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暖中醫(yī)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樹。
今天學習《本草綱目》中的黑豆甘草湯,書中又稱解毒湯。此湯解毒又護肝,能夠幫助減輕肝的負擔。
肝是我們身上的超級化工廠,各類藥物、酒精等都由肝負責代謝、轉(zhuǎn)化,盡管它勞苦功高,卻從不喊累,因為肝是一個“啞巴”,所以要真正養(yǎng)好肝,就要懂得察言觀色。如果肝出問題,肝功能亂了,臉色就會發(fā)青、發(fā)黑,沒有光澤,睡眠質(zhì)量會下降,這時候就可以喝黑豆甘草湯。
黑豆甘草湯:黑豆50克、生甘草6克。
黑豆和甘草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特別是黑豆,稱得上明星食材了,這幾年很多人都喜歡用它來養(yǎng)生。
黑豆色黑,入腎補腎,不光補腎,還補肝,我們選擇的黑豆,皮雖然是黑色的,但肉是青綠的,青色入肝,所以黑豆對腎好,對肝也好。
黑豆解毒的能力也很出眾,《隨息居飲食譜》記載黑豆:“補脾腎,行水調(diào)營,祛風邪,善解諸毒。”
李時珍的經(jīng)驗,配上甘草,效果會更好。
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古方稱大豆(實指黑豆)解百藥毒,予每試之,大不然,又加甘草,如此之事,不可不知。”
于是就有了“黑豆,制金石藥毒,同甘草煮湯飲”的黑豆甘草湯。
我們習慣把甘草當作和事佬,調(diào)和諸藥,實際上甘草調(diào)和的作用還體現(xiàn)在它能解百毒,緩和一些藥物的副作用,中醫(yī)在開方子的時候,遇到太寒的太熱的,藥力太猛的,有刺激性的,基本都會加甘草,比如甘草和大黃相配,能減緩大黃的瀉下之力。
關(guān)于這一點,也能從書中找到清晰的記載:“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diào)和眾藥有功?!?/p>
甘草有生甘草和炙甘草,有一點區(qū)別,生甘草性偏涼,以清熱為主。炙甘草性溫和,更擅長補益。如果用四個字來概括,生通熟補,這里用生甘草更好。
經(jīng)常熬夜、喝酒,吃垃圾食品,久服各種藥物,最容易損傷肝功能,黑豆配甘草就是非常神奇的經(jīng)驗,每周都可以煮兩三次,煮到豆子變軟就可以喝。
都是食療之物,即使沒有這些情況,偶爾喝一喝,也很合適。只喝湯,不吃豆,豆性壅滯,吃多了容易不消化,肚子脹氣。
還可以加一點綠豆、赤小豆,解肝膽的濕毒熱毒。如果身上寒氣重,可以加一兩片生姜同煮,溫中暖胃散寒。如果喝完感覺有點燥,可以加兩三顆烏梅,養(yǎng)陰生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