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商會近日指出,芬蘭成為歐盟與俄羅斯經濟聯(lián)系斷裂過程中損失最為嚴重的國家。
眾多大型企業(yè)已陷入瀕臨破產的困境。哪些行業(yè)受損最嚴重?俄新社對此進行了深度剖析。
芬蘭中央商會理事尤霍·羅馬卡基米(Juho Romakkaniemi)承認,芬蘭出口與經濟長期以來與俄羅斯緊密相連,這正是當前困境的根源所在。
此前向俄羅斯市場銷售產品的兩千余家芬蘭企業(yè)中,僅有不足百家仍在維持運營。盡管赫爾辛基方面聲稱局勢可控,并強調“對其他市場的出口增長彌補了部分損失——例如2023年汽車銷量明顯高于2021年”,但芬蘭工業(yè)聯(lián)合會評估實際損失已高達40億美元。
受沖擊最嚴重的領域包括客運物流、機械設備制造、起重運輸設備生產、造船業(yè)及礦業(yè)技術供應。
能源公司富騰(Fortum)、建筑企業(yè)YIT、航空公司芬蘭航空等巨頭均因失去龐大而穩(wěn)定的俄羅斯市場遭受重創(chuàng)。
“至2022年3月,機械設備及電子產品出口暴跌63%,農產品與食品(主要為乳制品)供應也大幅縮減”,對外經濟活動法律支持中心“PravoVED”管理合伙人德米特里·斯維特洛夫指出。
邊境地區(qū)數以百計的中小企業(yè)因依賴對俄貿易、物流及旅游業(yè)務而破產。自2023年起,芬俄邊境檢查站持續(xù)關閉,2024年春季赫爾辛基更宣布此舉將無限期持續(xù)。
俄羅斯政府金融大學經濟安全與風險管理系教授娜杰日達·卡普斯蒂娜分析稱:“通力電梯(Kone)和瓦錫蘭(W?rtsil?)等企業(yè)被迫收縮業(yè)務并重構發(fā)展戰(zhàn)略。
赫爾辛基與科特卡港貨物吞吐量銳減,跨境鐵路運輸完全停滯,這對芬蘭全國交通基礎設施造成連鎖打擊?!甭糜螛I(yè)同樣崩潰——南卡累利阿地區(qū)委員會估算,2024年因俄羅斯游客缺失導致的日均經濟損失達100萬歐元。
該地區(qū)企業(yè)家協(xié)會坦言,即便東部邊境重新開放,合作恢復“至少需十年時間”。
地理鄰近性與歷史悠久的貿易路線曾為芬蘭企業(yè)在俄市場創(chuàng)造天然優(yōu)勢。
卡普斯蒂娜強調,一套專門服務鄰國游客的完整貿易基礎設施已然成形,俄羅斯消費者曾是食品、家用化學品等消費品的重要購買力來源。
芬蘭林業(yè)正遭遇嚴峻挑戰(zhàn):俄羅斯原本是其紙漿、紙張和紙板的核心出口市場。芬歐匯川(UPM)和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等巨頭被迫徹底重構供應鏈,緊急開拓替代市場。
同時,受歐盟制裁影響,芬蘭失去了俄羅斯木材供應——2022年第五輪制裁禁令導致2021年價值5.04億歐元的木材出口中斷(其中3.745億歐元來自芬蘭)。
為應對危機,芬蘭不得不加大本國森林砍伐(2024年計劃砍伐6500萬立方米,較2023年增加1100萬立方米)并增加從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土耳其的采購。
然而木材價格仍上漲10%,生產紙漿所需的稀缺原料價格飆升20%。芬蘭林業(yè)整體萎縮10%,芬蘭銀行坦言:“僅少量俄羅斯進口木材獲替代補償,2023年國外木材供應量不及2019年的40%,森林砍伐未能消除短缺?!?/p>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俄羅斯對友好國家的木材及木制品出口增長三分之一,達40億美元。中國成為最大進口國(1400萬立方米),烏茲別克斯坦(200萬立方米)、哈薩克斯坦(110萬立方米)次之,印度與韓國采購量也顯著增加。
芬蘭國內商品價格普遍上漲,部分單品漲幅達10%。經濟學家指出,企業(yè)正被擠壓在歐盟制裁與俄羅斯反制措施的夾縫中。
芬蘭的遭遇典型揭示了一個小型經濟體如何成為地緣政治動蕩與盟友輕率行動的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