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農(nóng)歷七月初一了。村里老人們最近總念叨“七月怕初一”。這“怕”字背后,藏著啥門道?
先看日子特殊——今年閏了六月,七月來得比往年晚些。可再晚,七月初一該來還是來了。老輩人說“七月初一地門開”,聽著玄乎,其實有講究。
一是怕天氣。農(nóng)諺講“七月初一見了陽,三秋雨少江河旱”。
眼下南方水稻正抽穗,北方玉米在灌漿,最缺雨水潤根。
要是初一晴得晃眼,秋天雨水少,莊稼穗子可能癟一半。二是怕身子骨。
七月早晚溫差大,太陽落山后涼氣鉆脖子。老話說“晚上沒事別溜達”,不是怕“地門開”,是怕受涼發(fā)燒。
三是怕規(guī)矩。上墳祭祖得小心,別踩了別人家墳頭土。
老一輩說“心誠則安”,吵鬧磕碰容易起爭執(zhí)。還有個忌諱:七月少下水。
立秋后水溫涼,腿肚子容易抽筋。
這些禁忌聽著像迷信,細想都是過日子的經(jīng)驗。就說“地門開”,從前沒天氣預(yù)報,靠觀察天象安排農(nóng)事。如今有衛(wèi)星云圖,可“七月初一見陽”的農(nóng)諺,種糧人還在記。
有人覺得老說法過時,可去年秋天就應(yīng)驗過——2024年七月初一晴了整宿,后來倆月雨少,玉米減產(chǎn)一成多。村里王大爺說:“老話不是瞎編,是祖祖輩輩看年景總結(jié)的。
”現(xiàn)在年輕人愛說“封建迷信”,可真到種糧時,誰不看天吃飯?
有些習(xí)俗背后的原因,可能連老人都說不全。但“敬畏自然”這四個字,不管啥時候都不過時。
就像七月初一抬頭看天,既是看云,也是和老祖宗對話。您老家七月初一有啥講究?
評論區(qū)說說。文中習(xí)俗為民間流傳,具體以實際生活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