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一把蒲扇、一盤冰鎮(zhèn)西瓜就是炎炎夏日的救贖。切好的西瓜,鮮紅瓜瓤上沁出晶瑩水珠,那口清甜和爽脆,咬下去的瞬間,暑氣便消散了大半。
馬山西瓜是藏在老臨安人記憶深處的名字,曾是一代人的生活印記。這個熟悉的身影曾悄然淡出,但如今已重新扎根土地,恢復(fù)種植,開啟了新的故事。
在38℃的高溫下,跟著山路十八彎,我們來到海拔600多米的馬山村,找到了它們。
快到村委,路上就見到“馬山西瓜采摘點(diǎn)”指引牌。到村委辦公室后下車,體感就涼快多了。門口掛起了“西瓜驛站”的招牌,進(jìn)去聞到陣陣瓜香?!皝韥恚滦菹!瘪R山村黨支部書記秦國華拿起一只西瓜放在切瓜臺上“唰唰”幾下,一塊塊西瓜切好了。
在實(shí)現(xiàn)了“西瓜自由”的地方,連瓜都切得特別大。果肉是透亮的紅,湊近了能聞到淡淡的清新的甜香,一口下去,汁水在舌尖炸開,不是齁甜的糖水味,而是帶著山野靈氣的清甜,像山澗清泉流過喉嚨,涼絲絲、甜津津的,瞬間驅(qū)散了暑氣。瓜瓤里有籽,但不多,咽下果肉后,連呼吸都帶著淡淡的瓜香,從舌尖到心口都透著舒爽,仿佛把高山夜晚的涼風(fēng)吃進(jìn)了肚子里。
馬山西瓜種植面積80多畝,每年七月初上市,到九月初就基本下市了。喜歡高山西瓜的趕緊來,地里存貨不多了。怕路遠(yuǎn)的,錦北街道花石街97號有馬山西瓜分銷點(diǎn),能買到馬山特品瓜。
高山村落的土壤與氣候具有種水果的天然優(yōu)勢,眼下馬山村高山黃桃也熟了。不同于平原黃桃,馬山村的黃桃果肉更顯細(xì)膩綿密,咬開時那股子蜜甜混著山野清香,比尋常黃桃多了兩分醇厚。來摘西瓜的朋友可別錯過“雙份驚喜”,拎著脆甜的西瓜時,記得捎上一箱黃桃,讓高山的饋贈填滿整個夏天。
馬山村下來,沿塔魚線行駛,青山殿水庫在路邊露出秀美身姿。青山殿村可是深山漁村,不僅比城區(qū)涼快很多,還能享受吃魚的快樂。“去依水源民宿,一定要點(diǎn)紅燒胖頭魚!”這樣的推薦,讓人不禁心馳神往。
依水源民宿緊靠水庫,獨(dú)門獨(dú)院,黑白色兩層徽派建筑。掌柜金建平系著圍裙正準(zhǔn)備煎魚,70公分直徑的大鐵鍋已冒煙,油已下,手里四斤重的胖頭魚,是他凌晨3點(diǎn)多搶購的?!斑诹铩币宦?,整條魚順著鍋身絲滑入鍋,魚皮與熱油猛地相觸,立刻“滋啦”炸開一串金黃的油花。表層魚肉在高溫下迅速產(chǎn)生焦化反應(yīng),邊緣微微蜷起,泛起焦香的脆邊,將魚肉的鮮嫩牢牢鎖在里面。
稍等片刻,金建平手中長柄鍋鏟輕輕一推,魚身在油鍋里翻轉(zhuǎn)180度,深琥珀色的魚皮帶著焦脆的金邊,與內(nèi)里嫩白的魚肉層層相間,仿佛在說“看這刀功”。老酒、醬油、鹽、味精一一加入,再放五只小螃蟹。此時的胖頭魚已裹滿了濃郁的湯汁,讓人忍不住頻頻探頭,盼著美味快快出鍋。
“來了來了!”胖頭魚橫臥在60公分長的魚盤里,盛裝出場。“這是客人經(jīng)常說一盤不夠的菜,點(diǎn)了又點(diǎn)。”金建平臉上掛著憨憨的笑,完全想象不出來,他既不是本村人,也不是廚師出身,只是六七年前因?yàn)橄矚g釣魚來到青山殿,對這里一眼入魂,從此變成了自己掌勺的民宿掌柜。因?yàn)樽霾撕贸?,生意蠻好,雖然就住在水庫邊上,但他得閑釣魚的時間卻更少了。
13個房間住滿的話,中午和晚上各燒七桌,白湯魚頭、清燉三年老鴨煲、紅燒石斑魚……樣樣做得地道入味。雖然忙碌,但客人滿足的表情,給金建平最大的成就感。
把紅燒胖頭魚揣肚子里,把馬山西瓜放后備箱里,這趟裝滿煙火與清涼的旅程,不止填滿了胃袋,更讓燥熱的心在鄉(xiāng)野間找到了溫柔的歸處。來臨安吧,赴這山水之約,讓夏天從頭甜到尾。
導(dǎo)航前往
來源/臨安區(qū)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