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那頭剛散場,基輔這邊就拋出一句話:可以談,但按眼下這條接觸線來談。
時機挑得很刻意:消息甩在澤連斯基登機去美國前,像是先給各方遞個口風,讓人細細琢磨。
懂門道的人一聽就明白,這等于默認俄軍現(xiàn)在占著的地盤先擱一邊不動。和他過去兩年“絕不割地、絕不談判”的強硬調(diào)門兒相比,幾乎是掉頭轉(zhuǎn)向。為啥這個節(jié)點拐彎?不是忽然心軟,是把賬算到明處了。
這兩年烏軍一路硬扛,國內(nèi)一輪輪動員,前線換編到連旅番號都翻新好幾回。
攤開地圖看,俄方手里實際控制的面積,保守說也逼近兩成。東南沿海那些港口、鐵路樞紐——誰握在手里,誰就掐著經(jīng)濟命門。
繼續(xù)硬頂,輸?shù)牟恢皇且粌蓷l陣地,后面的日子也會越過越緊。
去年冬天電網(wǎng)挨了幾輪打擊,基輔、哈爾科夫輪流拉閘限電,工廠要電、居民要暖氣,政府每天都在打補丁。
繼續(xù)這么消耗,賬面上的全部收復,很可能換來更多的失去。
外部風向也在變,阿拉斯加那場會面之后,白宮拋出先止血的信號不止一次。
道理很直白:把戰(zhàn)線先釘住,別再擴大,把火降到能控的程度,已經(jīng)是可接受的階段性成果。
歐洲這邊,看著軍援清單一條條加碼,通脹一波接一波,心里也犯嘀咕:彈藥廠全速轉(zhuǎn),倉庫還是見底,選民的耐心比炮彈更快耗盡。
澤連斯基的這句以現(xiàn)狀談,像是在夾縫里給自己擠條路出來。他不是不知道輿論會怎么罵,也不是不知道部隊里會有人不服氣。
可他更清楚,國內(nèi)預算每天都在流血,財政靠外援吊著水,動員的邊際效應越來越低,連征兵法都成了政治雷。硬撐下去,換來的未必是轉(zhuǎn)機,更可能是崩盤。與其耗到?jīng)]牌可打,不如趁還有談判籌碼,先把火勢壓住。
會后美國那邊的話鋒很一致:接受現(xiàn)實,先?;稹?/strong>這不是給烏克蘭定生死,而是把桌上的選項往可執(zhí)行的方向推。
對美國來說,只要戰(zhàn)場不再擴大,不再讓北約卷進去,不再讓能源和糧食市場跟著一起炸鍋,就是贏。
對基輔來說,能否借此換來電網(wǎng)修復、港口通行、囚交換人、戰(zhàn)俘名單清理,都是喘息的具體抓手。
問題在于,莫斯科要的不只是?;疬@兩個字。
俄方的訴求,一直指著幾個硬點:東南幾州的歸屬要寫進紙面,烏克蘭的中立承諾要落到法律,北約的門要關(guān)死。
這些年談判桌上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俄方想的是一錘子定音,最好是把后顧之憂連根拔。而沿現(xiàn)狀談的含義,是把大問題先裝進冰柜,這對俄方的胃口,顯然不夠。
基輔內(nèi)部的壓力同樣不小。前線的指揮員盯著地圖,知道哪條河、哪片林地是守得住的底線,也知道一旦凍結(jié),補給線、預備役、輪換周期都會變樣。
議會里有人會抬出道義和法理,街頭會有人舉橫幅。澤連斯基要做的,是把停一停解釋成換口氣,而不是轉(zhuǎn)身走。
這中間的分寸,靠幾句空話是糊不過去的,得拿出可觸摸的東西:比如哪一段前線納入第三方監(jiān)測,哪一處核電站設(shè)安全區(qū),哪條糧食走廊不再被卡。
別忘了談判桌的另一邊,還有歐洲。
波蘭、波羅的海三國會更強硬,德國、法國會更務實,每個國家都要向自家選民交代。歐盟的軍援預算要過關(guān),能源替代要見成效,烏克蘭的戰(zhàn)后重建債券要有人認。
基輔如果能把有限?;饟Q成重建啟動的開關(guān),這些國家就有理由繼續(xù)把錢和技術(shù)派上用場。
軍事層面,沿現(xiàn)狀談并不等于把槍都收了。一旦進入凍結(jié),雙方都會搶修第二線防御,修路修橋,堆障礙、埋地雷、拉鐵絲網(wǎng),炮兵火控范圍重新標定,無人機的禁飛框也要畫出來。
海上,黑海的航道和保險費率會跟著起落;空中,防空系統(tǒng)的彈藥補給會重排優(yōu)先。換句話說,戰(zhàn)場的形態(tài)會從猛沖猛打改成壓迫與反壓迫,對士兵和后勤是另一種消耗。
這里還有一道繞不過去的坎:所謂凍結(jié)沖突的陷阱。
過去的例子,一個接一個:表面上不打,地下里較勁;表面上安靜,暗地里重整旗鼓。
烏克蘭當然不想掉進去,俄方也未必愿意在半拉子工程上長期耗著。誰先動手、誰背鍋、誰丟信譽,這些都是未來的風險點。
站在這個節(jié)點看澤連斯基的轉(zhuǎn)向,情緒詞都可以先放一邊。
眼下的基輔,需要把電廠點亮、把工廠開工、把學校的門打開、把年輕人從征兵站的隊伍里勸回來;需要讓外資看到可預期,讓企業(yè)看到能賺錢,讓難民有勇氣買回程票。
戰(zhàn)爭不是影視劇里的高潮戲,國運的計算不靠喊口號。該硬的時候硬,該止損的時候止,才有把牌越打越多的可能。
接下來的看點都在時間線上:阿拉斯加之后的美歐表態(tài)會怎么變,俄方會把哪些條件寫厚,第三方調(diào)停會不會真的落地,前線會不會在某個路段悄悄試停。
任何一處動靜,都會把這盤棋的重心往某一側(cè)壓。外頭看的人可以爭論輸贏,里面扛的人只盼著別再多一個名字出現(xiàn)在犧牲紀念墻上。
這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但在今天這個時刻,它也許是少數(shù)還能走得通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