU7的成功,但只要它的銷量能看齊P7+,或者月銷穩(wěn)定在5千輛以上,小鵬就算是成功踏回了高端市場。
而從個人情感出發(fā),我非常希望全新P7能夠賣爆,因為它的成功,影響的不僅僅是小鵬,更能為其它中國車企證明一件事:高端新能源市場,不是只有“致敬”+營銷才能成就爆款,努力原創(chuàng)的好產品,同樣能收獲豐厚的回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