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媒《工商時報》報道,8月22日上午,人工智能(AI)芯片龍頭大廠英偉達(NVIDIA)CEO黃仁勛搭乘私人飛機抵達中國臺灣,這也是他今年度第三次訪臺。一下飛機就趕往新竹臺積電總部發(fā)表演講,并計劃在臺北與臺積電創(chuàng)始人張忠謀夫婦見面,為張忠謀慶生。后續(xù),黃仁勛還將與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等高管共進晚餐,結束后再返回美國。
報道稱,此次黃仁勛訪臺是為了其下一代GPUG芯片Vera Rubin和即將推出的Spectrum-X Photonics 交換機芯片等新品進行討論。供應鏈消息也顯示,Vera Rubin即將在臺積電開始試產(chǎn)。
Rubin GPU將采用臺積電第三代3nm(N3P) 制程代工,并以封裝面積達4 倍光罩尺寸(Reticle size) 之CoWoS-L 技術打造,采Chiplet(小芯片)架構,這與傳統(tǒng)單芯片GPU 差別很明顯,擁有更高性能、可擴展性和成本效率。
Rubin GPU計劃是在2025年底量產(chǎn),2026 年初上市銷售。然而市場上先前有傳聞指出,但由于設計問題,可能有延誤的情況。不過,根據(jù)外資投行的調(diào)查指出,Rubin 并未出現(xiàn)延誤,首顆Rubin 芯片預計將于10 月在臺積電晶圓廠試產(chǎn),即使芯片設計仍在持續(xù)微調(diào),但工程樣品仍有望于今年第四季如期完成。芯片與系統(tǒng)設計將于2026 年3 月定案,2026年第二季量產(chǎn),第三季服務器機架開始放量出貨。因此,在Rubin GPU準備試產(chǎn)的關鍵點,黃仁勛的到訪應該是為了保障Rubin GPU后續(xù)在臺積電的生產(chǎn)。
一直以來,英偉達與臺積電合作緊密。黃仁勛曾說,英偉達的成功是建構在臺積電的基礎上,沒有臺積電就不會有英偉達。目前,英偉達有6類全新芯片與臺積電合作,包括新款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NVLink交換機芯片、網(wǎng)通芯片和硅光子芯片等,都在臺積電工廠內(nèi)生產(chǎn)。
對于中國臺灣在AI產(chǎn)業(yè)鏈的角色,黃仁勛給予高度肯定。他透露,英偉達正與富士康合作建設臺灣首座AI工廠,但這不會是最后一座。“中國臺灣擁有龐大的電子制造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鴻海、廣達、緯創(chuàng)、緯穎等優(yōu)秀企業(yè),這些公司都將受益于AI機器人領域的下一波革命?!?/p>
黃仁勛描繪AI新工業(yè)革命藍圖時強調(diào),“我們正處于新工業(yè)革命的起點,AI將無所不在”。他預期每個社會、每家公司、每個人都將使用AI,這將提升各行各業(yè)生產(chǎn)力,并創(chuàng)造前所未見的全新應用。
展望未來發(fā)展,黃仁勛預告將于10月首次在華盛頓特區(qū)舉辦GTC大會,探討AI在量子計劃、電信、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等專業(yè)領域的應用。他強調(diào),除了ChatGPT、Gemini等聊天機器人外,AI將在更多垂直領域發(fā)揮關鍵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業(yè)內(nèi)傳出英偉達對華特供的H20芯片被傳出停產(chǎn)消息。芯片設計業(yè)者分析稱,原本要重啟到成品就需要6個月的流程,對芯片廠商來說,要以急單生產(chǎn)會增加額外成本,更何況H20還需要向美國政府分享15%的營收,這也使得其生產(chǎn)效益大幅降低。更為關鍵的是,英偉達尚未打消中國大陸政府對于其芯片安全問題的疑慮。雖然英偉達之前一直聲稱其芯片沒有后門,并會與政府保持良好溝通。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