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50歲再婚,老伴每月給我3000,他去世每月依舊到賬3000,看到轉(zhuǎn)賬人名字我淚目
人說“人老心不老,黃昏也能出彩虹?!?/p>
可誰能想到,我五十歲再婚,老伴每月給我三千塊零花錢,他走了之后,這筆錢竟然還在每月準時到賬。
直到我看到轉(zhuǎn)賬人名字那一刻,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我叫林秀珍,今年六十二歲,江蘇南通人。
年輕時嫁給了本地一個木匠,日子清苦但安穩(wěn)。
可惜他五十歲那年查出肝癌,走得快,我一人守著老屋,靠著退休工資和種菜過日子。
兒子林濤在外地工作,成家后回家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電話也越來越短。
我本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直到五十歲那年,在社區(qū)老年活動中心認識了沈致遠。
他是個退休老干部,戴著眼鏡,說話溫和,最打動我的是他那句:“秀珍,你不是剩下的,是我等來的?!?/p>
我們相處了一年,決定再婚。
兒子起初不同意,說我丟人,說我圖人家錢。
我沒理他,我知道自己圖的是陪伴,是一個能在黃昏時牽手散步的人。
婚后,沈致遠每月都會給我三千塊,說是“老婆零花錢”,我笑他講究,他卻認真:“你以前太苦了,現(xiàn)在該享福了。”
我們過了八年平靜溫暖的日子。他喜歡聽評彈,我喜歡種花,我們一起去公園喂鴿子,一起去菜場挑最嫩的豆苗。
他總說:“我這輩子最幸運的事,就是在老年遇見你。”
可命運總是喜歡開玩笑。
去年冬天,他突發(fā)腦溢血,搶救無效走了。
那天我坐在醫(yī)院走廊里,手里攥著他那副老花鏡,心像被掏空了一樣。
葬禮后,我一個人回到我們的小屋,屋里還留著他沒喝完的茶。
我以為生活會從此歸于寂寞,直到下個月初,我手機銀行提示到賬三千元。
我愣住了,以為是系統(tǒng)錯誤。
點開一看,轉(zhuǎn)賬人是“致遠留愛”。
我眼前一黑,淚水瞬間涌出來。
我趕緊去銀行問,工作人員查了查,說是一個定期自動轉(zhuǎn)賬賬戶,設置了五年,每月三千元,備注就是“致遠留愛”。
我回家翻他的抽屜,果然找到一份文件,是他生前設立的信托賬戶,專門給我留的生活費。
他在文件里寫道:“秀珍,我怕你一個人太孤單,怕你舍不得花錢。這筆錢,是我陪你過日子的方式。”
我抱著那份文件哭了一夜。
后來我告訴兒子這事,他沉默了很久,說:“媽,對不起,我以前不懂你?!?/p>
我笑了:“濤啊,你爸走得早,我也不是圖錢,我是圖一個心疼我的人?!?/p>
沈致遠走了,但他留給我的不只是錢,更是一份深情,一份體面,一份讓我在人生下半場依舊能抬頭挺胸的底氣。
現(xiàn)在每月到賬的三千元,我都存著,偶爾拿出來買點花種,種在陽臺上。
他喜歡花,我就讓花陪我等他。
故事講到這兒,我只想說:“人心換人心,換不來就死心?!?/p>
有些人走了,卻用心留在你身邊;有些人活著,卻從不曾真正靠近你。
做人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真情才是最貴的資產(chǎn)。
沈致遠用三千塊教會我:愛,不是嘴上說說,是死后還在繼續(xù)的溫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