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跟萬千惠,這對年齡相差25歲的老少戀,最近討論的熱度很高。
先簡單科普一下當事人。
三寶,就算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一定聽過他寫的歌。沙寶亮的《暗香》、孫楠的《不見不散》、羽泉的《快樂登場》、景岡山的《我的眼里只有你》、蘇芮的《因為你,因為我》、林依倫的《帶上你的故事跟我走》……
對于國產70、80后來說,“三寶詞曲”、“三寶作品”,一度是流行音樂、影視配樂等領域的王牌。后來他慢慢轉向音樂劇,開始曲高和寡,但在圈內的地位更高了。
作為上世紀九十年代風頭最勁的兩位音樂人,三寶與張亞東孰美,也曾經是文藝青年的下飯話題。
一個狂野,一個憂郁,兩人年輕時的相貌不分伯仲,關鍵是鼻子都長得非常高挺。
萬千惠吧,目前最出圈的身份是三寶老婆,最出圈的作品是戛納紅毯。因為諸多影視明星慢慢回歸作品,不再在紅毯上爭奇斗艷,網紅就成了毯星的主力。
可能有人要說了,就這?上一屆毯星可是咱小范兒。消費降級、審美降級、毯星降級,都很合理,大家理解一下吧……
三寶生于1968年,萬千惠是1993年生人,兩人相差25歲。因為三寶老師自信,留長發(fā)又不染發(fā),不練肌肉不健身,看上去比萬千惠的爸媽顯老。
兩人最近上的一檔綜藝名叫《姐姐當家》,沒錯,就是“董璇當媽”的那檔綜藝。因為董璇跟張維伊吸引了太多火力,三寶跟萬千惠這對父女戀的討論度相對低一點。
我開始也沒注意這對。作為聽三寶的歌長大的一代,可能本質上也有點選擇性逃避。真的很難想象老藝術家為了捧紅小嬌妻,去參加一檔明星“沒苦硬吃”的家庭綜藝。
后來仔細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對還蠻典型的,就是老夫少妻常見的矛盾,至少99%的老牛吃嫩草,最后都是這個結果。
在情感老中醫(yī)上線之前,請允許我說一句憋了很久的話:亞東啊,就算買不起名表了你也要堅持住,千萬別跟竇穎上“再見愛人”,不然我們的青春就塌完了。
與張亞東閑云野鶴、愛談戀愛相比,三寶老師堪稱“結婚狂”。
第一任太太是設計師馮佳,生于1983,比三寶老師小15歲,看微博有點像北京大颯蜜。
她跟三寶育有兩個女兒,2010年離婚。2013年左右找了個外國男朋友,又生了個兒子,現(xiàn)在是三娃媽。10年之前的微博,已經看不到,應該是刪掉或私密了。
目前萬千惠上綜藝哭窮,營銷號帶節(jié)奏說三寶凈身出戶,房產跟錢都給了馮佳。房產應該的確有分給馮佳,畢竟兩個年幼的孩子跟她,但是不是全部都給了,存疑。存款方面,當事人其實也沒有明說都給前妻了。甚至馮佳跟三寶剛離婚的時候,營銷號也帶過“馮佳凈身出戶”的節(jié)奏。
公眾特別喜歡“凈身出戶”這四個字,因為快意恩仇,非常理想主義。
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四個字相當于零,幾乎不可能實現(xiàn)。我見過太多所謂凈身出戶的人,其實是公司歸自己,房產存款歸太太,但其實公司比固定資產更能賺錢;還有存款房子歸太太,股票歸自己的;轉移財產就更不用說了……
而且有兩個燙知識。
一是法律從來不支持什么“凈身出戶”。即使一方出軌,出軌方的過失也只會導致TA少分財產,而不會支持所有婚內財產歸某一方。
二,越是有錢人,越不要相信所謂的“凈身出戶”。他們在房產、存款之外,還有太多的可能性,真能做到凈身出戶的,往往是像房主任這樣的人,破房兩間,沒啥存款,說給就給了。
所以這次上綜藝,營銷號營造出的三寶被前妻搜干凈了口袋,萬千惠為愛發(fā)電,導致兩人目前的生活面臨巨大的經濟危機,我覺得還是太驚悚了一點。
生活的恐怖片,當然是綜藝的看點,但要適可而止,一旦過分,就容易激起公眾的反感。
你可以哄我,畢竟我也只是想下班看個無腦綜藝、吃點電子榨菜;但你把我當傻子,我也吃不下去。
三寶作為出生于音樂世家的音樂才子,父母在音樂方面都有一定的建樹,尤其母親辛滬光,是我國著名的作曲家。
他21歲為亞運會寫歌,之后一直在主流音樂圈里名利雙收。早在1997年,就作為自由音樂人單干,2002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確實不熱衷于撈錢,但從側面也說明人家根本不差錢。
公開資料顯示,三寶與萬千惠第一次出現(xiàn)交集,是2014年。他作曲的音樂劇《聶小倩與寧采臣》上演,萬千惠在這部音樂劇中飾演了一個小角色。2017年,24歲的萬千惠,嫁給了“男人四十一枝花”的三寶。
當時的萬千惠可謂風光無限。
剛大學畢業(yè)不久的女生,跟劉歡老師見了都要叫一聲“音樂教父”的著名音樂家結婚,明顯已經甩了同學甚至同齡人一個身位。關鍵是這種領先優(yōu)勢,比拼事業(yè)來得快、也來得容易,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誤把“平臺”當能力。
30歲之前,萬千惠完成了兒女雙全的生育計劃。
剩下的時間就是搞事業(yè)了,一搞事業(yè)才發(fā)現(xiàn),老夫少妻的婚姻,老夫只能扶上馬送一程,管不了你一輩子。
很多網友說萬千惠野心太大,其實我覺得有野心不是壞事,在女性身上甚至是優(yōu)點。
萬千惠的問題不是野心,是以前的成功來得太容易,導致她有了優(yōu)等生包袱,無法認清兩個現(xiàn)實。
第一, 自己最大的優(yōu)勢,是吃了婚姻的紅利。
第二, 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駕馭更大的盤子。
對于老夫少妻中的少妻來說,成功老男人就像奢侈品包包,剛開始拿到,覺得特別貴特別好,慢慢就產生just so so的感覺。
再過十年八年,男人慢慢老去,跟退休在家的老爸越來越像,再看到拼事業(yè)的同齡人慢慢勝出,長出肌肉和翅膀,反觀自己身上的標簽還是某某的妻子,于是老夫帶來的紅利與驚喜消失,危機感與失落感越來越強,難免心理不平衡。
看到萬千惠說三寶老師至少要活到109歲,那時候自己才84歲,我覺得這姑娘結婚的時候還是太年輕。你都沒想明白年齡相差這么大的夫妻,白頭偕老的概率比一般夫妻低,就急急忙忙嫁了,該說是天真呢還是天真呢?
如今流行“大女主”,我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吃了性別紅利的女孩,格外迷戀這三個字。
像我們這種年少靠不上父母,年輕靠不上老公,年老靠不上孩子的普通女性,反倒對“大女主”沒啥感覺。
你不獨立怎么辦呢,哭么;你不強大又如何,誰會可憐你。對于真正的大女主來說,這不是一種身份、人設、榮耀,只是一種境遇、生活、無奈。
早早嫁入名門的萬千惠,太想當大女主了。三寶一開始也是配合的。一年出200萬給她租工作室,一個搞直播的公司居然要養(yǎng)七十多號人,偶爾也會親自出現(xiàn)在太太的直播間。
雖然有自己的底線,就是不介紹朋友去直播間站臺,但那也是因為他清醒,知道那些老朋友,名氣雖大,卻如明日黃花,去直播間不一定能促銷,搞不好還兩敗俱傷。你能想象劉歡、張藝謀、那英去直播間賣水晶么,一陣胡吹是水晶給了自己力量才走到今天……
但你要說他沒有用自己圈內的資源給太太開綠燈,不可能。中國有句俗話:不看僧面看佛面。
我們經常說,人不能既要又要,但“既要又要”就是人性,尤其對于那些手捧好運的人來說,貪心幾乎是他們必經的路。
無論綜藝還是直播,萬千惠都在努力打造三寶老師的“窮鬼”人設,這種擰巴,她可不是第一人,教主是田樸珺,大家難道忘了么?
年輕太太的覺醒,上岸第一劍,先斬意中人。
你看王石老師都被少妻逼成啥樣了,不敢退、不敢老,頂著一臉的皺紋,勇敢地做時代的弄潮兒。
不過人家好歹是攀過珠峰的,性格里本身就有“不服”,跟小田磨合這么多年,女兒都快上小學了,田小姐終于不再發(fā)表大女主宣言,慢慢才扭轉了風評,居然也有粉絲了。
現(xiàn)在萬千惠又上演同樣的故事,扮演當家主母,說男人完全不行,田小姐被罵的教訓,她是一點兒也不看啊。
人都是自愛的,包括觀眾。你可以輕度賣慘,讓大家會心一笑,覺得明星家的鍋底也黑,自己的煩惱不算啥。但你不能把大家當傻子,逼著人均住20平方的觀眾,去同情因為買不起一個小目標的北京“大別野”而焦慮的“大女主”。
有個細節(jié)我覺得挺有意思,萬千惠跟三寶說,生完孩子去排練廳,大家來了都說我在你直播間買過啥啥啥,她就覺得特別失落,因為那是在排練場里。
那大家該說什么呢,我看過你在戛納紅毯上的表演?
別人搞業(yè)務的時候,你在結婚生孩子;別人寂寂無名的時候,你在搞直播賺錢,等別人上了臺,你怎么還難過上了呢?
是不是嫁了男名人的小嬌妻,骨子里都點子霸道,覺得這世界上好的東西,自然而然都應該是自己的?
這也不叫野心吧,好像叫貪心更貼切一點點。
最后放個小八卦。
當年三寶做音樂總監(jiān)的音樂劇《聶小倩與寧采臣》中,比萬千惠年長兩歲的張小婉也得到了一個小角色。后來她一路演演演,嘗試過很多角色卻始終不溫不火,直到與管樂組成了小婉管樂喜劇小組,在《一年一度喜劇大賽第二季》中一炮而紅。今年她又參加“浪姐”,獲得“年度乘風席位”。
不知道萬千惠在排練場難過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別人是用了多少力氣,才走到她毫不費力到達的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