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張學良被迫離開了自己的老家大東北。
而此時的老蔣還在講著“攘外必須安內(nèi)”的這一套,這位少帥終于難以忍受,和楊虎城一商量就發(fā)動了事變。
這也成為了我國抗戰(zhàn)的轉折之處,那這次具體抓捕蔣介石的是誰?
又有什么樣的結局呢?
東北軍的少壯派
九一八事變之后,張學良無時無刻不在恨著日軍,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到東北和日寇決一死戰(zhàn)。
但是此時的蔣介石,他并沒有覺得抗日是頭等大事,因為他覺得他此刻最應該做的是“針對紅軍”。
所以,蔣介石的想法是讓張學良率領他的東北軍去攻打紅軍,敵人就在自己的土地上為虎作倀,而老蔣還在一門心思的自相殘殺,張學良自然不可能的。
在1936年的這一次,蔣介石來到西安,但是他的目的中可沒有抗戰(zhàn)這一項,而是一心想著“清剿”。
但沒想到的是,他這次來居然被扣押了下來。
而當時請纓前去活捉老蔣的這個人就是張學良的手下大將孫銘九。
他是東北軍的一位年輕將領,也是這個隊伍里的年輕派的一個將領。
除了孫銘九,他和另外二人苗劍秋和應德田都是少壯派,也被稱為三劍客。
而孫銘九為何會投靠軍閥,答案很簡單,因為從小生活在東北,而東北自清末可以說就沒有一天能有正常日子。
從沙俄到日本,孫銘九眼睜睜地看著家鄉(xiāng)被國外瓜分,從小的志向就是將國外列強趕出去,所以他長大就先是當了一名警察,在公安局工作。
不過,他去的公安局不是在東北,而是天津。
好巧不巧,天津公安局的局長向南,在此前也是少帥的一個心腹人物,就是他將孫銘九推薦給了張學良。
向南介紹張銘九是很簡單,就四條,第一正派,第二忠誠,第三勇敢,第四就是很堅決地要抗日。
其實這和張學良用人的標準不謀而合,所以很自然的他成為了東北軍的一員。
確實只有自己的親信也才能參與這么隱秘的事,抓老蔣如果不夠保密,那可能抓不住自己的腦袋也得分家。
1935年,張學良的一腔熱血并沒有被看到,蔣介石讓他去和紅軍打仗。
但是漸漸地他發(fā)現(xiàn)這個戰(zhàn)略和自己抗日的想法背道而馳,所以張學良在背地里組織了“抗日同志會”。
而孫銘九正是這支抗日隊伍的負責人,平時對此隊伍進行訓練與管理。
主動請纓活捉老蔣
很快地就是西安事變前期了。
其實,孫銘九每天都跟在張學良的屁股后,其實這位少帥在心里想什么,他比誰都清楚。
所以他在36年12月,主動找到了張學良,說自己可以帶著兵去臨潼活捉蔣介石。
其實張學良已經(jīng)想了很久這件事了,他也一直想著該派誰去,因為蔣介石的周圍可是有不少的特務殺手的,他被抓了日后估計也要報仇。
一般人都不想攬這種招來殺身之禍的事情,張學良覺得孫銘九最靠譜,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說,但是對方居然主動提出了。
所以,這個重要的任務也就落在了他的肩上。
而且張學良也知道這件事的含金量,所以也就表示,事成之后要重重賞孫銘九。
那活捉蔣介石的過程簡單嗎?一點也不簡單。
因為老蔣這個人戒心很大,身邊的護衛(wèi)、保鏢并不少。
在這一天的凌晨,天黑的啥也看不見,孫銘九帶著少量的精銳逼近了華清池,這里就是老蔣住著的地方。
孫銘九這一刻簡直心都要跳到嗓子眼里,萬一讓蔣介石跑了,他們整個東北軍估計都會置于危險之中,所以他選擇快準穩(wěn)地進攻。
當他們摸黑進入了蔣介石的房間中,因為他這個人疑心也重,所以剛進門就被守衛(wèi)發(fā)現(xiàn)了。
而蔣介石的周圍侍從用的武器都很先進,火力極猛,孫銘九他們被打得難以前進。
就在這時,孫銘九趴下占領匍匐前進,并占領了有利的地形,迅速將對方打死了不少,此時的他連忙進去了里間,卻發(fā)現(xiàn)了蔣介石不見了。
但孫銘九一摸,被窩里還是熱的,肯定跑不遠,連忙去后面的山上搜,還好最后看到了蔣介石的侄子躺在一旁,而老蔣就在旁邊的石頭洞里。
經(jīng)過這么一番折騰才將蔣介石活捉了,張學良也是緊張壞了,要是人跑了,他的后半生就兇吉難測了。
西安事變后的孫銘九
當孫銘九將蔣介石帶回去的時候,張學良松了口氣。
但很快地,南京就出兵了,當時的情況還是很緊張的,而此時的張學良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所以就聯(lián)系了紅軍,周總理一聽這個消息,馬上就動身到了西安。
經(jīng)過多次的溝通,終于達成了一致,就是紅軍、東北軍以及國民黨的軍隊組成了統(tǒng)一的戰(zhàn)線,先一起攻打日寇。
所以這件事也成了抗戰(zhàn)的一個重要轉折,這次的孫銘九也立了大功,成為了張學良的抗日隊總隊長。
但是事情再后來就沒那么簡單了,因為這次的事情和平解決,所以張學良也放下了戒心,他親自護送著老蔣回南京,其實當時周總理還想著去西安的機場攔住這位沖動的少帥。
但是也沒能攔得住,因為他們已經(jīng)坐著飛機走了,此后的事情就人盡皆知了,張學良被扣在了南京,而且在有生之年都沒有了自由。
少帥被扣,東北軍軍中自然是各懷鬼胎,孫銘九這些衷心地想要和南京決一死戰(zhàn),而老派卻要和平談判。
于是孫銘九一氣之下就殺死了這些老派將領,而他的行為也讓楊虎城無語,直接下令通緝他。
這時的孫銘九來到紅軍內(nèi)部,找到了周總理,并承認了錯誤,所以他也被我黨保護了一段時間,但是此階段的孫銘九居然內(nèi)心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
因為這段時間的他窮困潦倒,再加上他之前在日本上過學,所以此時的孫銘九和汪精衛(wèi)走到了一起,他也被對方的一套理論迷昏了頭,從一個堅定的抗日分子成為了一個漢奸。
解放后,本來是要對孫銘九處刑,但組織上還是對他進行了嚴密的審查。
發(fā)現(xiàn)孫銘九在汪偽政府里只是一個文職,手上并沒有同胞的鮮血。
再考慮到西安事變他的勇敢,所以就讓孫銘九在上海市政府中當了一名參事。
得知這個結果,本來以為自己難見明天的太陽的孫銘九淚流滿面。
參考資料:
[1] 楊聞宇.孫銘九驪山“捉蔣”歷險記[J].鄉(xiāng)音,1999,(12):44-45.
[2] 王春林.東北軍的內(nèi)爭與西安事變:以少壯派為中心[J].抗日戰(zhàn)爭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