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民國時期有不少美女,其中最為著名的應(yīng)該就是和軍統(tǒng)頭子戴笠有過一段“桃色故事”的胡蝶了。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民國時期也有不少電影美男。
白云就是其中之一,甚至有著“中國電影第一美男”的稱號,不過就是這樣的一位美男,不光感情方面十分坎坷,晚年也過得極其凄慘。
1918年的檀香山,楊家大宅里添了個男娃。這家的爹是廣東潮州來的華僑,在當?shù)亻_著甘蔗園,娘是中德混血,金發(fā)碧眼,彈得一手好鋼琴。這孩子生下來就帶著股與眾不同的勁頭,眼睛像娘的深邃,鼻梁卻有東方的秀氣。
楊家爺爺抱著大孫子直樂,“這模樣生得俊俏,將來準是個惹禍的?!?br/>
家里給他取名叫做楊維漢,對這個孩子,從小就沒有按照常理養(yǎng)。13歲的時候,他就跟著家人在新加坡住了幾年,馬來語、閩南語也都學(xué)得很快。回到北京后,楊維漢又考上了燕京大學(xué)。
那個時候,電影還是新鮮物,上海灘的電影院剛興起,放的大多都是默片。有回同學(xué)拉他去看電影,散場后擠在人群里,有人指著銀幕說:“這男主要是再俊點就好了?!?/strong>楊維漢心里一動,他自小就知道自己長得惹眼,路上總有人回頭看,不如去試試?
說試就試,1938年,20歲的楊維漢就揣著路費跑到上海,直奔國華影業(yè)。老板張石川瞅了他兩眼,又讓他對著鏡頭笑了笑,當場拍板:“留下吧,藝名叫白云,符合你這長相?!?/strong>
第一回拍戲,白云就演了才子,穿著長衫站在鏡頭前,他緊張得手心冒汗,可鏡頭一對準,他就立即轉(zhuǎn)變自己的狀態(tài),將角色演繹得十分出色。電影上映那天,電影院外擠滿了姑娘,舉著他的劇照尖叫,有人愣是把海報撕下來揣懷里。
白云這名字,一夜之間傳遍了上海灘。
紅了的白云,很快就成了片場的“活招牌”。導(dǎo)演愛用他,因為他往那一站,不用演就有戲;女演員也愛跟他搭戲,哪怕只是站旁邊,也常常會被記者寫進緋聞里。
他最出名的緋聞,就是跟“金嗓子”周璇。兩人合作《天涯歌女》的時候,不光在戲里愛得死去活來,戲外也走得很近。
周璇那時候正在跟丈夫嚴華鬧別扭,白云總在她失落時遞杯熱茶,說些寬慰的話??芍荑睦锴宄?,這男人靠不住,他身邊總圍著各種女人,今天是舞女送的領(lǐng)帶,明天就是名媛給的鋼筆。
有一次拍夜戲,周璇等他收工吃飯,左等右等不見人,后來才知道,他跑去舞廳跟人跳舞了。周璇沒鬧,只是默默把飯盒收了起來。第二天拍戲時,眼睛腫得像桃兒。白云見了,也只是笑笑,遞過支口紅:“補補妝,鏡頭里看不出來?!?/strong>
他這人,看起來好像對誰都熱情,卻沒多少真心。朋友勸他:“差不多就收心吧,找個正經(jīng)姑娘過日子。”他卻總是說:“日子是自己過的,高興就好。”
誰也沒想到,23歲那年,白云還真找了個“正經(jīng)姑娘”,上海永安公司老板的孫女羅舜華。這姑娘家大業(yè)大,穿的是巴黎時裝,戴的是鉆石手表,嫁給他時,光是陪嫁就裝滿了好幾個箱子。
婚禮辦得風(fēng)光,可婚后沒幾個月,羅舜華就發(fā)現(xiàn)了不對勁。白云天天不著家,半夜回來一身酒氣,西裝上還沾著別的女人的香水味。有次她去舞廳找他,正撞見他把自己的珍珠項鏈摘下來,給一個舞女戴上,還笑著說:“比你脖子上的好看?!?/strong>
羅舜華氣得渾身發(fā)抖,回家就收拾行李。白云攔著她:“不就玩會兒嗎?至于較真?”她甩開他的手,抱著剛滿月的兒子說:“你不是過日子的人,我跟孩子走?!?/strong>
這一走,就去了英國,再也沒回來。白云對著空蕩蕩的屋子,愣了愣,轉(zhuǎn)身又去了舞廳。他好像從沒把婚姻當回事,覺得離了誰都能過。
羅舜華走后,白云更沒顧忌了。身邊的女人換了一個又一個,直到遇見言慧珠。
言慧珠可不是一般人,她是梅蘭芳的徒弟,京劇舞臺上的名角,長得漂亮,性子也烈。白云見了她,魂都快勾走了,天天往戲院跑,送花送珠寶,連她登臺穿的戲服,都找裁縫做了新的。
一開始言慧珠不理他,知道他名聲不好。可架不住白云會纏,又是寫情書,又是在她家門口等,最后竟拿著刀說:“你不嫁我,我就死在這兒?!?/strong>
于是,在1946年,兩人在百樂門辦了婚禮,轟動整個上海灘。可新婚夜,言慧珠就后悔了,白云半夜收到舞女的電話,竟當著她的面調(diào)笑,掛了電話還說:“這只是逢場作戲,別當真?!?/strong>
后來,言慧珠提著行李走出家門,面對記者的詢問,她說:“他心里沒家,只有他自己?!?/strong>這段婚姻,后來成了圈子里的笑柄。后來到了香港,白云又娶了個年輕演員。那時候,這姑娘剛出道,把他當偶像,覺得能嫁給他是福氣。
可日子久了,也受不了他的性子。他拿著她的片酬去投資,賠了個精光;跟別的女人打情罵俏,還讓她撞見。這個女演員忍了五年,最后只留下張紙條:“你改不了,我也等不起了。”
三段婚姻,都敗在他的“風(fēng)流”上。朋友勸他收斂,他總說:“男人嘛,逢場作戲難免的。”
50年代往后,電影圈新人輩出,白云的戲越來越少。以前是他挑劇本,后來是劇本挑他,有時候只能演個配角,甚至反派。
有回邵氏拍《潘金蓮》,讓他演西門慶。導(dǎo)演拍著他的肩膀說:“這角色適合你,本色出演?!痹捓锏某爸S,白云聽得出來,可他需要錢,只能硬著頭皮接。拍那場調(diào)戲潘金蓮的戲,他演得太投入,被現(xiàn)場觀眾喝倒彩,有人喊:“白云,你果然就這點出息!”
他不甘心,想轉(zhuǎn)型當老板,開了家餐廳,墻上掛著他年輕時的劇照,想靠“民國美男”的名氣吸引客人。可他不懂經(jīng)營,廚師換了好幾個,賬也算不清,沒多久就關(guān)門了,連桌椅都被債主拉走了。
1966年,白云又跑到臺灣,想著換個地方東山再起。可那時他已年近50,臉上有了皺紋,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讓姑娘尖叫的白云了。他試著開酒吧,賠了;組歌舞團,演員跑了一半;最后只能在西門町路邊擺攤,賣些假手表、舊唱片。
1982年,已經(jīng)64歲的白云身患重病,生活也日見貧苦,最終在日月潭邊自殺。一代“電影美男”,最終因為自己的放縱和風(fēng)流,落得這樣的凄慘下場,也真是令人唏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