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厲害了!沖到團播小時榜第一了!”
這是桂林市歌舞團試水舞蹈團播的第二周。直播間右上角的實時在線人數(shù)突破500人,屏幕上滿是觀眾打賞禮物的特效。這場直播即將結(jié)束時,他們登上了抖音全站團播小時榜的榜首。
桂林市歌舞團團播間截圖
在全國市級文藝院團里,桂林市歌舞團是最早嘗試直播的那一批:2023年團里鼓勵演員個人開播,2024年底開始器樂團播,今年7月,他們決定更進一步——8月1日,桂林市歌舞團首場舞蹈團播,獲得累計8萬人觀看,打賞收入也頗為可觀。
20余人的團播工作小組透過小小的手機屏幕,看到了“自我造血”的希望,努力觸碰著舞臺的另一種可能。
團播間,每個人都能被照亮
演員們學(xué)藝十余年,練功一日也未松懈,但留給他們展示的舞臺并不多。年中,團里決定試試團播,演員們自己扒舞,燈光師、運鏡師也參與構(gòu)思。大家一起構(gòu)筑更開放和自由的舞臺
在團播間的舞臺,C位不再是誰的專屬。鏡頭游走,特寫切換,舞者們有平等的展示機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黃金三分鐘”。演員曉曉,因為個子矮,過去只能在舞劇里表演限定類型的角色,如今她和高挑的惠子組成反差萌CP,粉絲稱呼她們“大師姐和小師妹”,她擁有了屬于自己不可替代的記憶點。
桂林市歌舞團團播間里的曉曉和惠子
在豎屏團播間里,演員世鑫收獲了粉絲們賦予的昵稱“古風(fēng)小生世鑫”“鑫公子”,也收獲了過去舞臺上哪怕觀眾“起立鼓掌”都無法給予的澎湃:“沒有什么比觀眾用腳投票更直接的肯定了,而且那份肯定只屬于你。”
團播間里與練舞的世鑫
通過團播“自我造血”
桂林市歌舞團成立于1959年,曾多次接待外國元首、承辦東盟旅游展演出,走出了劉三姐扮演者黃婉秋、歌唱家郁鈞劍………
然而,“桂林市歌舞團還在嗎?我以為倒閉了呢?”這句網(wǎng)友留言還是戳中了直播負責(zé)人王迪的隱痛。他的心里“又急又氣又好笑”,有時候氣別人,有時候氣自己。這份刺痛感,也是激勵院團直播,并嘗試舞蹈團播的原因。
進行器樂類直播的王迪
在王迪看來,在這個娛樂多元、傳統(tǒng)演出市場萎縮的時代,團播不僅僅是“走出去”,更是嘗試讓院團“活下去”。
在世鑫的觀察里,全國歌舞團普遍面臨商演機會不足、收入高度依賴財政、演員薪資水平低的困境。在他心中,這是一場遲到的補課。
團播間復(fù)盤的王迪和鄧團
經(jīng)過一段時間嘗試,他們已相信:“團播可以成為一項持續(xù)下去的事業(yè),更要能自我造血,才能有底氣培養(yǎng)人、出作品。”
用專業(yè),給團播打個樣
最近,在央視和抖音直播聯(lián)合推出的“開播吧!國潮”直播競演活動中,桂林市歌舞團進入了團播賽道的決賽,演繹了團舞《天下》。演員沐凡執(zhí)劍而起,甩腕、騰躍、劈斬,展示了他的獨家技巧“云門大卷”。觀眾們留下評論:“絕對實力”“很震撼”。
“開播吧!國潮”中的桂林歌舞團
那場比賽,多個專業(yè)團播機構(gòu)也帶來了精彩的演出,世鑫很感慨:“現(xiàn)在,團播已經(jīng)逐步向?qū)I(yè)表演、影視級舞臺發(fā)展。”
在團播熱潮中,“我們想作為文藝院團,為行業(yè)樹立一個標(biāo)桿。”底氣,來自專業(yè)院團沉淀的人才資源和創(chuàng)作體系。桂林市歌舞團有豐富的儲備,可以連播多場不重樣。不管是演員、編導(dǎo)、服化道甚至音響與屏幕設(shè)備,院團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資源。
“開演了,我的團”活動中的桂林歌舞團
2024年,抖音發(fā)起的文藝院團年度展演
桂林市歌舞團在象鼻山演繹《山歌好比春江水》
實時在線人數(shù)達1萬多人
未來的某夜
他們的舞臺
或許會在漓江的煙波之上,以天為幕
一場結(jié)合聲樂和舞蹈的“團播晚會”
已在籌劃中
那,將是晚會和團播模式的再次創(chuàng)新
桂林文旅的融合發(fā)展
亦將借此愈發(fā)熠熠生輝
資料來源:抖音和ta的朋友們
值班編輯:黃曉紅
責(zé)任編輯:閆佳佳
值班主編:陽翔
?桂林生活網(wǎng)新媒體
戳這里,關(guān)注桂林生活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