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yè)的江湖中,娃哈哈集團一直是備受矚目的存在。然而,自創(chuàng)始人宗慶后離世后,集團內部的權力更迭與家族紛爭就從未停歇。近期,娃哈哈天貓旗艦店的一系列改名操作,再次將宗馥莉與同父異母弟妹之間的較量推至公眾視野。
曾經(jīng)在淘寶天貓平臺上風光無限的“娃哈哈官方旗艦店”,如今已悄然變身為“同源康食品專營店”。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過了一段時間,記者在淘寶及天貓平臺已無法搜索到該店鋪。與此同時,新的娃哈哈旗艦店在天貓平臺應運而生,而這家新店的背后運營方正是宗馥莉控制的公司。這一改名事件,絕非簡單的店鋪名稱變更,而是一場激烈權力博弈的體現(xiàn)。
回溯到2024年8月,宗馥莉正式接過娃哈哈集團的大旗,成為新一代“掌門人”。但她的接班之路,可謂荊棘叢生。在企業(yè)內部,管理理念的差異使得她與員工之間的摩擦時有發(fā)生,一些老員工難以適應她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內部管理面臨巨大挑戰(zhàn)。而在家族內部,她與三位同父異母弟妹的遺產(chǎn)糾紛持續(xù)升級,讓她分身乏術。
宗繼昌、宗婕莉、宗繼盛三人與宗馥莉的矛盾焦點集中在遺產(chǎn)分配上。2024年12月,三人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請針對宗馥莉的臨時禁令,核心爭議圍繞著匯豐銀行賬戶中18億美元凈資產(chǎn)的處置。香港高等法院的判決書顯示,宗馥莉方面不僅被要求公開賬戶流動細節(jié),還被禁止從相關賬戶中提款或轉賬資產(chǎn),直至杭州中級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級人民法院的訴訟有最終裁決。這一裁決,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在宗馥莉頭頂,時刻影響著她的決策。
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之下,宗馥莉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采取行動,強化自身對娃哈哈集團的控制。天貓店的改名事件,就是她的一次有力反擊。原“娃哈哈官方旗艦店”背后的注冊企業(yè)為同源康電子商務(杭州)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是宗馥莉弟妹的母親杜建英。宗馥莉通過將運營權轉移到自己控制的杭州恒意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功切斷了與杜建英的關聯(lián),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品牌線上渠道的話語權。
除了線上渠道的布局,宗馥莉在供應鏈和渠道方面也動作頻頻。在供應鏈上,西安恒楓飲料公司宏勝飲品新基地項目正式通過審批,這是娃哈哈集團投資10億元建設西安飲品生產(chǎn)基地的具體承載項目。天眼查顯示,西安恒楓飲料有限公司控股股東是宏勝集團,而宏勝集團正是宗馥莉一手創(chuàng)辦。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份,娃哈哈關閉了10余家分廠的生產(chǎn)線,其中陜西娃哈哈和衢州娃哈哈等工廠都有杜建英的身影。一邊關停與杜建英相關的工廠,一邊在西安布局新基地,宗馥莉“去杜系化”的意圖十分明顯。
在渠道方面,有媒體報道娃哈哈砍掉年銷300萬元以下的經(jīng)銷商,部分并入大經(jīng)銷商,雖娃哈哈相關工作人員稱這是基于市場策略和合作意愿的正常動態(tài)優(yōu)化,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舉措將對渠道格局產(chǎn)生深遠影響。宗馥莉通過整合經(jīng)銷商體系,試圖提升渠道效率,加強對終端市場的掌控力。
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林岳認為,宗馥莉的一系列變革,是重塑企業(yè)控制權的戰(zhàn)略體現(xiàn),也是應對行業(yè)競爭的深度調整。從短期來看,天貓店更名等舉措可能會導致用戶流失和市場混亂,但從長期來看,卻有利于統(tǒng)一價格體系和品牌形象,為娃哈哈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
然而,宗馥莉面臨的挑戰(zhàn)依然嚴峻。飲料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農(nóng)夫山泉、怡寶等品牌不斷擠壓市場份額,娃哈哈不僅要應對外部競爭,還要解決內部的家族紛爭和管理問題。如何在家族利益糾紛中剝離出娃哈哈,推動企業(yè)向現(xiàn)代化轉型,如何打造爆品,提升品牌活力,都是宗馥莉亟待解決的問題。
娃哈哈天貓店的改名事件,只是宗馥莉“奪權”之路的一個縮影。未來,她能否帶領娃哈哈突出重圍,化解內憂外患,我們拭目以待。在這場家族與企業(yè)的雙重考驗中,宗馥莉的每一步?jīng)Q策都將影響著娃哈哈的未來走向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