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處暑,偏偏撞上“楊公忌”,莊稼人得留個心眼。
這半個月熱得邪乎,白天地表能烙餅,夜里風都帶著燙,最高溫37℃賴著不走。有人犯嘀咕:“早出伏了,咋還跟三伏天似的?
”老輩人說“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暑氣退得慢,得熬到白露前后才見涼。
今年處暑巧得很,農(nóng)歷七月初一,正趕上“楊公十三忌”里的七月初一。
楊公忌是啥?老輩人傳了幾百年的“兇日”,一年十三個,專挑節(jié)氣前后湊。說法有三:楊筠松算的災日、楊家將遇難日、楊公夸口招的禍,哪個真?
沒人說得清。
但老理兒里,這天三事莫做,圖個順當。頭一樁,別扯大話。
楊公忌的傳說里,說大話招災,莊稼人講究“飯要實吃,話要實說”。
二一樁,別出遠門。老輩人說這天“路不平,風不正”,前兩年村里王伯處暑出門,車胎連扎倆,邪性。
三一樁,別動土動磚。蓋房壘墻得挑吉日,楊公忌動土,老人們怕“墻倒屋漏,家宅不寧”。有人撇嘴:“迷信吧?
”可村里張嬸說:“我媽活了八十,忌了一輩子,沒見著災,倒落個安心。
”莊稼人更操心的是天兒。處暑后雨少,秋旱愛找碴,去年鄰縣玉米地干得卷葉,減產(chǎn)近兩成?!疤幨钣耆缃稹保@兩天得盯著云,該澆地澆地,該補苗補苗,比忌不忌日實在。
老理兒和新事兒咋處?李大爺蹲田埂抽煙:“忌日是老輩人的提醒,防旱是咱自己的飯碗,都得顧著。
”今年秋老虎勁兒大不大?農(nóng)科院說副高賴著不走,未來十天高溫還得晃悠,莊稼得“喝飽水”。
有人問:“楊公忌的講究,年輕人還信嗎?”村頭小店王姐笑:“我不信邪,但我媽高興,我就跟著忌?!绷魝€話頭:老傳統(tǒng)是包袱還是寶?
您心里有桿秤。
想知道更多農(nóng)時講究,點個關注不迷路。老理兒圖個心安,種莊稼還得看天,您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