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對于書法的審美具有一定的缺陷,很多人無法從文化和藝術專業(yè)角度品鑒當今書法,只能從線條做出膚淺的判斷,進而得出當今書壇“丑書”橫行的結論,更有人認為書法已經趨向抽象藝術,開始陷入墮落。
盡管當今“丑書”不被廣泛理解和認可,但是依舊不能否認“丑書”是書法的事實,并且當今“丑書”的在書法當中的地位還需要歷史的驗證,今人的否定并不能抹殺“丑書”的所有價值。
關于“丑書”和抽象畫之間的討論本質是基于書法與抽象畫,這兩種分別代表著東西方典型文化藝術思維的形式之間必然產生巨大的碰撞。
漢字本身就是一種表意的抽象符號。漢字是經歷了從具象到抽象的演變過程,但這種抽象與西方抽象畫有著根本的不同,漢字的抽象始終保留專有的具象意義,而抽象畫則完全脫離了具象的束縛。
書法作為傳承了幾千年的中國特有文化藝術形式,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積淀,“丑書”作為書法發(fā)展階段的產物,也繼承了這種民族文化基因。
相比之下抽象畫的歷史厚度顯然不足,更缺少獨特的民族文化基因,這也讓抽象畫更為開放和自由,不具有民族文化壁壘。
書法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獨立的藝術體系,從創(chuàng)作到審美都有別于其它藝術形式,“丑書”雖丑,但是依舊沒有脫離傳統的規(guī)范。
抽象畫不具有這種束縛,更為開放和多樣化。創(chuàng)作與觀賞之間也沒有審美牽連,雙方對作品的理解可能完全背道而馳,無需統一。
書法的文化屬性是其最顯著的特征。幾千年來,書法與中國傳統文化深度融合,它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思想,這種文化積淀是抽象畫所不具備的,抽象畫更多是個人情感和觀念的表達。
當代書法創(chuàng)作面臨著一個重要課題,那就是如何在傳統與創(chuàng)新之間找到平衡,一些書法家嘗試突破傳統的束縛,探索更具現代感的表達方式,"丑書"就是這種探索的一種表現。
但是這種探索不能完全脫離書法的本質,書法畢竟是以漢字為載體的藝術,如果完全拋棄文字的意義,那么書法就失去了其獨特的文化價值,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抽象畫則不存在這樣的限制。它可以完全自由地探索形式和色彩,不受任何傳統文化符號的約束,這種自由既是它的優(yōu)勢,也是它的局限,因為它缺少了文化傳統的支撐。
書法的筆墨語言有著獨特的表現力,這種表現力來自于千年來的技藝傳承,每一筆每一畫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即便是最大膽的創(chuàng)新,也不能完全脫離這個傳統。
抽象畫的創(chuàng)作則更加注重個人表達。它不需要遵循特定的技藝傳統,藝術家可以自由地探索各種表現方式,這種自由使得抽象畫更加多樣化,但也不具歷史的厚重感。
在審美體驗上,書法帶給觀者的是多層次的感受,既有視覺上的美感,又有文化上的共鳴,還有對技藝的欣賞和理解,這種綜合的審美體驗是抽象畫難以提供的。
抽象畫更注重視覺沖擊和情感共鳴,它通過形式、色彩、構圖等元素,直接觸動觀者的感官和情緒,這種體驗更加直接,但也可能更趨于表面。
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國際交流中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它讓世界通過藝術形式了解中國文化,這種文化傳播功能是抽象畫難以替代的。
書法和抽象畫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它們各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我們既不能簡單地將它們對立起來。也不能忽視它們之間的本質區(qū)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