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抓到的可不是普通的小魚小蝦,而是能在克里姆林宮走廊里自由穿梭的國家杜馬國防委員會成員——馬戈梅德·加吉耶夫。
這位議員先生用頂級機密換來的不只是鈔票,還有一本歐盟護照和邁阿密的海濱豪宅,卻把國家安危賤賣給了出價最高的買家。
加吉耶夫的落網(wǎng)過程可謂精彩,俄聯(lián)邦安全局(FSB)盯上他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最終揪出這條大魚時,他正準備將俄軍電子戰(zhàn)系統(tǒng)的核心參數(shù)賣給西方。
這些參數(shù)若是落到對手手里,相當于把俄軍在烏克蘭戰(zhàn)場的“耳朵”和“眼睛”直接挖出來示眾。
更諷刺的是,加吉耶夫身為達吉斯坦選出的議員,竟來自一個曾被西方NGO滲透炒作分離主義的地區(qū),這背后是否還有更深層的政治操盤,值得玩味。
此案暴露的不僅是個人貪婪,更是系統(tǒng)性滲透。
加吉耶夫利用出訪歐洲之機,用加密文件和線下交付的方式傳遞情報,資金則通過塞浦路斯、瑞士的空殼公司洗白,最終流入美國某智庫下屬基金會。
這種“情報換資助”的模式,與美國策反他國精英的套路如出一轍,俄羅斯檢察院直言,加吉耶夫從“某個美國政府機構”收受4500萬美元,只為換取“某個未指明國家”的公民身份。
而普京的清洗行動早有征兆,今年4月,他就簽署一攬子法案,嚴打“外國代理人”,并將定義擴展到“協(xié)助”的公民,違者最高可判7年監(jiān)禁并沒收財產(chǎn),加吉耶夫案正是這套組合拳的第一個戰(zhàn)果。
俄羅斯的情報戰(zhàn)線歷來多災多難,從2006年利特維年科倫敦中毒案,到2018年斯克里帕爾事件,再到2023年瓦格納集團叛亂,內(nèi)部滲透一直是克里姆林宮的心病,但此次議員級叛變,直接捅破了高層安全屏障。
普京已火速下令徹查“所有涉外接觸官員”,F(xiàn)SB和格魯烏(GRU)開啟內(nèi)部清洗,一場莫斯科版的“肅反風暴”正在來臨。
然而加吉耶夫案只是冰山一角,據(jù)透露,西方資助外國代理人反俄活動的資金在2024年就已經(jīng)增長到120億盧布。
這些錢買走的不僅是文件,更是國家主權——當一名議員為了歐盟護照和美元鈔票就能出賣軍事機密時,國家安全的最后防線已然崩塌。
國際博弈沒有溫良恭儉讓,只有赤裸裸的利益獵殺,俄羅斯此次“捉內(nèi)鬼”,既是對西方的強硬警告,也是對自己人的血腥整頓。
而對于中國等同樣面臨西方滲透壓力的國家,此案更是一面鏡子——如何筑牢內(nèi)部防線、守護核心利益,將是長期課題,畢竟,4500萬美元買不走的國家忠誠,在貪婪面前從來都是一紙空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