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阿婆(化名)自述:
天剛有點亮光,我習(xí)慣性地伸手去推推身邊的老頭子,該起來吃藥了。手一碰到他胳膊,那冰涼的感覺讓我心里“咯噔”一下!再一看,他睡得安安靜靜,像平常一樣,就是……叫不醒了。
我曉得了,老頭子這次是真的走了,沒受罪,在夢里走的。
心里頭先是一空,接著反倒定下來了。老頭子這幾年病痛纏身,醫(yī)院進(jìn)進(jìn)出出,罪也受夠了。能這樣沒痛苦地走,是福氣。我拿起電話打給兒子:“兒子,你爸爸走了,睡夢里走的。你過來一趟吧?!?/p>
兒子來得快,眼睛紅紅的,但沒哭出聲。我直接跟他講:“阿拉爺倆自己送送老頭子吧,清清爽爽,不要驚動別人了。”兒子懂我的意思。
老頭子活著的時候就怕麻煩人,家里地方又小,親戚朋友來了,站都沒地方站,吵吵嚷嚷也不是老頭子喜歡的。再說,那些繁文縟節(jié),費錢費力,有啥意思?
一個電話叫了殯儀館的車,手續(xù)辦得清清楚楚。到了地方,最后送他走的時候,就我跟兒子兩個人,安安靜靜地陪了他一會兒。我挑了個最普通的木頭骨灰盒,60塊錢,樣子蠻實在。
老頭子一輩子就是個實在人,不講究那些花頭。盒子捧在手里,還有點溫溫的,我心里倒覺得踏實——老頭子,這下算是徹底歇著了,不用再吃苦頭了。寄存手續(xù)辦好,這件大事,一天功夫,清清爽爽結(jié)束。
同城的親戚,我電話一個沒打,就發(fā)了微信。不是我心腸硬,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人走了,叫人家大老遠(yuǎn)跑來,陪著掉眼淚,耽誤工作,還要破費車錢,圖啥呢?
老頭子生病那些年,真心記掛他的,平時能來看看、搭把手的,那份情我記在心里。那些平時不走動的,現(xiàn)在叫來磕個頭,有啥用?人情冷暖,不在這一時半會兒的排場。
后來弄堂里的老鄰居曉得了,問我:“阿姐,儂哪能一點動靜都沒有?親眷總歸要來一趟的吧?人家要講閑話的!”
我笑笑,拍拍她胳膊:
“有啥好講?阿拉老頭子生病辰光,該來看的都來過了,心意都在里頭。省下那些辦酒席、請吹打的鈔票和精力,不如當(dāng)初多給他買點好吃的,多陪他講講閑話。走了再熱鬧,他也聽不見、看不到。阿拉這樣辦,心里對得起老頭子,也不給兒子添麻煩,老頭子地下有知,肯定也講好?!?/p>
筆者點評:
沈阿姨的“清爽”送別,剝?nèi)チ朔蔽目d節(jié)的外殼,直指人情世故的核心:真正的哀思與情分,在生時的照料與陪伴中早已鑄就,無需身后喧囂的表演來證明。 這位上海退休老人用最樸素的行動證明:簡化喪俗,不等于失去分寸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