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一個修車師傅修車時突然大喊了一聲:修女的襯褲,他的同事心領神會,遞給了他一個小小的防塵套。
沒錯,這個防塵套的用來保護萬向節(jié)的,但離譜的英國人就是給它起了這個名字并且一直傳到了現(xiàn)在。
咱今天就講講英國人起的更多離譜的汽車部件名字,我再附上中文名字的對比,看完之后各位就能知道英文到底有多離譜,還是中文更加優(yōu)秀。
第一個部件的英文名是"Dog Bone"(狗骨頭?)
而中文名叫做發(fā)動機懸置支架,是用來固定發(fā)動機,減少震動傳遞到車身的部件。
離譜指數(shù)拉滿了吧。
英文名“Dog Bone”,純粹是因為這個零件形狀像狗骨頭,但完全沒提它的功能。
而中文名“發(fā)動機懸置支架”直接告訴你,這是用來懸置固定發(fā)動機的支架。
第二個部件的英文是"Spider"(蜘蛛?)
而中文名是差速器十字軸。差速器內(nèi)部的核心零件,負責傳遞動力并允許車輪轉(zhuǎn)速不同。
英文名“Spider”,僅僅是因為這個零件的形狀像蜘蛛腿……
中文名“差速器十字軸”直接告訴你,這是差速器里的“十字形軸”,功能一目了然。
第三部件的英文名是"Banjo"(班卓琴?)。
而中文名是后橋差速器殼體,這是差速器的外殼,保護內(nèi)部齒輪結(jié)構(gòu)。
英文名“Banjo”,是因為這個殼體的形狀像一種叫“班卓琴”的樂器……
中文名“后橋差速器殼體”直接告訴你,這是“后橋”上的“差速器”的殼。
第四個部件的英文名是 "Monkey Motion"(猴子運動?)
中文名則是連桿機構(gòu),是發(fā)動機內(nèi)部傳遞活塞運動的機械結(jié)構(gòu)。
英文名“Monkey Motion”,純粹是工程師覺得這個零件的運動方式像猴子在爬……
中文名“連桿機構(gòu)”直接告訴你,這是“連接”并“傳遞運動”的機械結(jié)構(gòu)。
第五個部件的英文名是 "Jesus Clip"(耶穌卡子?)
中文名則是彈簧卡環(huán),是用來固定軸承或齒輪的小卡環(huán),防止零件脫落。
至于英文名“Jesus Clip”,是因為修車時如果它彈飛了,修理工就會喊“Jesus!”(耶穌?。。?/p>
中文名“彈簧卡環(huán)”直接告訴你,這是個“彈簧”式的“卡環(huán)”!
第六個部件的英文名是 "Nun's Knickers"(修女的襯褲?)
但這玩意是中文名橡膠防塵套,是保護萬向節(jié)或球頭銷的橡膠套,防止灰塵進入的。
英文名“Nun's Knickers”,是因為這個橡膠套的形狀像修女的襯褲……(英國人腦洞真大)
中文名“橡膠防塵套”直接告訴你,這是橡膠做的防塵用的套。
第七個部件英文名是 "Welsh Plug"(威爾士塞子?)
中文名是發(fā)動機缸體堵頭,是堵住發(fā)動機缸體上的孔洞,防止冷卻液泄漏。
英文名“Welsh Plug”,是因為早期英國工程師覺得威爾士人愛堵漏洞(刻板印象)……
中文名“發(fā)動機缸體堵頭”直接告訴你,這是發(fā)動機缸體上的堵頭。
總結(jié):為什么中文命名更科學?
難以理解吧?但是用過的起名字就是這么隨意,靠形狀、比喻、甚至工程師的冷笑話命名,完全不管功能,也不管以后的人能不能理解。
而中文命名邏輯清晰,直接告訴你是什么+干什么用,比如差速器十字軸和橡膠防塵套。
這還只是在汽車術(shù)語上中文就完勝英文,實際上其他領域這種情況還有很多。這樣一看,英文命名像黑話,中文命名才是真正的說明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