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上海街頭隨機抓一個人訪問:滬上五大古典園林是哪五個?不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查詢,能答對的人少之又少。至于五大古典園林全去過的人,不要說上海,放大到全國范圍,可能都寥寥無幾。畢竟,說到逛古典園林,大多數(shù)游客都會直奔蘇杭。
此外,上海五大古典園林里,除了最出名的豫園坐落在黃浦區(qū)福佑路,其余四個全部散落分布在城市郊區(qū),分別為秋霞圃、古猗園、曲水園、醉白池。其中距離市中心最近的古猗園也有30公里左右的車程。這就造成了無論是游客還是上海本地人,都把這四個郊縣園林給忽略掉了的局面。
古猗園風光。(圖/錢鳴 攝)
除了豫園,其他四個園林要么票價低廉,要么索性免票,成了附近居民的市民公園。但即便是其中票價最貴的豫園,也才旺季40元,淡季30元,并且針對學生、老人還有優(yōu)惠票。在動不動一個展覽門票就上百、被網(wǎng)友們吐槽擁有“滬幣”的上海,五大古典園林,算得上是難得的親民寶藏目的地了。
從南北朝到近現(xiàn)代,
上海的園林史并不簡單
在游客的印象中,上海是霓虹璀璨的十里洋場,是百年近代史的縮影之城。旅游熱度最高的無非是外灘、新天地、人民廣場、安福路武康路等市中心知名度極高的現(xiàn)代化場所。畢竟,論city不city,上??墒穷^一個上榜的。
但上海旅游的閃光點,真的只有百年近現(xiàn)代史么?
雖說滬上園林遠比不上蘇州園林那么中外馳名,可也別小覷被貼上摩登時髦標簽的魔都。事實上,上海的東半部,包括現(xiàn)在的中心城區(qū),成陸較晚,而上海的西半部,尤其是嘉定松江青浦一帶,則早就在唐宋時期已經(jīng)是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所以園林的分布也是遵循了這樣的規(guī)律,上海的園林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邊。這座城市的造園歷史能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時期。
古猗園內(nèi)的古塔。(圖/錢鳴 攝)
據(jù)考證,上海最早的寺觀園林、位于嘉定區(qū)南翔鎮(zhèn)的云翔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四年(公元505年),初名白鶴南翔寺,后宋理宗賜名南翔寺,康熙賜云翔寺后沿用云翔寺名至今。但原寺廟早已毀,目前能見證云翔寺歷史的五代磚塔、唐代經(jīng)幢以及宋普同塔都被放置在了五大古典園林之一的古猗園中。
那么,這五大古典園林的說法從何而來?“五大”之說看似源遠流長,到底是誰提出的呢?一通互聯(lián)網(wǎng)考古下來,也找不到一個出處。于是,我專程請教了上?!敖ㄖ砷喿x”宣傳大使周培元老師,得知這一說法源自上海社科院在2000年出版的《上海園林志》一書。
這本權(quán)威的社科類專業(yè)讀物,自1988年8月開始,通過成立專業(yè)的編委會,查閱檢索史籍、田野調(diào)查、座談考察、實地走訪等多種方式,動員相關(guān)單位數(shù)百人搜集近千萬字資料,由數(shù)十位編委編纂勘誤,歷時十二年編輯而成。也是建國后迄今為止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權(quán)威的上海園林志。
(圖/社交平臺截圖)
《上海園林志》第二篇的第三章“文化古跡公園”中,列出了上海的這五座古典園林,并分四個板塊對這五個古典園林做出了詳細說明以及解釋。由于《上海園林志》的權(quán)威性,在其編纂的12年中,“五大園林”的叫法已經(jīng)在上海的官方系統(tǒng)中不脛而走。書籍正式出版后,大家也都約定俗成參考延用了這一說法。
相比外灘、武康路等一到節(jié)假日就人擠人的網(wǎng)紅地標,對于喜靜的游客或是文保打卡愛好者來說,這個五大園林的級別、規(guī)格都不一樣,但都各異其趣,很值得一逛。
豫園一角。(圖/錢鳴 攝)
首先豫園是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滬上五大園林中級別最高的一座園林。而其余四座園林則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其中又略有不同,其中秋霞圃在1962年就已被列為市級保護單位,而古猗園、醉白池、曲水園則是在2014年才同一批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古猗園雖然建園歷史晚于秋霞圃,晉級市級保護單位也晚,但古猗園中安置了最早一批上海寺觀園林的文物,加上園林面積也最大,保護修繕相對也堪為典范。
園林中的不系舟,據(jù)說是上海著名小吃南翔小籠最早的銷售處。根據(jù)《上海名鎮(zhèn)志》及《民國嘉定縣續(xù)志》記載,清朝同治年間,南翔小籠由繼承老字號糕團店“日華軒”的杭州人黃明賢試制小籠饅頭,并在古猗園不系舟叫賣。1889年的《申報》中已經(jīng)提出“翔式饅首”這一說法,即南翔小籠為饅頭界花魁。
精致的南翔小籠。(圖/錢鳴 攝)
這五大園林中,除了曲水園為清代當?shù)爻勤驈R的寺觀園林,歷史相對較短,其余四座皆為明代私家園林。但曲水園的造園故事可一點不單薄,地方志記載曲水園又名一文園,由當時的居民每人捐募一文錢來用作維修經(jīng)費,也算最早的眾籌模式了。
如果把五大園林對照企業(yè)體系,那么豫園就是董事長,古猗園是總經(jīng)理,秋霞圃是副總裁,醉白池是總監(jiān),曲水園則是經(jīng)理。這一點從票價上也可見端倪,豫園票價最高,曲水園則為免票。但這也只是從文物保護的重量級來說,并不意味著曲水園在可游覽指數(shù)上也敬陪末座,畢竟各花入各眼。
曲水園環(huán)境怡人。(圖/錢鳴 攝)
沒上海五大園林,
逛一個就夠了?
經(jīng)常有人說,園林嘛,都大同小異,無非是移步換景,亭臺樓榭,看一座就可以了。我最近跟隨周培元老師,用三個周末的時間逐一走訪了這五大古典園林并品嘗了每座園林周邊的美食,這才深刻體會到它們的各自特點,還真是不盡相同。
首先從游覽便捷度而言,豫園肯定首當其沖,位于市中心上海老城廂東北部,又毗鄰老城隍廟、豫園商城。多條公交線路可達,地鐵10號線有豫園站,下站步行可至。
醉白池雖然位于松江,但市區(qū)地鐵九號線直通醉白池站,妥妥把你從市區(qū)直接“快遞”到醉白池大門口的節(jié)奏。而其他三座園林則都無法利用公共交通從市區(qū)直達,都需要地鐵換公交。
豫園湖心亭夜景。(圖/錢鳴 攝)
其次從游覽體感而言,豫園周末游客較多,最好錯峰游覽。豫園位列全國重點保護單位,最早為明代布政使潘充端的私家花園,有“奇秀甲江南”之稱。
豫園最大看點的當屬鎮(zhèn)園之寶“玉玲瓏”,這也是宋徽宗最愛的石頭——《水滸傳》中生辰綱里的花石綱。與之相映成趣的是醉白池中一塊名為“潑水觀音”的奇石,為玉石愛好者發(fā)現(xiàn)后于2014年轉(zhuǎn)入園中。一古一今兩大奇石在滬上遙遙輝映,各美其美。
而秋霞圃顧名思義,取自詩句“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歷來是賞秋佳處。尤其是園中桃花潭景區(qū)的紅楓,令游客有一種“何必去京都”的幸福感。
秋季,紅楓爛漫的秋霞圃。(圖/視覺中國)
曲水園雖然面積最小,卻是唯一五大園林中每日開放夜游的園林。因為是唯一的寺觀園林,園中沒有大面積開闊水域或空地,但曲水園內(nèi)有一座相當規(guī)模的假山名為小飛來峰,并且在山腰處還有不多見的一座三角亭。
五大園林中面積最大的當屬古猗園,占地130畝。整個園林給人感覺大氣磅礴,非常疏闊,改建后在進園處參考西方園林的造園布置,設(shè)有大片草坪。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這五大園林大多設(shè)置在當?shù)貧v史上的城隍廟附近,其中的曲水園本就為當?shù)爻勤驈R的寺觀園林。古時候城隍廟附近也歷來是食肆攤販云集之地,因此,這些古典園林周邊不乏古鎮(zhèn)和商業(yè)中心。隨便翻開大眾點評,特色美食地方小吃云集,不需要擔心游覽之后怎么祭五臟廟。
逛完園林吃美食,
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雖然這五大古典園林都在上海,但周邊美食可不是copy,各自有各自的花活。
例如,八寶辣醬最佳選擇一定是在豫園的上海老飯店,在這里你能吃到濃油赤醬的本幫味道;如果想要一個絕佳的看九曲橋和豫園的觀景位,那么記得一定要提前預訂綠波廊專門的觀景座位。
豫園內(nèi)的觀景餐廳。(圖/視覺中國)
南翔小籠雖然全上海都有,但如果能在就位于原產(chǎn)地的古猗園餐廳望鶴樓包廂內(nèi)點上一籠,打開古色古香的雕花木窗,對著古漪園的竹林,再泡上一杯餐廳特有的竹葉茶消磨一個下午,那享受,就兩個字:完美。
位于青浦的曲水園,則因為小飛來峰和天臺的濟公結(jié)緣。貼著曲水園建造的橋梓灣餐廳,把其中三間能看到園景的最佳觀景位包間,漆成了寺廟同款黃墻,并供應傳說中濟公吃過的天臺小吃小米糕。筆者親測奶香松軟,可以一試。
醉白池位于上海松江,松江的四鰓鱸魚自古就令無數(shù)文人騷客食指大動,留下不勝枚舉的“詠鱸”名篇。夏秋之季,游完醉白池,在附近餐廳點上一盤清蒸鱸魚,配上一杯白葡萄酒,中西合璧,傳統(tǒng)又時尚。
清蒸四鰓鱸魚,味道尤其鮮美。(圖/錢鳴 攝)
而五大園林中最古老的秋霞圃,對面就是小吃餐館遍地的州橋老街。老街上還有好幾家餐館為古建筑改造,頗有意趣??梢栽诶辖謨?nèi)找找知名的嘉定土菜小吃——酒釀糟肉。如果你追求精致,那么離老街不遠、位于禧玥酒店內(nèi)的嘉定公館則是最佳選擇。
對于魔都的文藝青年們來說,古典園林似乎一直都是被遺忘的角落。畢竟魔都的各大展覽、藝術(shù)活動永遠叫人目不暇接。年輕人的首選消遣是去刷展、看演出,或者卷累的時候去點個寺廟咖啡。以至于一到周末,市區(qū)內(nèi)的博物館、美術(shù)館以及小劇場都人滿為患,城中三座知名古剎——靜安寺、玉佛寺和龍華寺——也都擠滿了年輕的香客。
相比之下,五大園林這樣古老、清幽的所在,不能不說是上海性價比極高的旅游目的地。逛完園林之后,就在附近吃上一頓地道又豐儉由人的地方美食,堪稱眼福、口福兼俱。
作者 | 錢鳴
編輯 | Felicia
運營 | 嘉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