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鎮(zhèn)河妖”算是我國自古流傳下來的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因為無論哪個朝代的官方還是民間,大多認為或者默許修建寶塔鎮(zhèn)壓水患或水中的“妖怪”,而這種信仰在國內(nèi)多地古塔景觀中都有所體現(xiàn)。最近這兩天杭州錢塘江邊的六和塔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火了,從網(wǎng)絡上廣為流傳的小視頻和宣傳報道上看,幾乎塔上的每個窗口都會被身著古風或者清涼裝的“迷人的妖精”們占據(jù),或搔首弄姿、或婀娜多姿,確實美得“不要不要”的,但是把這座在我印象里極具禪韻的清凈地“整”出這樣的畫風,終歸感覺有點不適。
當然,我的“不適”僅代表自己,中間也不乏夾雜著羨慕那些在“花叢”中游刃有余的攝影師的個人情絮,所以大家看過笑過,千萬別太執(zhí)著著當杠精哦。其實在這么熱的天氣,敢在大白天過去排隊登塔拍照的,尤其如果不是商拍的話,無論男女都非常值得大家敬佩,那種為藝術(shù)獻身的精神也很值得大家學習。
實話實說哦,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很多舊時代的不良習俗已被當作糟粕拋棄,但至今有很多地方,比如內(nèi)蒙古,比如西藏新疆,都還保留著一些可能存在爭議的傳統(tǒng),就像南方的龍舟,對執(zhí)槳人身份仍然堅持著非常嚴格的要求。而“女性登塔易引發(fā)沖突”的觀念,主要源于佛教文化中關(guān)于“佛門清凈地”的解讀,認為女性登塔可能“沖撞”佛門清凈地。當然,這種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jù),更多是一種“不符合時代”的文化習俗的體現(xiàn)。
參考相關(guān)資料:“六和塔,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始建于宋開寶三年(970年),塔基原址系吳越王錢弘俶的南果園。錢弘俶舍園建塔原為鎮(zhèn)壓江潮……”但正所謂“信則靈,不信則泯”,可能有些人和我一樣,內(nèi)心殘存著許多“僵而不腐”的封建思想,所以看到一些自以為出格的行為的時候,就忍不住會到網(wǎng)上來吐槽三兩句。
注:為避免各種侵權(quán)和風險,本文插圖都是我用AI創(chuàng)作的哦。意猶未盡的可以繼續(xù)往下翻翻,呵呵。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