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18日,由許凱、田曦薇主演的古裝奇幻劇《子夜歸》擠進暑期檔競爭行列,開播52分鐘熱度破22000,開播2小時17分達成,刷新騰訊視頻開播劇集破24000的最快速度,登頂貓眼實時熱度榜,讓騰訊視頻在暑期檔尾聲擁有“黑馬劇集”代表作。
該劇改編自扶華小說《梅夫人寵夫日?!?,于騰訊視頻首播,憑借“女A男O”、“晝夜雙生”的奇幻設定與中式志怪美學、全員高顏值陣容引發(fā)全網(wǎng)熱議,卻在口碑上陷入兩極漩渦,將國產古偶劇的審美分歧推至風口浪尖,以至于第二日熱度未有明顯攀升。
單從題材設定來說上來說是具備一定的吸引力的,《子夜歸》構建了一個充滿東方志怪美學的“雙面長安”:白晝是禮教森嚴的人間盛世,入夜則化作光怪陸離的妖市秘境。許凱飾演的梅逐雨白日為刑部官吏,夜晚化身為符箓翻飛的捉妖天師;田曦薇飾演的武禎表面是紈绔貴女,實則是統(tǒng)御妖市的“貓公”,人設新穎讓人眼前一亮,這種身份錯位帶來的戲劇張力,成為劇集的核心看點。
另外,電視劇又以單元探案結構推進劇情,更新的開篇五集就密集推出“蝠妖案”“影妖案”等志怪案件,以“中式志怪美學”為差異化賣點,從場景設計到服化道均強調傳統(tǒng)元素與現(xiàn)代審美的融合,高飽和卻不失典雅,為觀眾勾勒出一個美輪美奐的奇幻世界。妖市的光怪陸離在鏡頭下既綺麗又具質感,撲面而來,如妖市的“獸首燈籠”與“琉璃光影”、玄鑒司的《千里江山圖》元素,均被贊“有文化厚度”,展現(xiàn)出制作團隊在世界觀塑造上的用心,視覺效果堪稱一場盛宴。
但是,本可以憑借這些優(yōu)勢在古偶市場殺出重圍,卻因為在懸疑與甜寵間失衡導致劇集引來不少爭議。
一方面想要懸疑設定,卻在劇情節(jié)奏暴露明顯短板:案件推進如走馬觀花,推理過程如同“如同填鴨式灌輸”且劇集還試圖同時交代不化骨線索、天火之亂謎團、人妖權力斗爭等多重設定,導致主線模糊。
另一方面又想要甜寵古偶,卻又深陷“女撩男”的歡喜冤家到因身份對立反目的套路化劇情中,缺乏新穎的情感支點,魚和熊掌兼得很難。
再加上,對原著黨來說,小說本以甜寵為基調,劇版卻大幅增加權謀戲份,加了又不能完美融合呈現(xiàn),以至于陷入“難上難下”的程度,這種為追求深度而刻意虐心的處理,反顯匠氣。如若后期劇情沒有得到更好的處理,可能原著黨這一批觀眾會棄劇。
另一方面是演員爭議,開局憑借男帥女美的視覺沖擊讓不少觀眾紛紛入坑,但隨之而來的就是部分演員對角色詮釋的爭議。
設定上來說,田曦薇飾演的武禎兼具“紈绔縣主”與“貓公”的雙面性,白天騎馬射箭、夜晚冷艷果決的切換被贊“慵懶中帶著攻擊性”,但為突出貓妖特性,劇組采用特殊美瞳實現(xiàn)瞳孔收縮特效,卻因濃妝與夸張假睫毛削弱了靈氣。特別是劇中,審訊妖怪時設計的“突然舔爪”等細節(jié)本可成為高光時刻,卻因表演的刻意感淪為“恐怖BGM中的驚嚇”。
而許凱的梅逐雨則以“淡漠疏離感”詮釋禁欲系天師,本應是外冷內熱的復雜角色,卻被觀眾詬病為“眼珠凝固的仿生機器人”。與女主的情感拉扯被評價為“沒有工業(yè)糖精的智商博弈”。但卻因為刑部辦案時他表情淡漠,面對武禎撩撥時應有的情竇初開,僅靠“微紅的耳根”難以傳遞內心波瀾,與女主CP感表現(xiàn)不出來,讓觀眾略出戲。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顏值即正義”與“演技為王”的博弈中,即便審美嚴苛群體則打出“三不沾”差評:不沾劇情、不沾演技、不沾CP感。但仍舊有不少觀眾沉醉于“完顏團”的視覺盛宴而為劇情買單,美帶來的視覺沖擊也是一大吸引力,盛贊許凱“戰(zhàn)損哭戲的破碎感”與田曦薇紅瞳貓妖的“帶感”。
總體而言,《子夜歸》首播成績亮眼,雖在演技方面存在爭議,但目前也只是更新了五集,且在畫面、人設與劇情節(jié)奏等方面亮點突出,如若后續(xù)劇情推進,能以精彩內容化解爭議,持續(xù)保持高熱度,或將在暑期檔的末尾殺出重圍,若能接受“看臉追劇”的設定,其綺麗的中式美學與快節(jié)奏敘事仍具吸引力;若追求深度演技與嚴謹敘事,則需謹慎入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